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现状、平台的构建、平台建设的资源配置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的利与弊四个方面,论述高校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为高校力学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7):84-85
随着"互联网+"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设备智能化发展,都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在线课程的建设,超星泛雅课程在线平台作为一个教学互动和学习管理综合平台,主要实现了课堂互动、课程资源共享、移动端学习、课程门户建设和课程综合评估于一体的功能,是一个课程教学综合管理平台。文章以"Web系统设计"课程为例,介绍超星泛雅课程平台建设线上开放课程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4)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各大院校、教育机构纷纷献策献力,2018年教育部认定了801门在线课程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可以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通过如超星泛雅、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教育平台查询,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适合本科院校的较多,适合高职院校的较少;适合理论教学的较多,适合实训教学的较少。本文作者拟通过我院《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课程实训教学部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提出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实训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9)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更适应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本文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以《服装工艺》课程为例,深入分析服装工艺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等,探究将在线开放课程融入服装工艺教学的改革意义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6)
在"信息化教学"新形势下,传统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将因材施教的设计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问题。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推动广大教师探索应用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坚持工匠精神和答疑解惑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湖南省精品建设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为教学平台,以盘式制动器的检测任务为载体,从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堂教学实施两个方面来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4)
高校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定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该文通过研究设计色彩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一方面希望为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以丰富和深化学界对艺术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教学观念、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并扩大受益面;另一方面希望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通过CDIO(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研究,鼓励师生建立多维度教育体验,积极研讨和建设跨学科、通识教育模式的在线开放课程,从而更进一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6):91-93
当前,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受到了重点关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落实也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引入"资源引进+自主开发"建设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优化策略,并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2):90-92
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入黄金时期的背景下,文章提出对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具体对"电工电子技术"在线开放课程从课程结构设计、资源建设、实践成效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根据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需要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特点,通过对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在线开放课程进行SWOT分析,得出以知名环评教授为顾问,市、县环保局相关领导作指导,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撰写和项目评审的专家为教师,以环评工作流程为导向,以环评工作内容为模块,建立集模块、案例、视频为一体,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建设好环境影响评价在线开放课程。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5):166-16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注入新的血液,那就是网络课程,以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示范,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将会为高校在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意义非凡的启示,形成线上线下、课上课下两个阵地协同运作和相互呼应的平台,共筑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