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合成氨厂的变换岗位是将原料气中的CO与水蒸汽作用转换成CO_2和H_2,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首先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变换催化剂是Fe-Cr系催化剂,国外称为高温变换催化剂,国内称为中温变换催化剂。随着合成氨工业的发展,60年代以来,开发了Cu-Zn系低温变换催化剂和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Co-Mo系催化剂具有活性温度低、耐硫无上限、有机硫转化率高等特点,近十年来在我国,特别是在中、小氮肥厂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应用。B_302、B_303宽温耐硫  相似文献   

2.
低铅Fe-Pb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苏联Fe-Pb系CTK-ЖC型中温变换催化剂的基础上,研制了低铅中温变换催化剂 ,并与Fe-Cr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低铅Fe-Pb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原苏联Fe-Ph系CTK-MЖ型中温变换催化剂的基础上,研制了低铅中温变换催化剂,并与我国Fe-Cr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我厂老系统是我国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设计的一套中型氮肥装置,净化采用的是典型的"三触媒"流程(中温变换、低温变换和甲烷化).变换系统中温变换炉采用的是铁铬系催化剂,低温变换炉采用的是铜锌系催化剂.1998年为降低变换系统的蒸汽消耗,合理分配热量,将铁铬系催化剂改为了钴钼系催化剂,流程也由中低变改为了全低变流程.  相似文献   

5.
李彦兴  单亚军  鞠生兰 《大氮肥》2012,35(6):410-412
介绍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性能、装填及硫化、变换工序流程,分析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运行状况和第一变换炉催化剂的更换情况。  相似文献   

6.
合成氨生产中的变换工序,目的是除去一氧化碳的同时获得氢。通常采用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或者先采用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而后采用铜锌系低温变换催化剂。近年来又发展另一类变换催化剂,即钼系催化剂[1]。钼系催化剂的活性组份除硫化钼外,还有硫化镍,硫化钴或硫化铁等。制成的催化剂呈氧化物状态。活性组份经过硫化转变成硫化物后对一氧化碳具有显著活性。钼系催化剂具有下列特点:(1)能耐高浓度硫化氢和有机硫化合物,而且原料气的硫化氢含量越高,这类催化剂的活性越好,因而适用于高硫原料气,特别对于重油部分氧化急  相似文献   

7.
B112型中温变换催化剂具有耐硫、低温活性和节能的特点,在工艺气H_2S<1.2克/标米~3下能正常操作,从已采用该型号催化剂的工厂实践表明:变换工段吨氨蒸汽消耗均有较大幅度下降。Fe-Mo系B112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与Fe-Mn系低温变换催化剂的组合使用为氨厂进一步降低变换出口CO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谢建川 《川化》2004,(4):20-23
介绍了铜锌系低温变换催化剂预还原的研究工作。综述了预还原低温变换催化剂的主要性能以及与氧化态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制约CO变换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具体结合我厂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在壳牌煤制氢变换装置中的运行实践,提出了变换耐硫变换催化剂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艺馨  曾建桥 《小氮肥》2013,(12):24-26
0前言 全低变工艺和中低低工艺在国内已应用多年,前者采用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后者高温段采用Fe-Cr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低温段采用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由于催化剂组成上的不同,在工业应用中产生了工艺流程、使用条件及工艺参数上的差异,人们对这2种工艺的认识也存在分歧。最近,笔者到江苏某厂对该2种工艺进行了考察、对比和总结,以期为合理选择变换工艺提供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青 《化肥工业》1998,25(6):50-51
中—低—低变换工艺具有操作简便、蒸汽耗量低、触媒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将中变串低变工艺改为中—低—低工艺后,满足了合成氨扩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联醇生产中的变换工段,根据CO的反应原理及Fe-Cr、Co-Mo系催化剂的特点,其变换工艺可以有几种选择,即全中变工艺、中串低工艺和全低变工艺,由于前二者全部或部分使用了中变Fe-Cr系催化剂,均存在过度还原等副反应的可能性,而后者仅使用Co-Mo系的低变催化剂,不仅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出现,而且还具有反应温度低、能耗低等一系列优点,确定了全低变工艺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穆中 《化肥设计》2009,47(4):40-43
针对现行中低低变换工艺中普遍存在的中变反应段热点温度偏低的情况,通过阐述中变段催化剂用量与床层温度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确定催化剂用量的原则;通过分析汽气比对床层热点温度的影响,提出了床层温度的控制方法和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9,(8):168-169
山西阳煤丰喜泉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针对采用4.0MPa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和绕管式等温变换炉的技术特点,选用了昌邑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KC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应用于50万吨/年合成尿素和6.5万吨/年LNG项目。该系列催化剂的应用结果表明,其强度稳定性、变换活性和活性稳定性等综合性能优良,满足大型合成氨装置的生产需要;其中,KC-103S型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投用前无需硫化,仅需纯氮气升至预定温度即可导气,能缩短开车时间和节约开车费用而且催化剂全程无需氮气保护,可有氧装填、无氢开工,操作更加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SX-1型低汽气比铜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侧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SX-1型铜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并在低汽气比条件下进行了工厂侧流试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活性温度低,活性高于铁基催化剂;适宜入口温度下,稳定性好,经1000h稳定性试验后,活性无明显的下降,且未发生费-托反应。试验后,催化剂颗粒完整,强度很好,能满足节能型合成氨厂的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型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性能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PS和TPR技术对QCS-01催化剂的硫化性能和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在8.0MPa的压力下,对其活性进行了测定及工业应用。试验结果及工业应用均表明:耐硫变换催化剂QCS-01的变换活性高,特别是低温变换活性和在低硫化氢浓度下的活性明显优于典型的工业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低温活性与含碱金属的低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相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SJT-1G型全低变保护剂和SJB-1G型耐硫变换催化剂在年产8万吨合成氨厂全低变工艺中的应用,并针对在实施全低变工艺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乐  宁平  田森林  刘曌 《化学工程》2012,40(5):27-31
为了掌握CO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的中毒机理,文中采用热力学非均相反应体系中的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CO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HCN中毒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产物。对各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氰化氢(HCN)对于铁基高温变换催化剂在其活性温度下的中毒作用很小,而对于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在100—300℃的活性温度下,主要的中毒产物为CuCN,CuO,Cu2O,Cu(OH)2,C,且高炉煤气自身的主要气体混合也是使催化剂中毒的原因之一。此外,氧气的存在会加快催化剂的中毒反应。其中低温变换催化剂的活性物质Cu微晶与CO和O2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0,且绝对值最大,热力学平衡常数最大。这个反应是竞争能力最强的主导反应。  相似文献   

19.
吴彪 《化肥工业》2001,28(1):40-41
介绍了低变触媒在不钝化的情况下更换第一、三层的方法,并通过生产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该方法既节约生产成本和时间,又对还原态的第二层低变触媒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B2 0 7在有效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同时 ,提高了选择性。在一段转化水碳比低 ,低变炉的汽 /气比值为 0 .3的变换反应中 ,可发挥低汽气比低变催化剂低能耗的性能 ,从而达到合成氨系统节能降耗的要求。B2 0 7具有较宽的操作温区 ,稳定的活性 ,适宜各种中串低流程的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