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螺纹联接的拧紧力矩及预紧力控制:液压扭矩扳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纹联接的拧紧力矩及预紧力控制—液压扭矩扳手的应用马钢经济技术开发公司(243003)江华葆工业生产中,螺纹联接质量的重要性已引起广泛重视。螺纹联接的质量是保证设备质量及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绝大多数螺纹在联接时都要预紧,目的在于增强联接的刚性、紧... 相似文献
4.
5.
利用解弹性接触问题的边界元法分析了榫联接的微动摩擦的接触状况,及其接触表面间的微动相对位移幅,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和它们在接触表面上的分布。为联接的微动疲劳设计的计算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法兰联接螺栓在横向振动的松动机理,借助于横向振动疲劳试验机进行模拟紧固件横向微动磨损试验,进而观察螺栓联接在不同的横向载荷与频率作用下预紧力与预紧力矩衰退过程,并测量其磨损量和表面损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下降分为两个阶段;实验初期预紧力下降迅速的塑性形变阶段和预紧力下降缓慢的微动磨损阶段。预紧力矩下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较高的局部接触应力,预紧力矩下降不明显;第二阶段由于塑性形变扩大,预紧力矩迅速下降;第三阶段螺栓进入微动磨损阶段,预紧力矩开始缓慢下降。螺栓在低频振动下,质量变化量对于频率微小的变化不敏感。螺栓与夹具接触的表面磨损情况随着交变幅值载荷增加而增加;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运用SolidWork自带的VBA编程与SolidWork建模相接合开发了标准螺纹联接件的CAD系统,系统设计建模运用参数化的原理,设计结果是螺纹联接件的三维实体模型,也可自动关联生成二维工程图。 相似文献
9.
过盈配合微动损伤的关键参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微动损伤广泛存在于各类工程机械和结构之中,接触压力、滑移幅值以及摩擦剪切力是微动损伤的重要参数.过盈连接部件在旋转弯曲载荷下,易于在接触区域产生微动损伤,降低构件的使用寿命.以过盈微动疲劳试验中的试样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接触模型,充分考虑高应力梯度区和接触对网格划分的要求,同时在远离接触区域划分粗糙网格,减少计算机时.通过分布加载和改变相关参数的方法,分析套管长度、套管厚度、摩擦因数以及过盈量对接触压力、摩擦剪切力等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套过盈配合承受弯曲载荷下,接触压力和摩擦剪切力沿轴向分布不均匀,随着各参数的变化而明显变化,摩擦因数、套管厚度和套管长度对接触边缘的应力奇异性有较大影响,摩擦因数显著地影响了滑移区域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对榫联接微动摩擦状态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榫联接在接触区上的正压力分布和摩擦系数分布的规律,为榫联接的微动疲劳强度的分析计算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1.
LRM模块被大量应用于各类电子系统中,其中快速拔插锁紧装置为实现LRM模块快速插拔锁紧功能的关键,针对不同模块,在不同重量、空间和环境条件要求下,所选用的锁紧装置的规格、数量、拧紧力矩要求等是否能够满足可靠性要求将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力学分析结合相关试验理论,对影响快速拔插锁紧装置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以验证设计是否合理,并将结果与已通过验证案例进行比较,证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深圳地铁自动扶梯主驱动链轮连接螺栓松脱引发的停机故障,通过计算和分析得知施工时其预紧力矩不足,导致连接方式由摩擦型连接向承压型连接发生转变,最终使连接螺栓松脱而引发故障。针对承受动载荷作用的重要结构或机构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在设计、安装等环节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问题,研究切向载荷作用下预紧力对紧螺栓连接结合面微滑状态下等效刚度以及微滑移-宏观滑移临界响应幅值的影响。以单搭单螺栓连接板为对象,分析结合面接触压力和预紧力的关系,在研究连接板位移载荷特性的基础上,构建螺栓连接板的等效刚度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开发变预紧力的单搭螺栓连接板参数化模型,提出位移载荷响应计算方法;探讨预紧力对微滑阶段螺栓连接板的位移-载荷响应的影响,分析预紧力对微滑移-宏观滑移临界响应幅值和等效刚度的作用。结果表明,当连接板自由端位移响应幅值小于0.075 mm时,预紧力变化对位移载荷响应没有影响,螺栓连接板等效刚度渐硬;当位移响应幅值大于0.075 mm时,预紧力对等效刚度影响明显;微滑移-宏观滑移临界响应幅值与预紧力大小呈近似线性关系。当预紧力为[0.15~0.33]F_(0max)(F_(0max)为最大预紧力)或[0.45~0.70]F_(0max)时,预紧力变化对连接刚度影响很小,预紧力对等效连接刚度的影响可达到50%。研究表明,切向载荷作用下的摩擦式螺栓连接,改变预紧力可调节螺栓连接板的等效刚度和微滑移-宏观滑移临界响应幅值,综合考虑可为螺栓连接板的力学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讨MoS2固体润滑涂层在抗扭动微动磨损中应用的可行性,对MoS2涂层在扭动微动下摩擦力学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扭转角位移幅值、法向载荷、摩擦因数等对MoS2涂层接触表面力学行为的影响,并与基体材料扭动微动力学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MoS2涂层扭动微动运行区域的改变消除了混合区裂纹萌生与扩展所产生的损伤;MoS2涂层在部分滑移区和滑移区,其表面塑性应变虽比基体大,但明显较小的摩擦剪应力,在部分滑移区不足以启动MoS2涂层晶体的滑移,在滑移区对塑性流动层的剪切作用不够,因此MoS2涂层表面磨损较轻微,即MoS2能有效发挥抗扭动微动磨损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钉/孔摩擦对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连接强度分析的三维模型,模型考虑了螺栓-孔接触面的摩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铺层中,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减小。螺栓-孔接触面摩擦系数对复合材料的拉压强度和剪切强度有较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摩擦系数将会提高接头的极限破坏载荷。 相似文献
17.
刘通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22,(4):137-140
装配领域存在一些螺纹结合的管状工件装配,行业内多采用人工认扣、人工拧紧的装配方式,针对解决人工装配存在生产效率低,工作强度大,也无法得到准确的拧紧扭矩从而判断工件是否拧紧结合到位,不能够确保装配的良品率的目的,该文采用设计开发一种基于扭矩控制的螺纹自动拧紧设备的方法,结合设备自动认扣、自动拧紧功能的设计开发,得出设计开发一种基于扭矩控制的螺纹自动拧紧设备能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工作强度,并能通过拧紧扭矩反馈与拧紧机构控制提高装配的良品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扭转复合微动模拟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低速往复回转电动机系统和高精度六维力/转矩传感器,通过改变旋转轴的倾斜角α,成功实现了扭转复合微动,该微动属扭动微动和转动微动模式的复合。并对GCr15钢球/50钢平面在倾斜角度为10°和40°及不同扭转角位移幅值下的扭转复合微动进行初步考察,同时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轮廓仪等手段分析50钢的扭转复合微动运行行为、磨痕形貌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能真实模拟扭转复合微动;倾斜角和角位移幅值对扭转复合微动的运行和损伤行为有重要影响;可利用摩擦力—角位移幅值曲线来表征扭转复合微动行为,50钢摩擦力—角位移幅值曲线呈直线型、椭圆型和平行四边形型3种类型;其损伤特征明显不同于单一运行模式控制(扭动微动或转动微动)下的微动行为。此外,不对称的磨斑形貌是扭转复合微动的一个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