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防治贡柑黑腐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苯醚甲环唑等15种药剂的EC50、EC95值,并做氟硅唑等5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以EC95(mg a.i./L)排序,抑菌活性较高的有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丙森锌、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田间防效较好的有10%氟硅唑WP、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WP、50%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WP和72%代森锰锌.霜脲氰WP,而10%氟硅唑EW防效较差。[结论]耐雨水冲刷的杀菌剂和剂型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7,(1)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低毒防治冬枣炭疽病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各药剂对冬枣炭疽病菌均有较好的室内抑菌活性,药后8 d EC50值为0.0246~2.1329 mg a.i./kg,3种混配剂试验配比下均表现出增效作用,且试验用量下对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尤其是4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ME(10∶30),防效为87.64%、91.47%。各药剂对冬枣树安全。[结论]在冬枣炭疽病始发期,选用4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ME、35%苯醚甲环唑·醚菌酯WG 400~666.7 mg/L或5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ME 285.7~400 mg/L连续施药3次,对冬枣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药》2017,(3)
[目的]监测水稻稻曲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敏感性基线是科学用药和抗药性监测的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从贵州省的8个稻区分离的107株稻曲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结果]不同稻区的107株稻曲病菌菌株的EC_(50)值介于0.0086~0.2573mg/L之间,菌株之间的EC_(50)值最大相差29.91倍。[结论]供试菌株敏感性频率呈近似正态分布,初步确定将所有菌株的EC_(50)均值(0.1064±0.0578)mg/L作为贵州省稻曲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  刘颖超  杨太新 《农药》2013,(2):142-144
[目的]筛选出防治祁山药炭疽病菌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5种药剂对祁山药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氟硅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这5种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好,其EC50值分别为0.0249、0.0378、0.0406、0.3941、1.2812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85.13%。[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炭疽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吉林省不同地区104株玉米大斑病菌敏感性的测定,建立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这些菌株均未对咪鲜胺产生抗性,其中最敏感菌株E C50值为0.002 2 mg/L,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为0.061 0 mg/L,测得这些菌株对咪鲜胺EC50值的平均值为(0.030 5±0.015 6)mg/L。[结论]所有菌株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可将平均EC50值0.030 5 mg/L初步定为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7,(7)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炭疽病的防治药剂,并形成应用技术。[方法]室内测定16种杀菌剂的离体抑菌活性,并进行联合作用评价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对铁皮石斛炭疽病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EC_(50)值分别为1.76、0.43 mg/L;筛选明确了苯醚甲环唑与咪鲜胺配比为1∶4时,具有最大的毒力(EC_(50)值为0.38 mg/L)和最大共毒系数(CTC为133.31),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及其复配(配比为1∶4)不同剂量,对铁皮石斛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在75%以上(75.62%~87.85%);复配处理(苯醚甲环唑100 mg/L+咪鲜胺400 mg/L)的防效在85%以上,极显著好于两单剂(P0.01)。[结论]苯醚甲环唑与咪鲜胺复配对铁皮石斛炭疽病具有更优的控制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多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室内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室内生物活性的比较,筛选出有效防控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玉米大斑病的新药剂及其混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温室幼苗盆栽法。[结果]在离体药剂筛选试验中,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50值分别为0.000 3、0.029 9、0.084 0 mg/L;在温室幼苗盆栽单剂筛选试验中,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90值分别为14.29、35.25 mg/L;在幼苗盆栽混剂筛选试验中,苯醚甲环唑与唑菌酯质量比为3∶1时对玉米大斑病防效较好,EC90值为15.26 mg/L,共毒系数为129.90,具有增效作用。[结论]所筛选的苯醚甲环唑及其增效混剂对玉米大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玉米大斑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8.
鲁红学  赵明敏  徐世清 《农药》2007,46(8):566-567
通过供试的7种药剂对芦荟黑斑病菌体外抑制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药剂对其孢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异菌脲、咪鲜胺、嘧霉胺的抑制效果要优于氟硅唑、代森锰锌、百菌清、苯醚甲环唑;7种药剂对芦荟黑斑病菌菌丝体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药剂对菌丝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咪鲜胺锰络合物可湿性粉剂对菌丝体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4.24%;异菌脲、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次之。  相似文献   

9.
杀菌剂对番木瓜胶孢炭疽茵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胶孢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番木瓜最主要的田间及采后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腈菌唑+醚菌酯、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吡唑醚菌酯8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在0.01~0.47 mg/L之间;其中咪鲜胺对病菌的EC50值最低,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对照多菌灵,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使用药剂,氟硅唑、戊唑醇和丙环唑3种药剂EC50值也较低,抑菌效果仅次于咪鲜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水稻秆腐菌核病是苏打盐碱地水稻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秆腐菌核病有效杀菌剂对17种杀菌剂进行试验。[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对供试药剂建立毒力回归线,进行EC值分析。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50%异菌脲WP、25%咪鲜胺(德国)EC和25%咪鲜胺EW防治效果明显,达到了80%以上;25%丙环唑EC达到70%。[结论]防治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首选50%异菌脲WP、25%咪鲜胺(德国)EC和25%咪鲜胺EW,25%丙环唑EC可以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6,(11)
[目的]明确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主要致病菌Valsa mali对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3种常用防治药剂的敏感性,为苹果树腐烂病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西省8个苹果产区分离到的53个黑腐皮病菌V.mali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3种杀菌剂EC_(50)范围依次为0.013~1.027 mg/L(均值为0.516 mg/L)、0.042~41.372 mg/L(均值为7.509mg/L)和0.003~0.309 mg/L(均值为0.035 mg/L)。[结论]频次正态分布敏感性聚类分析表明:V.mali菌株群体对甲基硫菌灵的EC_(50)呈近正态分布,以EC_(50)均值作为甲基硫菌灵的相对敏感基线,未检测到甲基硫菌灵抗性菌株;V.mali菌株出现了对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敏感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株对药剂的敏感性无地域性差异。交互抗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药剂两两间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8,(12)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对茶叶灰斑病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药剂敏感性测定,并对茶叶灰斑病高度敏感的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45%咪鲜胺EC、38%唑醚·啶酰菌WG、250 g/L丙环唑EC、65%代森锌WP、70%甲基硫菌灵WP、250g/L吡唑醚菌酯EC、42.8%氟菌·肟菌脂SC、10%苯醚甲环唑WG、25 g/L咯菌腈SD、10%己唑醇SC、325 g/L苯甲·嘧菌酯SC、430 g/L戊唑醇SC和500 g/L异菌脲WP对茶叶灰斑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很好(EC501 mg/L)。田间药效结果表明:45%咪鲜胺EC、250 g/L吡唑醚菌酯EC、250 g/L丙环唑EC、30%嘧菌脂SC和50%异菌脲WP对茶叶灰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效。[结论] 45%咪鲜胺EC、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50%异菌脲WP均为高效药剂,可生产上推荐使用;为减缓抗药性产生,宜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几种杀菌剂及其混配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并在此基础上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共毒系数法进行了混配剂的筛选. 结果表明:450 g/L咪鲜胺EW的EC50值最小,为0.038 4 mg/L,毒力最强;450 g/L戊唑醇SC、25%吡唑醚菌酯EC、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EC、50%多菌灵WP、25%丙环唑EC、10%苯醚甲环唑WG、15%霉灵AS的毒力依次减弱,EC50 值分别为:0.245 8、0.385 7、0.943 5、1.379 8、2.438 4、10.981 4、33.333 0 mg/L. 多菌灵与霉灵按EC50值剂量9∶1比例混配后共毒系数为131.63,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多菌灵与丙环唑按EC50值剂量3∶7的比例混配后共毒系数为691.87,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咪鲜胺与霉灵、咪鲜胺与丙环唑、咪鲜胺与多菌灵3组混配药剂均无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22种杀菌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牛长速率法进行了22种杀菌剂对2株芒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杀菌剂对供试2株菌株的毒力无明显差异.通过EC50值和EC75值综合分析,对芒果蒂腐病菌毒力最强的是多菌灵,其EC50、EC75值分别为0.03、0.05 mg/L,其他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咪鲜胺、丙环唑、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烯唑醇、异菌脲、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和腈菌唑,这1 2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首选杀菌剂;另外,百菌清、醚菌酯和代森锰锌的EC50、EC75值均相对较低,也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5,(6)
[目的]为桑褐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桑褐斑病病菌Septogleum mori Bri et Cav的室内毒力,比较分析桑褐斑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并进行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300 g/L苯甲·丙环唑EC对桑褐斑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014 mg/L;10%苯醚甲环唑WG次之,其EC50值为0.021 mg/L;500 g/L百菌清SC抑菌活性最差,其EC50值为105.677 mg/L。桑褐斑病菌对70%丙森锌WP和80%代森锰锌DP敏感性相对较高,其斜率值为1.886、1.471,其余药剂敏感性相对较低。10%苯醚甲环唑WG、300 g/L苯甲·丙环唑EC田间防效较好(防效为66.225%、67.476%),防效最差的是80%代森锰锌DP(防效为29.12%)。[结论]结合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300 g/L苯甲·丙环唑EC、10%苯醚甲环唑WG、80%戊唑醇WP是防治桑褐斑病有效药剂,可在大田适当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6.
危害核桃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杨克强  姜兴印  安海山  王灿灿 《农药》2013,(1):67-70,77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并比较了危害核桃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供试杀菌剂对菌株菌丝生长均有明显抑制效果,其中以咪鲜胺抑制活性最好,平均EC50值为(0.7512±0.6551)mg/L;其次为异菌脲(1.6367±0.7887)mg/L和戊唑醇(1.78±0.4302)mg/L;供试杀菌剂对菌株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平均EC50值均大于40 mg/L。供试4个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最大。[结论]咪鲜胺和异菌脲混配或轮配可作预防和治疗核桃病害链格孢菌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
12种农药对油茶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华  束庆龙  程义明  胡娟娟  文佳 《农药》2012,51(4):304-306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抑菌作用,并得到了12个毒力回归方程及抑制有效中浓度(EC50)。[结果]12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的为10%苯醚甲环唑WG,EC50值为47.8630 mg/L;21%硅唑多菌灵SC、25%咪酰胺EC次之,EC50值分别为97.7232、125.8925 mg/L;100%硫酸铜结晶和70%代森锰锌WP的毒力最差。[结论]10%苯醚甲环唑WG、21%硅唑多菌灵SC以及25%咪酰胺EC均可有效抑制油茶炭疽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8.
广藿香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玉  甘炳春  隋春  魏建和 《农药》2012,51(3):215-217,221
[目的]掌握广藿香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该病害。[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平板对峙法进行药剂筛选。[结果]多主棒孢菌丝最适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8℃及最适pH值为6。完全光照或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80%代森锰锌WP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EC50值分别为0.1115、0.1594、0.1946 mg/L。[结论]50%咪鲜胺锰盐WP、80%代森锰锌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增加成龄橡胶树炭疽病防治有效剂型—热雾剂的种类。[方法]以10%百菌清油烟剂为对照,大田试验了配制的40.44 g/L苯醚甲环唑热雾剂、40.44 g/L丙环唑热雾剂和市售的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热雾剂的防治效果。[结果]施药1次后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依次为40.44 g/L苯醚甲环唑热雾剂>40.44 g/L丙环唑热雾剂>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热雾剂>10%百菌清油烟剂,40.44 g/L苯醚甲环唑热雾剂药后30、60 d的防效分别为70.80%、76.73%,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剂,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杀菌剂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ME、25%丙环唑EC、25%咪鲜胺EW、25%戊唑醇EC和25%苯醚甲环唑EC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EW和25%苯醚甲环唑EC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