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前在无心磨床上加工圆棒工件 ,采用手动送料 ,现设计自动送料装置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产品质量 ,并提高了加工效率。1.工作原理 (见图 1)图 1 自动送料装置原理图  牵引电磁铁 9、10通电后产生周期性的吸力 ,由于衔铁固定在料筒底 12上 ,吸引力克服支承弹簧钢板 7的支承力将料筒吸下 ,与吸力相对应 ,弹簧钢板产生周期性的力 ,弹簧钢板倾斜地安装在料筒与上底座之间 ,其作用力将产生两个方向的分力 :垂直向上的作用力F1,沿料筒圆周切向方向的圆周运动力F2 。F1产生振动 ,克服工件与料筒的摩擦 ,F2 使工件沿料筒圆周运动 …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M7675双端面磨床由我厂自己制造,效率高、精度高、节省人力。但是现存一个产品磕碰伤十分严重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采用滚棒接料的机构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在产品精度加工完了的出口处,安装一台滚棒接料装置,使加工好了的产品全部通过滚棒的传动,有顺序地排成一行自动的向前移动。这样就可以减轻了产品的压击力,然后通过人工用专用工具把产品一串串放到车内,这样基本上可以达到100%的避免磕碰伤。  相似文献   

3.
我厂生产的自行车后轴后花盘零件,在500t压力机上冷挤成形,成形简图如图1所示。由于成形所用坯料是圆钢,成形终了时,上、下模间间隙仅为4mm,且下模只有轴向定位面,没有横向定位面,因此要求送料机械手送料准确,坯料存放平稳,可靠,成形时机械手不能处于上、下模之间,必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锡锭熔炼自动送料装置,该装置能明显改善操作人员工作条件,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性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汤可嘉  诸培医 《机械制造》1991,29(10):11-13
一、概述在南京机床厂制造的C1318、C1325、C1336等型号单轴六角自动车床上车制工件时,原材料是选用拉光棒料,棒料通过机床主轴箱后端孔径,由机床送料装置送至弹簧夹头。一根光棒料通常是3~3.5m左右长,放入主轴孔后,就可连续加工若干件工件,但是加工时如果光棒料直线度差一点或者光棒料表面粗糙度数值大一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木地板加工机床批量加工木地板时送料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自动送料装置,构建该装置的总体结构,实现给料机构和送料机构的设计,并分析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经过实践操作,该装置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并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用型自动送料装置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带料冲压工艺的特点,介绍一种通用型自动送料装置。该装置运用曲柄机构和凸轮机构实现自动控制和协调动作,在送料步距,宽度和厚度上,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其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先进性。文中对运行分析较详细,对结构设计也作了一定介绍。  相似文献   

8.
文中设计了一种以气缸为动力、由PLC控制的木工机床自动送料装置,其中一个气缸作横向往返运动,另一个气缸作纵向往返运动,将要加工的原料准确送入机床加工区内,由机床上的气缸将原料顶入机床夹头后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9.
李转杰 《轴承》2005,(4):43-43
据了解 ,在一些中小型轴承企业的磨工车间 ,无心磨床 ,例如M1 0 1 60、M1 1 2 0 0等的上料均可自动进行 ,而其自动下料装置却问题较多。一些企业用链条改制的下料装置体积大、造价较高 ,不适用于中小型轴承企业。有的企业则由操作人员用手工接料 ,不但劳动强度大 ,且很不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以PLC为主控制器,能实现车辆称重检测、电机自动起动和停止、料斗自动进出料的自动送料车系统,可用于各类物料输送的生产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对一套猪用液体饲喂系统的全自动控制与管理,采用了由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称重传感器、电磁阀组成的电控系统,并完成了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了对牲畜记录的管理,并利用PLC通信给PLC电控系统提供喂养信息和参数,由PLC控制称重传感器采样并编程控制电磁阀来实现喂养。试验结果表明,此系统提供的饲养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规模为200头的猪场的要求。生长肥育猪日增重提高15%~5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轴承自动压盖机送料板结构的改进,取得了节约资金、提高效率、简化管理、降低劳动强度等效果,使得生产过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尽可能减小两栖车辆在水中航行时车轮所产生的涡流损失,对两栖车车轮收放功能进行了改进,采用降低两栖车辆悬架系统定位点的方法来增大车轮的收起空间。采用ADAMS/CAR对悬架系统定位点降低后的前悬架及整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了悬架系统定位点降低所引起的抗倾能力下降的原因。采用增大螺旋弹簧刚度和稳定杆直径的方法来增大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和纵向刚度,提高车辆的抗倾能力。仿真分析表明,改进后的两栖车仍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