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容积法和物质平衡法的结合,提出了预测水驱凝析气藏可采储量、采收率及确定水驱凝析气藏采收率等有关参数的经验方法。并以我国新发现的塔里木盆地的牙哈凝析气藏为例,进行了实际有效的计算,计算结果为:凝析气总地质储量为143亿m3,属于特高凝析油含量类型,凝析油地质储量为839万t,该气藏具有中等水驱的天然能量,其水驱采收率为64.5%,干气可采储量为83亿m3,凝析油可采储量为541万t。在附录中列出了用于计算干气摩尔分量(fg)、凝析油含量(δ)和凝析油地质储量(N。)方法的推导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2.
压降法在凝析气藏应用中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降法是气藏工程中的重要方法。它不但可以确定定容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而且还可以判断气藏的驱动类型,以及预测未来的开发动态。本文依据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气藏地层压力下降,流体组分变化的特点,对压降法在凝析气藏中的应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利用压降法计算凝析气藏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时,必须考虑开发过程中流体组分变化因素,特别是对高含量凝析气藏更不可忽略。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凝析气藏实际。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气藏开采的经济性往往被忽略,经济采收率主要反映了技术可采性.因此,本文根据喇嘛甸油田气顶气藏储集层特征和构造研究结果,利用现金流量法预测了喇嘛句油田气项气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同时利用概率分布法对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及可能储量的三种经济可采储量进行了风险性评价和不确定性因素分析,为该油田气顶气气藏科学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层气预测采收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可采储量的计算精度。实际情况表明,按气藏分别赋予采收率值与采用综合平均采收率相比,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有差异,而且地质储量越大差异也就越大。在对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提交探明储量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使用数值模拟法和等温吸附曲线法综合求取采收率的方法:储量计算区内按气藏分别赋予采收率值,以达到提高可采储量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目的。陕西韩城煤层气田的探明储量采用综合法求取采收率,并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的批准。该气田的3号、5号和11号煤层气藏采收率分别取值45.8%、53.1%和 48.3%。  相似文献   

5.
通常在应用容积法计算气藏采收率和可采储量时,一方面,未考虑到容积法探明地质储量存在一定误差及其没有完全反映气中天然气的可流动性,误把动态储量采收率当作容法地质储量采收率,导致计算的可采集量偏大;另一方面,忽视了水驱气藏原始和废弃条件下的含气饱和度的差异。从而导致公式应用的错误和计算结果的失真。文章以理论分析结合实例计算,提出了气藏动态储量与动态法采收率才是一一对应的逻辑匹配关系,由两者计算的可采集量是合理、正确的;而容积法储量采收率应根据动态储量采收率及动态储量与容积法储量之比例来折算。折动态储量采收率具备横向可比性,容积法储量采收率则不然。同时,提出对于水驱气藏应考虑原始与废弃时含气饱和度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修正了容积法计算气藏采收率和可采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凝析气藏的天然气和凝析油可采储量,利用哈伯特预测模型中油气产量、累积产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对原模型公式进行了简单地变形和推导,并结合凝析气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废弃产量,确定了有效的生产时间,同时对天然气、凝析油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了回归拟合求解,获得了凝析气藏油、气的经济可采储量。指出结合实际改进后的哈伯特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凝析气藏的实际情况,可为油气藏储量管理及开发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确定水驱气藏废弃压力与可采储量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驱气藏的废弃压力和可采储量是确定采收率的关键参数,它们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气藏采收率的高低,因此如何准确计算水驱气藏废弃压力与可采储量的大小显得非常重要。引入虚拟曲线法,根据容积法地质储量计算公式,推导出水驱气藏的视废弃地层压力与可采储量关系式。应用生产动态数据绘制水驱气藏压降储量曲线与虚拟曲线于同一图中,压降储量曲线延长线和虚拟曲线的交点即是水驱气藏的废弃压力点。该点对应的压力即是水驱气藏的废弃压力,对应的累计产气量为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8.
保德煤层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折带北段,属于典型的中低煤阶煤层气田。2011年,该气田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83.63×108 m3,技术可采储量91.82×108 m3,截至目前,气田已规模开发6年。由于储量计算参数发生了明显变化,需要重新评估储量的动用情况和可动用性。2018年9月,按照储量规范,结合煤层气自身的产出机理和开发特点,利用动态资料,采用体积法复算了地质储量,采用产量递减法和类比法重新标定采收率,对2011年提交的探明储量进行了复算。复算增加煤层气探明储量29.86×108 m3;采收率标定结果为52%,较2011年增加2%;标定技术可采储量110.94×108 m3,较2011年增加19.12×108 m3。储量复算工作需重点说明计算参数的变化情况,在技术可采储量计算以及采收率确定过程中,在已开发的区域需要按照地质条件进行分类计算。   相似文献   

9.
气藏岩心室内实验计算的采收率与实际采收率通常差异较大,但人们往往将两者混淆应用,造成误解或失误,对岩心实验计算采收率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了气藏动态储量,容积法探明地质储量的区别,从而发现岩心实验计算的采收率基本等同于气藏动态储量采收率,而气藏实际采收率(即容积法探明地质储量采收率)应以岩心实验采收率及动储量比例来折算,这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采收率”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油藏地质参数建立翁氏旋回区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理开采的基础上,石油产量变化规律主要取决于油藏的石油地质特征,利用油藏基本地质参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可采储量,油层孔隙度,地面原油密度等,可以建立翁氏旋回模型--一种石油年产量预测方法--方程系数B的地区性求解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翁氏旋回模型的收敛特性,以可采储量,原油初产量拟合误差最小为约束条件,利用迭代方法可以计算出系数c,n,从而在早期建立油藏的翁氏旋回产量预测模型,利用济阳坳陷21个油田及世界各地10个油田的数据分别进行研究,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可用于油田开发初期计算经济可采储量,评估地质储量,合理制定产量发展指标等。  相似文献   

11.
对油气田储量和采收率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容积法探明地质储量管理方式弊多利少,探明地质储量的计算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开发过程中又很少考虑其变化,其采收率与油气藏地质特征往往不相符、横向可比性较差,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接轨的要求。而在一定条件下,油气田动态地质储量可靠、实用,其采收率符合油气藏实际特征、横向可比性强,既涉及油气藏的地质静态和动态特征,又考虑到经济因素,根据大量的动态资料确定的可采储量,不仅准确程度较高、符合油气藏实际地质特征、突出了经济价值,而且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及国际接轨的要求。因此,应淡化探明地质储量和采收率,重视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12.
油气储量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综合反映,储量计算结果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基于高精度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进行储量计算,不但解决了传统容积法在进行复杂油气藏储量计算时储量参数难以取准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储量的分布范围。以新立一新北地区为例,在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应用Petrel计算出的储量值客观合理,综合运用计算出的储量值与储量丰度值结合相关参数进行储量评价,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榆林气田南北区采取的不同开发模式,从气藏工程研究角度研究,分类分析气井(藏)开发动态特征,逐步落实气井(藏)地质储量,评价储量动用程度,计算南区、北区采收率等,评价气藏开发效果。为气田开发调整、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开发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气田、气井(尤其水平井)开发管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油气探明储量的价值分级模型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制度转换,使不同油(气)田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维护资源所有者和勘探开发经营者的经济权益,就必须科学地评价不同油(气)田资源价值以便合理地确定油(气)资源税费水平。科学地评价油(气)资源价值就是对油(气)资源进行价值分级,所谓油气资源价值分级,就是在地质勘查与地质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已发现油(气)田的不同资源条件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利用经济效益,即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对油(气)田资源进行的优劣等级评价,其结果是衡量资源优劣的等级参数;该参数是确定油(气)田资源价值、税费水平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做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级差地租原理为依据,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过程的特点,分析了油(气)资源价值成本级差和影响因素,设计出了油气探明储量价值分级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长庆石油勘探局和华北石油管理局的26个油田做了实际测算和简要的测算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Initial gas in-place)和原始可采储量(Initial recoverable reserves)是对气藏的标量名称.我国将两者简称为地质储量(Gas in-place)和可采储量(Recoverable reserves)是不准确的.气藏的原始可采储量等于原始地质储量与采收率的乘...  相似文献   

16.
对上产新区气藏进行开发评价及开发指标预测是编制气田开发计划及中长期开发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接替资源潜力清楚,才能使气田开发工作早期介入,以提高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文章对川东石炭系气藏的控制、预测储量的可靠性及转化率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四川石油管理局上报的石炭系控制、预测储量普遍比储量计算要求的地质认识程度和计算条件高,其平均转化率分别为90%和70%,其次,在新区气藏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利用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理评估地质储量、论述地质储量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指出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已有数据的有限性和参数选取主观性是地质储量不确定性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确定法和基于数学模型的概率法在地质参数不确定性和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不足,研究了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油气地质储量不确定性评估方法;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P油藏为例,系统分析了油气藏地质储量评估中各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指出顶面构造、砂体分布、流体界面、储层参数是影响地质储量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这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质储量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效揭示了地质储量评估中的风险,为投资建议、井位部署和产能规划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韵  马丽梅  罗锋  卢娟  廖开贵  邓莉 《石化技术》2020,(2):117-117,120
在对气藏的地质特征、开发历程以及生产规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评估方法、递减率及初始产量等参数的取值,可合理评价气藏的SEC储量,为气藏储量评估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