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工程共安装了4204根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加固岩石边坡楔形块体1054个,完成的边坡锚固量和岩石块体支护量均属世界之最.但大量水平布置大吨位锚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复杂,成为工程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大量室内与现场试验,研究出快速锚固材料,有效解决锚索工期问题;研究出气囊式止浆环,成功解决锚索水平孔注浆密实性问题;设计出1000kN、3000kN端头锚索,3000kN对穿锚索及3000kN闸首无粘结锚索等锚索结构,满足了船闸边坡各部位不同锚固需求.研究成果显示:锚索内锚段应力分布集中于内锚段前端2.5m以内,随后迅速衰减;边坡地下水的pH值中性偏碱性,对水泥结石保护的钢绞线无腐蚀危害.锚索受力监测资料显示,船闸边坡锚索预应力损失较小,边坡锚固工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三峡永久船闸阀门段廊道水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标准双方程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阀门启闭过程中,门井段流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动态演示。数模结果表明顶扩方案水流在阀门后及门井中形成回流,阀门开度越小,则门后回流区范围越大;而底扩方案在跌坎后形成三角形的强回流区,阀门后形成范围较大的椭圆形回流区,门井中也会产生回流,但流速相对较小。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该数学模型可以较高精度地模拟出阀门井段流场,获得各节点的水力学参数如流速及水头值。将数模软件研究与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相结合,使该数模计算成果能够直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在永久船闸的冲泄水方案制定中,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部水电开发高拱坝建设须要处理好地形和地质条件研究、枢纽布置、抗震安全、体形和结构设计、基础处理、泄洪消能、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温控防裂,以及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等关键技术问题。溪洛渡拱坝通过各设计阶段对岩石力学关键技术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使拱坝和基础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态;通过坝体混凝土分区,使混凝土力学性能很好地适应坝体应力分布;通过混凝土原材料优选和配合比优化,使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很好地满足拱坝强度、耐久性和温控防裂要求;通过采取严格的温控措施,尽量做到杜绝危害性裂缝的产生,提高拱坝的整体性;通过采取先进的施工设备、科学的试验检测手段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均匀可靠。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溪洛渡"数字大坝"的建设与实践,为混凝土温控和接缝灌浆等施工过程控制提供有力支持,保证拱坝的施工质量和工作性态。  相似文献   

4.
罗飞 《电工技术》2013,(4):40-40,50
介绍三峡船闸工艺设备组成和计算机监控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利用工控机、触摸屏、工业以太网、PLC、组态软件、编程软件设计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对三峡五级船闸过闸流程实时数据的采集与监控。  相似文献   

5.
在三峡船闸中应用PL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斌 《电气时代》2008,(9):74-74,76
葛洲坝船闸于1988年竣工,原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和集成电路组成逻辑控制系统.所有设备、行程开关、传感器的控制线及信号线都需接送到集控室.各机房之间还有闭锁线、联动线.控制电缆多,走线长,触点多,可靠性差.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船闸于1988年竣工,原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和集成电路组成逻辑控制系统。所有设备、行程开关、传感器的控制线及信号线都需接送到集控室。各机房之间还有闭锁线、联动线。控制电缆多,走线长,触点多,可靠性差。1996年我局采用西门子S7—300PLC对原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峡永久船闸建筑物及其基础的变形监测和遥测数据分析,揭示了其变形特性,即闸首和闸室墙变形主要受开挖形成的边坡岩体时间效应和岩体年周期变化的影响,船闸运行过程中闸室充、泄水的影响不大。闸首和闸室墙年变化幅度为3.59 mm~4.23 mm,全衬砌式结构的闸墙变形明显小于半衬砌式混合式结构的闸墙。在抽水方式有水调试时,闸墙受充、泄水的影响变化幅度小于1 mm;在运行初期,闸墙受充、泄水的影响变化幅度小于0.5 mm;闸墙在充、泄水后最大不可逆变形小于0.06 mm。各项变形实测数据均小于设计容许值,说明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围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先后修建了一期土石围堰和碾压混凝土纵向围堰、二期上下游土石围堰、三期上下游土石围堰、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共五道土石围堰和两道碾压混凝土围堰,总的规模和难度均在世界前列.围堰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土石围堰基础新淤沙处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振孔高喷、常规高喷、钻喷一体化和自凝灰浆综合防渗技术,以及碾压混凝土围堰快速施工和爆破拆除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围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三峡永久船闸区域电磁环境参数测试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为了解三峡电站 5 0 0kV八回出线架空跨越永久船闸实际产生的电磁环境 ,实测并分析了永久船闸区域的电磁环境参数 ,结果表明现行最高水位下闸室中 ,线下船舶上的最大工频电场强度、船闸周边的最大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分别为 2 .0 1、1.82kV/m和 1.17μT ,均小于我国环保标准中规定的限值 ;无线电干扰水平也非常低。不影响闸室船上通信及中、短波广播、电视接收。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基坞式船闸结构底板预留宽缝施工方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坞式结构是船闸闸首或闸室常采用的一种型式,但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船闸底板容易出现裂缝。作者通过对多个船闸工程的研究,结合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考虑重力、温度等荷载,计算分析土基和岩基上船闸结构底板预留宽缝施工方法的效果。其计算分析结果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若干重大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三峡工程中的关键项目之一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过程中若干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这一项目工期紧、施工强度大、技术要求高 ,施工采用全断面摊铺碾压、不间断连续上升方式 ,创造了最高月强度 47 6万m3,最高日强度 2 1万m3,最高小时强度达到 12 65m3等多项碾压混凝土施工史上的新纪录。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其它类似工程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电网一种新型的网络结构,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有效方式。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促进分布式发电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介入,传统电网向智能网络的过渡。从微电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其与大电网的关系出发,在介绍国内外微电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微电网研究的相关关键技术作了梳理。结合国内外微电网理论和实验研究既有成果,提出了微电网研究的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发展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中,需要科学地选择不同时段的关键技术予以优先发展。利用理想电力系统的概念,基于对电力系统发展状态的评析,提出了一种系统化的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发展价值分析方法,并利用所提方法对当前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分析。指出关键技术的优先发展不仅需要考虑技术本身对提高电力系统理想化程度的贡献,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和经济投入情况。当前,大数据、储能、新材料和云计算等是值得优先发展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三峡输电工程龙泉至政平± 5 0 0 k V直流输电线路用 ACSR- 72 0 /5 0 (钢芯铝绞线 )导线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截面的输电用导线。本文介绍了在制造该导线时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环境污染的持续加剧和化石燃料的日益短缺,推进落实“双碳”目标、构建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系统中的并网比例不断提升,给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了挑战。然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且接入位置分散,增加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虚拟电厂的提出为解决可再生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维持电力系统稳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阐述了虚拟电厂的基本架构,并从市场运营技术、协调优化运行技术、物联网技术等3个角度分析了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并从平台层级、多流合一等角度介绍了虚拟电厂市场交易结构,并分析了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中长期、现货等多级市场模式,为我国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海上风电机组基础所处的环境特点和结构特性,分析了海上风电机组基础设计所涵盖的专业领域。然后给出海上风电机组基础设计时需要参照的各专业标准与规范、规程等,指出当前阶段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点进行较详细论述,并提出设计中需要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最后结合某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实例,给出了相关设计成果,可供相关设计人员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施工期水流控制过程复杂,施工通航要求高,实践证明针对工程特点提出的"三期导流、明渠通航、围堰挡水发电"的施工方案是正确的;大江成功截流实现了工程建设一期向二期的转变;明渠封堵截流完成了二期向三期的转变;通过工程实践,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叶运良  杨海涛 《电网技术》1994,18(3):22-27,34
本文阐述了三峡输电系统的性能要求、特点和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根据华中、华东电网的具体情况,论证了用500kV为三峡输电电压的合理性。在纯交流和交直流输电两个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研究了改进网络结构的各种方案,具体评价了交流与交直流输电、线路串联补偿、三峡分厂运行等网络结构的技术性能,推荐了在三右用1回直流、三左用3回交流线路直接向华东电网送电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