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奇葩——大花黄牡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维列 《园林》2003,(5):37-38
《园林》4/2003封面刊登了大花黄牡丹照片后,不少读者喜爱备至,兴趣浓厚,想了解这种我国特产的美丽资源植物的更多知识。我刊特邀西藏农牧学院植物资源与环境系郑维列教授撰写专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1)
<正>一、培育壮苗1、选用良种。根据当地栽培制度与气候条件,结合当地土壤肥力水平和生产情况,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2、整好苗床。苗床要选择通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靠近水源的地块,整地精细。苗床整地要求作到"平"、"细"、"实"。3、适时播种。油菜对播种期的反应非常敏感。所以决定播种期是栽培油菜的重要问题。油菜发芽出苗和发根长叶,均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发芽适温需要日平均温度16—  相似文献   

3.
油菜栽培     
《Planning》2014,(22)
<正>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品。"油菜全身都是宝",它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们健康十分有益,如何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提高油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现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选用良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在因素,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各品种的增产优势,要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质、高产、高效、抗病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8)
<正>1前言如今人们对油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花期未至时油菜可以用来食用;花期盛开之时一望无际的金色值得人们去观赏;花朵凋谢后,油菜籽可以制成食用油;不仅如此,油菜的营养还特别丰富。因此探究油菜的高产培养技术,对提高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
<正>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茎直立,分枝较少,株油菜高30-90cm。叶互生,分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基生叶不发达,匍匐生长,椭圆形,长10-20cm,有叶柄,大头羽状分裂,顶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琴状裂片5对,密被刺毛,有蜡粉。茎生叶和分枝叶无叶柄,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有硬毛和缘毛;上部茎生时提琴形或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技状细齿。总状无限花序,着生于主茎或分枝顶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
随着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增加,油菜产品的综合开发以及石化能源紧缺,利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等因素,将促使油菜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4)
<正>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是禄丰县冬农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阐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旨在为油菜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1品种选择选择商品性好、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病的"双低"油菜品种种植。禄丰县的油菜种植主要以云油杂2号、花油6号、花油8号、A35等为主推品种,每亩用种量0.3公斤。2地块准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
本文以四川省宣汉县为例,结合当地的油菜种植背景,分析了当地种植户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度,提出了一定的需求度促进策略,希望对油菜生产的机械化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9)
<正>一、良种选择根据茬口、土壤及栽培技术水平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双低油菜优良品种。二、选地整地选择质地肥沃疏松、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地作苗床,苗床面积与大田比例一般以1∶5~6为宜,一般苗床面积大,留苗稀,有利于培育壮苗。苗床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做到平、细、实。苗床的规格一般做成厢宽1.5m左右,沟深20cm左右。苗床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施尿素180~270kg/hm2或碳铵750kg/hm2,过磷酸钙600~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3)
<正>油菜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作物,它是油料作物、蛋白质作物,也是工业原料作物和能源作物。世界油菜种植面积约1 500万hm2,总产约2 300万t。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约700万hm2,总产约1 100万t。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1位,但人均油脂占有量和饼粕占有量仍不高,自行解决食用油需求仍需一定时间。随着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增加,油菜产品的综合开发以及石化能源紧缺,利用菜籽油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