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饭局中,伏特加酒是必备的主品。这种用黑麦等原料制作的蒸馏酒,与俄罗斯人生活中的一切息息相关。有人说,离开了伏特加酒就无法谈论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因而,俄罗斯男人常将此酒戏喻为自己的“第一妻子”,并认为不喝酒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子汉。当饭局开始时,每人的酒杯里都要斟满了酒,然后一齐干下,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没有哪个国家的民众可以不食而生。但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的不同,饭局也从而被演绎得五花八门、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3.
饭局     
饭局,应以解馋之用,但中国人却将饭局文化发扬光大到极致,"饭"退于次,"局"的作用被无限延伸。饭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饭局却是万万不能的。从古至今,中国是一个讲关系、讲人情的社会。摆脱不了这一现状的中国人,只要办事,先想到有没有关系。一想到关系,首先想到的是饭局。每个人的社交往来、人生成败,都与饭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整部历史与政治都能和饭局联系起来。官场,商场,名利场,请托办事,联络感情,商场搏杀,权钱交易,凡有人处,就有饭局,小饭局中往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饭局:最繁文缛节的饭局 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字排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位置的人动第一筷后.众人才能跟着各动其筷。  相似文献   

5.
中国饭局:最繁文缛节的饭局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位置的人动第一  相似文献   

6.
饭局学问     
徐悦 《美食》2008,(2):54-54
“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如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古代最著名的饭局.莫过于两千多年前的那场“鸿门宴”,但觥筹交错背后暗藏的玄机、杀机,却未必是中国饭局传统的常态。  相似文献   

7.
《江西食品工业》2006,(3):62-62
日本人的饮食一贯朴实简单,饭局上也如此,常让人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如果在早上设饭局,不过是一杯牛奶、一份热狗而已。中午可能稍微丰富一点儿,有大米饭、鱼、肉、咸菜和西红柿等。晚餐相对来说是最丰富的,有饭有菜有汤,最重要的是日本人通常只有晚上请客吃饭时才会有酒。因此日本人的饭局一般都设在晚上,他们习惯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去饭馆。日本饭局上的气氛相对来说随和且轻松。吃饭前都互相为对方倒酒,他们喜欢喝的酒是啤酒、清酒、威士忌、餐酒和烧酒。  相似文献   

8.
传统而恪守礼节的英国饭局 世人常将“英法大菜”连缀在一起,其实两国的食俗差别很大。与法国饭局的典雅甚至浪漫情调相比,英国饭局却是以传统和恪守礼仪为重,绅士般的英国特色早已在饭局中形成固定的礼节模式。  相似文献   

9.
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一个完美的上海式饭局,设局人、局精、局托儿、陪客、花瓶……众角色一个都不能少。饭局在上海,是个社会身份认同体系。看一个人常混迹于何类饭局,便可洞悉其兴趣、财富、身份、地位。从饭局之道里,更可看出某些政治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人的社交活动,无论是商务洽谈,晋职乔迁,年节团聚。婚丧嫁娶,迎朋酬友,洗尘饯行,拜师收徒,甚至求人办事,或缓和纠纷……都离不开饭局。在中国人看来,饭局是礼仪和人情的代名词。因而有人认为,中国的社交文化基本是饭局文化。饭局老势长岁久远归绺于中国国度的历史人文背景。  相似文献   

11.
聂作平 《饮食科学》2003,(11):51-51
在那些物质不丰的年代里,一盘回锅肉就可以让我幸福得想要感谢生活,然而当欲望日众,就连吃吃喝喝也被冠以饭局和应酬这样的功利色彩,这样的条件下,食物忽然不香了,想来也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2.
要有好醉,须得有一流酒局。俗话说,饭有饭局,酒有酒局。综观世界酒局,或惊心动魄,或极尽风雅,令人眼界大开。无酒不成"礼"——中国酒局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  相似文献   

13.
“饭局”一词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干年历史。可追溯饭局的开端,却不止千年。中国是礼仪之邦,在饭局上最是讲究。但透过饭局.我们看到的却是饮食之道中的政治利益、社会关系、时代变迁、事业成败等各种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欧洲考察回国时,有朋友订一饭局为我接风。进得美食城惴惴落座,道道美食便接二连三地上桌:生猛海鲜,山珍野味,有凉有热,很是排场。朋友盼顾周围的饭局之后,好不荣耀地向我和仅有的两位作陪者笑笑,极显风度地向桌上一摊右手:便饭、便饭,请随便用。势态和话音显出了他平素少有的得意与自信。 饭局中,朋友将话题引到欧洲的饮食文化上,问我对此有何感受。此时此刻,我有口难开,有言难发,只怕说出真感真言有伤朋友的盛情和面子。所以,当时便很惶恐地故作感慨道:欧洲人吃得太简单了,哪有中国饮食文化这样博大精深。 说欧洲的饮…  相似文献   

15.
识破男星相     
也许是女人的美丽被形容得太多,以至于说到“漂亮”一词时肯定会首先联想到女人,孰不知今日的都市生活也越加让男人变了样,他们“须眉不让巾帼”地竞相将自己装扮得炫目耀眼,让人不由得陷入一个美男的世界。有没有发现人群中的所谓精品男人——影、视、歌星们在公众场合上的亮相很有“风姿”,这是因为他们在刻意演绎男人的美丽时尚。了解男人的服饰世界精彩变化,让我们先从识破众男星相开始。  相似文献   

16.
饭局什么样?"二桃杀三士"、"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描写的是古代饭局;"赴国宴并不轻松"说的是国家饭局;"筷子头上谈生意,酒席桌上签合同"以及"喝一杯给一百万"说的是商务饭局;"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描绘的是官场陋习;"入乡随俗"以及"恋爱是无数个饭局,结婚只是一个饭局"道的是民情饭局。中国饭局的前世今生古代饭局,稀奇古怪饭局,民间语汇,指宴会,聚餐。吾庐孺《京华慷慨竹枝词》有《饭局》  相似文献   

17.
《现代日用科学》2000,(5):60-60
男人们把自己的欲望与愿望都埋藏得很深,他们不愿意被人了解,被人知晓,免得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喜怒哀乐,而被他们打倒。辛苦男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动作,从这些小动作中,了解你的男友,了解他的想法,从而让相处不变成“演戏”,而变为乐趣。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如果你还觉得装扮是女性的天职,跟身为大男人的你没有半毛钱关系。那我只能说,你实住是太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了。欣赏美,被美丽的事物所吸引,从来都不是男人的专利。就像那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男人也一样,你可以允许自己长得不够标致,但不能纵容自己穿得不够精致。  相似文献   

19.
住哪儿做“饭局” 下馆子一般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带有更多的目的性,有的是朋友联络感情、有的是家人吃顿团圆饭、有的是为了礼仪习俗而吃的宴席……除了吃的目的,更直接点儿说,还得看看您打算花多少钱。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人生许多的美好时光,都与饭桌有关。光吃饭,就有饭局、聚餐、留饭和蹭饭四种形式,四个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