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道路视频描述存在仅考虑视觉信息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音频信息的问题,多模态融合算法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之一。针对现有基于Transformer的多模态融合算法都存在着模态之间融合性能低、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为了提高多模态信息之间的交互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Transformer的视频描述模型多模态注意力瓶颈视频描述(multimodal attention bottleneck for video captioning,MABVC)。首先使用预训练好的I3D和VGGish网络提取视频的视觉和音频特征并将提取好的特征输入到Transformer模型当中,然后解码器部分分别训练两个模态的信息再进行多模态的融合,最后将解码器输出的结果经过处理生成人们可以理解的文本描述。在通用数据集MSR-VTT、MSVD和自建数据集BUUISE上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模态注意力融合的视频描述模型在各个指标上都有明显提升。该模型在交通场景数据集上依旧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智能驾驶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视频动作预测领域的算法在不同预测时间预测效果不稳定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LSTM的动作预测模型.综合考虑3种视频特征,采用位置编码及自注意力机制编码3种模态特征,得到具有丰富语义的高层特征;使用LSTM结构总结视频的历史信息,产生不同预测时间的动作预测结果;完成多模态特征的子网络的训练后,采取多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中存在的图文语义缺失、多模态表征语义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图文语义增强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中,利用多种预训练模型分别提取文本特征、字符特征、区域视觉特征、图像关键字和视觉标签,以全面描述图文数据的语义信息;采用Transformer和跨模态注意力机制,挖掘图文特征间的互补语义关系,以引导特征融合,从而生成语义补全的文本表征和语义增强的多模态表征;整合边界检测、实体类别检测和命名实体识别任务,构建了多任务标签解码器,该解码器能对输入特征进行细粒度语义解码,以提高预测特征的语义准确性;使用这个解码器对文本表征和多模态表征进行联合解码,以获得全局最优的预测标签。在Twitter-2015和Twitter-2017基准数据集的大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平均F1值上分别提升了1.00%和1.41%,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命名实体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图像描述生成模型是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图片的内容及其属性之间关系的算法模型.对现有模型描述质量不高、图片重要部分特征提取不足和模型过于复杂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块注意力机制模块(CBAM)的图像描述生成模型.该模型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在特征提取网络Inception-v4中加入CBAM,并作为编码器提取图片的重要特征信息,将其送入解码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中,生成对应图片的描述语句.采用MSCOCO2014数据集中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训练和测试,使用多个评价准则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评价准则得分优于其他模型,其中Model2实验能够更好地提取到图像特征,生成更加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模态子空间相关性传递的视频语义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视频语义信息理解和挖掘中,充分利用图像、音频和文本等多模态媒质之间的交互关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考虑到视频的多模态和时序关联共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子空间相关性传递的语义概念检测方法来挖掘视频的语义信息.该方法对所提取视频镜头的多模态底层特征,根据共生数据嵌入(co-occurrence data embedding)和相似度融合(SimFusion)进行多模态子空间相关性传递而得到镜头之间的相似度关系,接着通过局部不变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以获得低维语义空间内的坐标,再利用标注信息训练分类模型,从而可对训练集外的测试数据进行语义概念检测,实现视频语义信息挖掘.实验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技术可以从冗长的原始视频中提取出关键帧或关键镜头,生成简明紧凑的视频摘要,在基本概括了视频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极大地缩短用户浏览时间。针对目前视频摘要算法普遍忽略视频中的运动信息而导致摘要缺乏逻辑性和故事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动态视频摘要算法(MFFSN),采用了有监督的编码器-解码器的网络框架。在编码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提取原始视频帧的多尺度空间特征和光流图像的多尺度运动特征,利用运动引导注意力模块(Motion Guided Attention,MGA)进行时空注意力建模,对空间特征和运动特征进行有机融合得到多模态特征;在解码阶段,采用自注意力机制关注数据中的显著特征,再通过回归网络得到帧重要性分数;最后根据背包算法选择关键镜头生成动态摘要。在Sum Me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MFFSN摘要算法优于现有的同类视频摘要算法。  相似文献   

7.
张静  俞辉 《计算机应用》2008,28(1):199-201,
针对包含复杂语义信息的视频检索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代数的多模态信息融合视频检索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视频包含的文本、图像、高层语义概念等多模态特征,构造了对应于多个视频特征的查询模块,并创新地使用关系代数表达式对查询得到的多模态信息进行融合。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充分发挥多模型视频检索及基于关系代数表达式的融合策略在复杂语义视频检索中的优势,得到较好的查询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视频描述定位是视频理解领域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该任务需要根据一个自然语言描述的查询,从一段未修剪的视频中定位出文本描述的视频片段。由于语言模态与视频模态之间存在巨大的特征表示差异,因此如何构建出合适的视频—文本多模态特征表示,并准确高效地定位目标片段成为该任务的关键点和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聚焦于构建视频—文本多模态特征的优化表示,提出使用视频中的运动信息去激励多模态特征表示中的运动语义信息,并以无候选框的方式实现视频描述定位。方法 基于自注意力的方法提取自然语言描述中的多个短语特征,并与视频特征进行跨模态融合,得到多个关注不同语义短语的多模态特征。为了优化多模态特征表示,分别从时序维度及特征通道两个方面进行建模: 1)在时序维度上使用跳连卷积,即一维时序卷积对运动信息的局部上下文进行建模,在时序维度上对齐语义短语与视频片段; 2)在特征通道上使用运动激励,通过计算时序相邻的多模态特征向量之间的差异,构建出响应运动信息的通道权重分布,从而激励多模态特征中表示运动信息的通道。本文关注不同语义短语的多模态特征融合,采用非局部神经网络(non-local neural network)建模不同语义短语之间的依赖关系,并采用时序注意力池化模块将多模态特征融合为一个特征向量,回归得到目标片段的开始与结束时刻。结果 在多个数据集上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Charades-STA数据集和ActivityNet Captions数据集上,模型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分别达到了52.36%和42.97%,模型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召回率R@1 (Recall@1)分别在交并比阈值为0.3、0.5和0.7时达到了73.79%、61.16%和52.36%以及60.54%、43.68%和25.43%。与LGI (local-global video-text interactions)和CPNet (contextual pyramid network)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性能上均有明显的提升。结论 本文在视频描述定位任务上提出了使用运动特征激励优化视频—文本多模态特征表示的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运动激励下的特征能够更好地表征视频片段和语言查询的匹配信息。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人员行为检测是感知矿山建设关注的重点,而现有的基于电磁波、基于可穿戴设备、基于计算机视觉等人员行为检测方法无法综合时间、地点、行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评判矿山人员行为是否安全。提出了一种矿山人员行为视觉语义方法,通过特征提取、语义检测、特征重构、解码等生成描述视频中人员行为的语句。分别采用InceptionV4网络、I3D网络提取视频图像静态、动态特征,在InceptionV4网络中引入基于空间位置注意力模型和通道注意力模型的并行双重注意力机制,提高了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针对视频内容与视觉语义易出现不一致的问题,引入语义检测网络对视频特征添加高级语义标签生成嵌入特征,将其与视频特征、语义特征共同输入解码器,并在解码过程中引入特征重构模块,通过获取解码器隐藏层状态重建视频特征,增强了视频特征与描述语句之间的关联关系,提高了视觉语义生成的准确性。采用MSVD,MSR-VTT公共数据集及自制矿山视频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语义一致性,能准确获取视频中关键语义,更好地反映视频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0.
图像描述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的交叉领域多模态信息处理任务,需要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图像和语言两种不同模态的信息。由于异构语义鸿沟的存在,该任务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目前主流的研究仍集中在基于英文的图像描述任务,对图像中文描述的研究相对较少。图像视觉信息在图像描述算法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算法模型的性能更多地取决于语言模型。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不足,该文提出了基于多层次选择性视觉语义属性特征的图像中文描述生成算法。该算法结合目标检测和注意力机制,充分考虑了图像高层视觉语义所对应的中文属性信息,抽取不同尺度和层次的属性上下文表示。为了验证该文算法的有效性,在目前规模最大的AI Challenger 2017图像中文描述数据集以及Flick8k-CN图像中文描述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视觉-语义关联,生成文字表述较为准确、内容丰富的描述语句。较现阶段主流图像描述算法在中文语句上的性能表现,该文算法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均有约3%~30%的较大幅度提升。为了便于后续研究复现,该文的相关源代码和模型已在开源网站Github上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