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宝剑辊锻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洪慎章 《锻压机械》1995,30(4):24-26
文中叙述了用手工方法锻制宝剑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及用辊锻成形工艺生产宝剑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宝剑辊锻工艺锻件图的制订,毛坯尺寸的选择,辊锻道次的确定,各道工序变形量的分配,辊锻成形工艺的拟制及其模具的设计。最后还对宝剑新旧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辊锻工艺实质及其适用性,用辊锻成形工艺生产耙齿的优点。介绍了耙齿辊锻虎艺锻件图的制订,毛坯尺寸的选择,辊锻道次的确定,各道工序变形量的分配,是锻成形工艺的拟制,辊锻模具设计及其模具材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3.
卡车前轴形状复杂,截面起伏大,仅用锻造成形难度很高,一般采用制坯辊锻+成形模锻工艺生产。以某卡车前轴为例,确定了辊锻道次,完成了辊锻型槽设计,并以第三道次辊锻成形为例,基于Deform-3D成形模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将咬入角α、摩擦因子μ、辊锻角速度ω和坯料初始温度T为初始模拟参数,在3种不同水平下对前轴辊锻成形过程进行模拟,揭示了前轴辊锻成形载荷和坯料展宽的变化规律,进而优化了前轴辊锻成形工艺与辊锻模具设计,为后续成形模锻提供了最佳毛坯。  相似文献   

4.
针对控制臂现阶段模锻成形工艺工序多,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提出辊锻制坯一模锻成形工艺,设计辊锻制坯各道次的尺寸参数,用数值模拟代替物理试验预测金属成形过程。通过对控制臂辊锻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对辊锻后坯料进行弯曲、终锻成形,获得较好的锻件,为指导此锻件的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前轴精密成形辊锻及精密模锻工艺与模具CAD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汽车前轴精密成形辊锻及精密模锻工艺的特点,利用UG平台开发了汽车前轴精密成形辊锻及精密模锻CAD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实现汽车前轴精密成形辊锻及精密模锻的工艺与模具设计,包括锻件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型腔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连杆制坯—成形辊锻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了柴油机连杆的新旧工艺;计算及抑制了柴油机连杆连续制坯-成形辊锻工艺,设计了柴油机连杆制坯-成形辊锻模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轨道交通用RE2B型车轴锻件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开发了车轴两道次精密辊锻成形工艺。采用有限元技术,确定了车轴精密辊锻模拟的相关参数,对车轴精密辊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采用精密辊锻成形车轴,得到的辊锻件规整,锻造流线流畅连续,车轴各截面圆整度好,且端头平整,无凹凸和花瓣形状产生。在世界首台套1600 mm大型辊锻机上,对RE2B型车轴精密辊锻成形进行工艺实验,试制锻件外形规整,各部位尺寸符合要求,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一致。按铁路标准TB/T 2945—1999要求,对试制的车轴进行热处理后的性能检测,检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沙奔  陈文琳  杨栋  喻建军  李之文 《锻造与冲压》2014,(1):50-50,52,54,56,58
连杆属于长轴类锻件.沿轴线方向上截面变化,剧烈,所以长期以来,连杆一直被视为较难锻造的一种零件。连杆常用的成形工艺有模锻、模铸、粉末冶金锻造等,但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主要成形方式还是模锻。在模锻成形中.采用辊锻制坯是当前较好的方法.由于辊锻设计较为复杂.设计人员对辊锻制坯时的金属流动情况不了解,故常常依据经验进行工艺设计.而辊锻坯料金属分配不合理,会导致终锻成形时飞边较大,材料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辊锻工艺中,坯料轴向处于自由状态,在辊锻过程中因必然产生坯料的前滑后移,而且无法控制温度和摩擦的影响等,致使辊锻不能精成形,这是连续局部塑性成形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难题。作者根据自己的发明专利,研制出一种新型精成形辊锻机,该机综合了辊锻与闭式模锻的优点,为辊锻精成形创造了可行的设备。实践证明,该精成形辊锻机,整机结构紧凑,运行可靠,便于实现自动化,造价低。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门铰链辊锻工艺锻件图的制订,毛坯尺寸的选择、辊锻道次的确定,各道工序变形量的分配、辊锻成形工艺的拟制及辊锻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锻压技术》2021,46(5):194-200
针对重型汽车前轴复杂的结构特征,结合金属塑性成形理论,制定了某重型汽车前轴的辊锻制坯+模锻成形的成形工艺,通过计算确定了坯料尺寸和辊锻道次,并且选取合理的前滑值,设计了辊锻工序件和辊锻型槽;采用UG三维参数化建模软件完成了辊锻模具、压弯模具、预锻模具及终锻模具的设计。并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前轴成形工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观察在前轴成形工艺中各特征部位的充型情况,及成形过程中压力、温度的变化,并对成形后前轴锻件与实际生产前轴锻件的尺寸进行对比,验证了前轴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合理性,缩短了模具调试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率,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所设计的前轴成形工艺和模具已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重卡前轴成形辊锻-模锻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建立前轴精度与成形工艺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引入到前轴成形辊锻有限元模拟分析中.采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分析了某重卡前轴成形辊锻过程中弹簧板、弹簧板和工字梁过渡部位折叠缺陷的产生机理,为实际生产中重卡前轴成形辊锻工艺中的折叠缺陷的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美国牌号重卡前轴成形辊锻-模锻的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坯料成形辊锻-模锻时的塑性成形机理,建立起前轴精度与成形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被引入前轴辊锻-模锻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分析中,从而获得前轴辊锻-模锻中各特征段协调变形规律。使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分析了前轴在成形辊锻过程中刮料缺陷产生的原因,为重卡前轴成形辊锻工艺的调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空心管锻件的工艺分析,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对空心管锻件精密辊锻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发现,按照现有辊锻理论设计工艺模具时,空心管锻件在第1道辊锻时椭圆截面靠近辊缝处的内表面有应力集中和折叠现象产生,这与现有辊锻理论存在一定的偏差,要严格控制各道次辊锻延伸系数。为此,对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4道次辊锻成形。最终模拟结果显示,空心管锻件沿轴线方向上壁厚尺寸有一定的波动,局部壁厚有增厚现象,但最终辊锻成形后外形规则、无飞边、内部光滑无缺陷、工件流线分布合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引言胎模成形工艺在轴承锻坯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此工艺具有工件尺寸稳定、加工余量小、几何精度高等优点。但在实际生产中,常遇到台阶形锻坯(图1)高度25<H<40,内孔30<d<40的情况,应用此工艺时,成形冲头不易脱模,给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而应用辗扩工艺时,由于产品高度较大,设计辗辊较长,辗扩时,辗辊挠度大,易产生弯曲变形,金属流动受阻,内壁产生较大凹陷,锻件端面有毛刺产生,外观质量也很差。为此,我们对台阶形锻坯成形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了焖锻成形法。2工艺流程焖锻成形工艺流程(图2)为:下料…  相似文献   

16.
针对枝芽类控制臂自由锻制坯一模锻工艺材料利用率及生产效率低、锻件充不满等缺点,提出辊锻制坯、模锻成形的工艺方案。通过对辊锻各道次尺寸参数设计,建立三维几何模型,运用Deform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辊锻制坯及模锻成形过程速度场、成形载荷、等效应力场和等效应变场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枝芽类控制臂辊锻制坯、模锻成形的工艺能获得成形质量良好的锻件,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及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重型卡车曲轴在辊锻制坯工艺中,辊锻件出现"耳朵"缺陷以及辊锻长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对该曲轴的辊锻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排队评分法分析了辊锻模的入模圆角、过渡圆角和过渡斜度对成形工艺的影响,并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参数控制辊锻件的成形情况。经生产验证,优化后的辊锻制坯工艺能够得到质量合格的辊锻件,材料利用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汽车前轴辊锻成形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中吨位汽车前轴辊锻成形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和模具设计要点.通过实践证明,汽车前轴的辊锻成形工艺存在的诸如难于展宽、不均匀变形、毛坯与型槽的对中性及控制锻件长度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辊锻模具、优化模具型腔结构、调整成形工艺及采用专用工装夹具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强度、高可靠建筑零件成形较难的问题,分析了建筑脚手架连接叉的成形工艺。运用有限元软件Qform对其锻压中的辊锻成形进行了模拟,得到辊锻成形过程中不同位置处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分析了不同辊轮转速与辊轮进给速度对连接叉辊锻等效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接叉在辊锻过程中,随着辊轮转速增加,等效应变也随着增加;随着辊轮进给速度的增加,等效应变反而逐渐减小。连接叉辊锻过程中锻件等效应力比较均匀,辊轮转速及进给速度对锻件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扁口木工钻辊锻工艺130025长春市吉林工业大学胡凌云张长春徐虹吉林职业师范学院白志敏1工艺分析图1a为扁口木工钻毛坯图,它由正六边形棱柱体、8杆部和截面为2×26的长方形头部三部分组成。该件适合采用辊锻工艺成形,即用展宽成形毛坯的头部,用拔长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