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喷油嘴内部空穴流动和喷雾计算耦合在一起,首先利用一维液力计算结果为边界进行了喷油嘴内部流动计算,然后将喷油嘴内部流动计算结果作为边界条件进行喷雾模拟,包括计算所得到喷孔出口处的速度、空穴、湍流动能等,通过此方法研究了喷油器结构参数,如控制腔进油孔、出油孔和控制腔容积、针阀弹簧预紧力、控制活塞直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控制腔进油孔、出油孔和控制活塞直径对喷雾特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按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占混合燃料体积分数为10%、20%和30%的掺混比,配制了PODE/柴油混合燃料。在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了PODE掺混比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额定转速100%负荷时,与柴油相比,不同PODE掺混比PODE/柴油混合燃料的滞燃期缩短,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升高,放热率峰值降低;一氧化碳(CO)体积分数分别降低了13.1%、16.6%和21.3%,未燃碳氢(HC)体积分数分别降低了17.7%、24.1%和26.2%,排气烟度分别降低了29.6%、44.8% 和75.8%;但是碳氧化物(NOx)体积分数分别增加了2.0%、7.4%和9.5%;颗粒物数量峰值依次分别增加了16.8%、30.8%和55.1%。在额定转速25%负荷时,不同PODE掺混比PODE/柴油混合燃料与柴油相比,CO体积分数分别降低了12.4%、16.3%和20.8%,HC体积分数分别降低了14.5%、21.6%和24.1%,排气烟度分别降低了28.0%、44.0% 和76.0%,但NOx体积分数分别增加了7.7%、10.4%和16.2%。核模态颗粒物数量峰值分别增加了143%、269%和335%;而积聚态颗粒物数量峰值分别降低了15.4%、24.0%和44.5%。  相似文献   

3.
通过定容弹模拟乳化柴油喷雾形成的全过程,采用高速摄影记录了不同喷油压力、喷油背压以及喷油脉宽下乳化柴油喷雾的形成过程,从喷雾锥角、贯穿距以及锋面速度3个方面对乳化柴油的喷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柴油的喷雾特性与柴油基本一致,喷油压力对乳化柴油喷雾锥角和贯穿距的影响较大,喷雾背压和喷油脉宽对乳化柴油喷雾贯穿距的影响较大,喷油压力、喷雾背压和喷油脉宽对乳化柴油喷雾锋面速度的影响均较小,较高的喷油压力、较短喷油脉宽有利于乳化柴油的雾化。  相似文献   

4.
在立式激波管中,通过强点火方式,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柴油云雾的爆燃,利用升降法测定柴油云雾燃爆的最小点火能,研究了喷雾压力、雾化时间及点火能量对柴油云雾燃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云雾在常温常压下可以直接达到爆燃状态,喷雾压力、雾化时间及点火能量对柴油云雾的爆燃压力和爆燃速度有显著影响,存在最佳喷雾压力及雾化时间。  相似文献   

5.
在立式激波管中,通过强点火方式,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柴油云雾的爆燃,利用升降法测定柴油云雾燃爆的最小点火能,研究了喷雾压力、雾化时间及点火能量对柴油云雾燃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云雾在常温常压下可以直接达到爆燃状态,喷雾压力、雾化时间及点火能量对柴油云雾的爆燃压力和爆燃速度有显著影响,存在最佳喷雾压力及雾化时间。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航空煤油输送管道小孔泄漏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CFD软件数值分析了泄漏量对其管内泄漏区域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孔泄漏对管内流场影响明显,且随着瞬时泄漏量增大,其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喷雾造粒塔内的流动特性,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测量了塔内的速度分布,数值模拟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流场演变过程,并根据速度分布对喷雾造粒塔内流场进行了区域划分。结果表明,喷嘴径向位置对流动影响较大,而操作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喷雾造粒塔内速度分布在不同风量下基本相同,沿轴向有两个明显的区域分布,即喷雾造粒塔上部靠近喷嘴,受射流影响较大,流动比较复杂,沿轴向的下部远离喷嘴,射流影响逐渐减弱,流动规律性明显增强。喷雾造粒塔内速度分布与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内的速度分布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在微反实验装置上分别考察了以一维十元环孔道结构的分子筛ZIP-1和BCM-168为酸性组分制备的加氢异构催化剂对正十六烷异构行为的影响规律;以费 托合成蜡为原料,在中型试验装置上对微反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转化率下,以BCM-168作为酸性组分的催化剂异构选择性较好,异构烃收率较高,且在单支链异构体中,甲基支链更多地位于碳链中部。催化剂的孔径和酸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差异的原因,较大的孔径有利于形成多支链异构烃;弱酸性使得高转化率下的裂化作用相对较弱,有效提高了异构烃收率和选择性。中型试验结果对微反实验的结论进行了证实,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在以BCM-168分子筛为酸性组分制备的催化剂作用下基础油产品收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影响电磁阀响应特性的参数很多,本文采用电磁软件FLUX和一维软件AMESim共同联合仿真的方法,研究不同共轨轨压下作用在衔铁杆球阀上的油压对电磁阀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轨压的增加,电磁力上升速度加快,电磁阀开启响应加快.  相似文献   

10.
在复合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riton x-114的微乳液体系中,以碳链长度为1~8的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碳链长度为2~6的乙醇、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正己醇可形成透明稳定的微乳液。绘制了这5个体系相应的拟三元相图,并计算了各体系的微乳区面积;考察了正构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对微乳液中增溶水量的影响;表征了柴油微乳液的黏度、粒径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以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的体系拟三元相图中微乳区的面积和最大增溶水量均最大;随正构醇碳链的增长,体系黏度增大,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11.
12.
翟军  周立岩 《石化技术》1997,4(4):225-227
以辽河原油为原料,采用玻璃纤维脱水-浸酸活性炭酸洗-白土吸附-碱洗-水洗的工艺生产3^#航煤,探讨了与其相关的技术问题,并指出了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加氢裂化装置航煤产品出现的烟点不合格问题,对加氢裂化装置影响航煤烟点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了航煤烟点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航煤烟点提高至31.1 mm,航煤产品质量均达标.  相似文献   

14.
航空煤油中霉菌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良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了4种抑菌剂,分别对航空煤油中3种常见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愈创木酚对枝孢霉菌(M1)、碳黑曲霉(M2)和青霉菌(M3)的MIC最低,分别为0.15%、0.20%和0.20%。利用正交试验法检测了这4种抑菌剂对3种霉菌的协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0.3%肉桂醛、0.3%愈创木酚、0.1%脱氢乙酸、0.1%2-苯基苯酚的复合配方对M1的抑菌效果最好,0.1%肉桂醛、0.2%愈创木酚、0.05%脱氢乙酸、0.2%2-苯基苯酚对M2的抑菌效果最好,0.3%肉桂醛、0.1%愈创木酚、0.05%脱氢乙酸、0.2%2-苯基苯酚对M3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航空煤油中微量水份的分子筛吸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测量和理论分析,讨论了脱除航空煤油中微量水份的分子筛吸附过程,探讨了其吸附静力学及吸附动力学规律,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胜利炼油厂航煤加氢装置原料不足的情况,依据其对原料性质的要求,在胜利炼油厂现有加工原油及加工流程的基础上筛选出Ⅳ常一线油.经中型固定床连续加氢试验发现:m(Ⅲ常一线油)∶m(Ⅳ常一线油)为9:7的混合原料可以满足该航煤加氢装置原料要求,从而拓宽了航煤加氢装置的原料,实现了胜利炼油厂喷气燃料资源的优化,增加了3号喷气...  相似文献   

17.
霉菌对喷气燃料的耐受性及其对喷气燃料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对进入喷气燃料中的霉菌能否生长及其菌体、孢子和它们的代谢产物对喷气燃料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霉菌的孢子对喷气燃料有较强的耐受力;污染霉菌在喷气燃料内未出现大量繁殖,对喷气燃料的主要理化指标没有影响。但在喷气燃料储存期间,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微生物污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RSS-2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航煤加氢装置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以常减压装置常一线直馏煤油为原料,在进料量71.4t/h、反应器入口温度278.5℃、入口压力3.72MPa、空速3.72h~(-1)、氢油比181的工艺操作条件下,经加氢反应、分馏、脱除硫化氢后,精制航煤中硫质量分数由138μg/g降至3μg/g,脱硫率达到97.83%,碱性氮质量分数由2.71μg/g降至0.12μg/g,脱碱氮率达到95.57%,产品质量满足3号喷气燃料的质量标准;为满足低凝柴油的生产要求,在常一线直馏煤油中掺炼常二线,在常二线占混合原料质量分数从25%增加到50%时,混合原料中硫质量分数可降至20μg/g以下,满足国Ⅳ低凝柴油的调和要求,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脱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9.
Influence of light on the chroma of low pressure hydrogenation aviation kerosene was studied using different lights (ultraviolet light, infrared light, sunlight and no light)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full of oxygen. UV light with short wavelength has the largest influence. Coloring substances were isolated by adsorption on neutral alumina followed by ether extraction and identified by using infrared spectrum,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wo-dimensional GC-MS. 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are main coloring substances. Light can provide the required energy to convert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and heteroatom compounds to phenols, quinones and ketones.  相似文献   

20.
加氢裂化装置生产低凝柴油改航煤生产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概况及装置目前生产状况,分析了加氢裂化装置生产航煤的可行性,归纳了影响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各种因素及调整方法,并探讨出影响装置低凝柴油改航煤生产方案的主要因素,且相应地提出并落实一系列的对策和解决措施。最终装置生产的航煤通过了国家认证,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