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池永斌  倪勇强 《人民长江》2007,38(11):20-22
位于瓯江下游的温州市城市建设,特别是紧靠瓯江的江滨大道建设,受温州原有旧城区布局的制约而无法拓宽,因此温州市政府设想利用建设温州市区防洪大堤的同时,适当调整现有堤线.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的方法比较各种堤线调整方案,并确定较优的堤线布置方案,最终就堤线调整对瓯汪水流和防洪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可作为设计部门和政府决策的依据之一,也对其它江河的防洪影响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施防洪(潮)堤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将工程的防洪(潮)、抗洪(潮)能力提高至国家防洪标准,而且可以改善河岸、海岸沿线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保护区域环境质量,促进保护区域旅游业发展,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介绍茂名市防洪(潮)堤工程的设计,其目的是为同类型情况的工程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杭州城西南排通道工程出口拟布置在钱塘江九溪岸段,为研究九溪岸段堤线优化对钱塘江防洪、御潮等功能的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模拟工程实施后钱塘江百年一遇大潮、百年一遇洪水期间沿线的壅水高度、流速变化等情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钱塘江遭遇百年一遇大潮时,工程区北岸堤前水位壅高相对明显,最大可达0.05 m,南岸的水位壅高影响小于0.01 m,南岸流速增加2%左右,上下游岸段堤前水域流速变化不大;当钱塘江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工程河段局部范围内水位壅高0.02 m左右,下游相邻岸段堤前流速增加1%~2%,南岸浦沿排灌站岸段流速增加2%~3%,珊瑚沙水库围堤前沿流速影响较小。总体上,九溪岸段堤线优化对钱塘江防洪、御潮影响较小,对区域内地铁6号线、之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等涉水工程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水川属黄河右岸一级支流,没有统一的防洪堤防.通过分析清水川流域基本概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堤防建设所在地的水文、地质和防洪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科学设计出了堤线选择、堤型确定、排洪涵设计等工程建设方案,以确保清水川堤防建设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5.
林伊筠  佘庆孝 《人民珠江》2004,(3):41-43,52
南沙黄阁镇防洪(潮)堤工程采用分级设计,利用可能发生灾害的概率空间拓展设计的空间和利益空间.降低堤身高度,避免了城市的空间分割,融工程建设于景观建设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实现传统城区水利建设向新型的、现代化城区建设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减灾科普     
正Q:堤防是怎样分类的?A:堤防工程历史悠久,是举世公认的防御洪水最普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在我国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堤防按其相对于河槽的位置可分为遥堤(堤距较宽、离河道较远)、缕堤(离河槽较近)、月堤(堤线呈弯月形,修建于险工段或决口段背后)、隔堤(横河修建以阻断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滨水城市建设景观带要求,在现状堤线基础上,合理确定堤防改线线路;堤防改线与高速公路建设相结合,分析论证路堤结合、以路代堤路线和堤线的合理性,达到防洪与公路建设和谐统一;结合滨水城市和公路交通、沿河景观带建设,综合整治河道内外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规划河道整治措施,包括疏浚河道、清障、清淤等。  相似文献   

8.
澳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对防洪(潮)排涝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现状存在防洪(潮)排涝标准低、工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尽快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提高区域防洪(潮)排涝能力。通过系统分析澳门现状防洪(潮)排涝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不同区域的现状及基本特性,从防洪(潮)、排涝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与之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对策及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澳门防洪(潮)排涝工程研究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珠江堤防整治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彩萍 《人民珠江》2009,30(5):23-27
分析广州市珠江堤防的现状,把堤防的类型进一步细化,从堤线布置、堤型选择、堤顶超高、设计洪潮水面线、堤岸防护、投资估算等方面,根据堤防所处区域的功能特征进行合理规划,充分满足地区防洪纳潮需要的前提下强化其亲水、绿化、休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金溪县浒湾堤0+020~2+000段无防洪设施,无法抵御10年一遇设计洪水的问题,根据县城防洪规划、河道地形地貌、防洪标准等条件,结合乡镇防洪工程建设实践及工程区施工材料等因素,优化设计既能发挥防洪作用,又能使生态景观与防洪堤建设相协调的防洪墙与土堤相结合的堤线布置和堤型结构方案。抗滑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堤和防洪墙堤身抗滑稳定均大于规范允许安全系数1.0,设计推荐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优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