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处理、充分挖掘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的不确定性,分析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其变化的物理机制,构建了引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SSSPP在河南省大功灌区的应用结果表明:从承载力系统角度看,灌区总体承载状态得到改善,且从2013年起更为明显,2017年灌区...  相似文献   

2.
大兴南红门灌区是国内发展最早.面积最大的再生水灌区之一,南红门再生水的利用减少了区域内清洁水源的开采,涵养了地下水资源,保障首都农业的水资源安全,从科学的规划方案、合理的输水调蓄系统等方面总结了南红门灌区建设中的经验,从灌区适宜的作物筛选、适宜的灌溉方式、再生水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多水源联合调度技术应用监测与评价网络建设等方面列举了再生水灌区在运行管理中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分析了再生水利用对南红门灌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再生水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涵养了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南红门灌区的经验可为以后其他区域再生水灌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打渔张灌区是山东省建设最早的大型引黄灌区.灌区运行50多年来,经历了建设、开灌、停灌、复灌、调整等曲折而又辉煌的历史进程,创造了灿烂的灌区文化.通过时灌区历史文化的回顾与挖掘,弘扬了灌区文化,理清了发展思路.为灌区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灌区可持续发展出发,构建了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集成评价方法,并对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作了综合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滦河下游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灌区从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三大水库引水.水源保证率高.多年平均水库供水6.84亿m^3.渠首引水7.68亿m^3。灌区控制面积168.7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5.81万亩。输水干渠全长110km,分布着61座泵站100多台水泵,多年来一直是灌区供水管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淮涟灌区水文化底蕴深厚。在新时期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的背景下,对淮涟灌区水文化开展系统研究,即以水为线索,深入挖掘淮涟灌区水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灌区水文化宣传与保护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为全国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过程中水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水生态文明引入灌区建设中,探索性地将灌区视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与人"四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在节水型生态灌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灌区工程、灌水技术、生态系统、管理及文化的构建路径,提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指出灌区建设中存在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未从机理角度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措施、节水灌溉服务体系不健全、未能实现科学生产等主要问题,展望了灌区建设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及智慧型灌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史海波 《河北水利》2012,(12):44-44
如何让一个灌区塑造出独具自身特色又充满恒久活力的文化,是从事灌区文化管理咨询探索者的目标。几年间,滦下灌区文化建设化虚为实,由实升虚,逐步形成一套信奉并付诸实践的灌区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与方式发挥着对灌区人力资源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滦下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渠首设在滦县城南滦河右岸.设计引水流量117.4m^3/s,加大流量140m^3/s。灌区从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3座水库引水,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6.84亿m^3。  相似文献   

10.
滦下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渠首设在滦县城南滦河右岸.设计引水流量117.4m^3/s,加大流量140m^3/s。灌区从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3座水库引水,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6.84亿m^3。  相似文献   

11.
鸭河口灌区作为河南省最大的水库自流灌区,近年来坚持灌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相融合,切实按照"改善灌区水生态系统,提升灌区水文化品位,营造节约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有序管理环境和节水高效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环境"这一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水生态文化建设,致力向现代化灌区迈进,在绿色、生态、和谐灌区发展之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黑龙江垦区136处灌区历年灌溉面积指数及灌区配套比的计算分析,论述了灌溉面积指数与灌区效益、灌区配套比与灌区配套情况的关系,为灌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文霞 《河北水利》2013,(10):24-24,31
朱野灌区自2006~2013年.共分5期实施了朱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除险加固干支渠道长132.674km.配改建筑物377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使原本破烂不堪、面目全非的干支渠原基本改观.严重的跑冒滴漏状况已基本消失.为灌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冶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立项.2000年灌区对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进行了整体规划.并经过了水利部专家的审查。冶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分期建成.并相继投入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生态灌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支撑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灌区建设中引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索性地将灌区范围视为一个有机的“人工-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界定了灌区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生态灌区的基本概念,并重点阐述了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恢复与重构、水景观与水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等生态灌区建设的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内容,最后指明了未来的研究难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灌溉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大中型灌区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很多大中型灌区水利开发历史悠久,深入挖掘灌溉文化、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灌溉工程遗产,建设"文化灌区"对灌区现代化改造建设具有突出的文化及现实意义。结合新时期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文化需求,分析加强灌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提出结合灌区现代化改造推进"文化灌区"建设的实施路径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石津灌区地处河北平原中南部,灌区骨干工程控制面积4144km2.设计效益面积250.05万亩.1997年石津灌区被水利部确定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试点灌区.灌区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累计完成17期项目资金共计29992万元。共完成防渗渠道304km.配套或改造建筑物1107座.  相似文献   

18.
石津灌区是国家大Ⅱ型灌区.工程控制面积4144km2.有效灌溉面积196万亩.受益范围包括衡水、邢台、石家庄等3个设区市的14个县.灌区自1997年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以来.通过混凝土衬砌防渗渠道,改建、新建各种渠系建筑物.有效降低了输水损失.灌区水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较大了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通州区从2004年开始大力发展再生水农业灌溉利用,截至到2010年底.全区共发展再生水灌溉面积2.53万hm2.通州区再生水利用工程的建设改善了河湖水体景观及蓄水能力,提高了农业供水保证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区域内清洁水源的开采,涵养了地下水资源,保障首都农业的水资源安全。从科学的规划方案、建设合理的输水调蓄网络以及灌区监测与评价网络等方面总结了新河灌区建设、管理中的主要经验,为以后其他区域再生水灌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龙门灌区是保定市中型灌区之一.位于保定市西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包括东、西、北和大册营4条干渠。总长57.08km;支渠6条,总长24.16km;分支渠及斗渠164条.总长119.77km。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4万亩。因年久失修.灌区效益衰减.对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继续搞好配套.改善灌区内的水利条件.提高灌区效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