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二乙烯三胺(DETA)对Fe-BTC结构进行改性,并系统研究了其对刚果红(CR)和重金属离子Pb(Ⅱ)的吸附性能。应用SEM、XRD、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N_2吸附-解吸实验、Zeta电位测定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Fe-BTC材料进行结构和表面性质表征。结果表明,在保持Fe-BTC晶体结构的前提下,DETA的掺杂可有效增加Fe-BTC表面—NH_2并改变其表面的电性。在对CR和Pb(Ⅱ)的吸附实验中,DETA-Fe-BTC对CR和Pb(Ⅱ)的吸附量明显提高,对比实验证明了DETA-Fe-BTC对于CR和Pb(Ⅱ)的吸附选择性。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于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在循环吸附脱附实验中,DETA-Fe-BTC表现出对于CR和Pb(Ⅱ)优秀的吸附性能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有机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了膨润土原土、系列季胺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及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模拟废水中Pb^2 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有机膨润土对水中Pb^2 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表面吸附起主要作用。各种有机膨润土吸附能力大于原土,饱和吸附量(Q^0)分别为原土的2-6.5倍,且与有机膨润土的层间距呈正相关(r^2=0.980,0.983)。  相似文献   

3.
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膨润矿对溶液中重金属离子Cu^2+的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1)膨润土对Cu^2+离子的吸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t≤3min)满足于方程为dC/dt=-A.e^-mt,中期阶段(3min≥t〈10min)是从初始阶段到后期阶段的过渡阶段,后期阶段(t≥10min)满足于方程dC/dt=-k.C。(2)吸附速度常数随吸附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且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s  相似文献   

4.
以柑橘皮(OP)为原料,通过MgCl2进行改性制备新型柑橘皮生物吸附剂MgOP。考察溶液pH值、温度、固液比、吸附时间和金属离子浓度对MgOP从单组分溶液中吸附Cu2+、Cd2+、Pb2+、Zn2+和Ni2+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固液比对吸附率的影响较明显;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较小;所有吸附过程可在2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对5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与原始柑橘皮相比,MgOP对5种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量显著提高;MgOP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共存金属离子对吸附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氨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采用静态批次实验研究不同实验参数(吸附时间、溶液 pH 和溶液温度)对铜离子吸附的影响。对铜离子的动力吸附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证明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是一个基于内部粒子扩散的过程。吸附等温线数据既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又符合Dubinin?Radushkevich吸附等温式。随着溶液pH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水中铜离子的去除效率也增加。另外,铜离子在低 pH 时可以很容易地从吸附材料上面洗脱下来,并且在材料重复使用5次之后,铜离子的回收率仍然保持在90.0%以上。根据吸附活化能和热力学实验结果,可以推断铜离子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机制是离子交换?表面络合。  相似文献   

6.
以细菌纤维素(BC)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法制备新型、高效且价廉的吸附材料——表面氨基化细菌纤维素,并对其进行表征及分析;同时以Cu~(2+)、Pb~(2+)和Cd~(2+)为研究对象,对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吸附机理,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氨基化细菌纤维素对Cu~(2+)、Pb~(2+)和Cd~(2+)的吸附过程更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以化学吸附作用为主。Elovich方程、粒子内扩散模型也能很好地反映吸附模式,说明是其吸附液膜扩散和粒子内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将有利于吸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热法以二苯基次膦酰氯作为取代基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25-NHPO,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对材料进行表征,探究不同的初始条件下MIL-125-NH-PO对铀酰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t=300 min、T=298 K、ce=40 mg/L的条件下吸附量最高可达到415.05 mg/g,吸附过程自发放热熵减,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性能较好。且在有多种共存离子的情况下,MIL-125-NH-PO对铀酰离子依旧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表明MIL-125-NH-PO是一种潜在的铀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活性炭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方法用二乙烯三胺浸渍方法对活性炭进行表面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活性炭表面处理前后进行物相分析,利用全自动比表面及空隙度分析仪,对活性炭表面处理前后进行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最后对活性炭表面处理前后进行吸附实验,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面处理后,活性炭中的碳由三方晶系变为六方晶系,并且活性炭表面增加了氨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增加了2.13倍;微孔容增加了1.80倍,由0.056 cm~3/g增加至0.157 cm~3/g;总孔容增加了3.24倍,由0.078cm~3/g增加至0.331 cm~3/g;中孔容增加量为0.152 cm~3/g;平均孔径减小了0.27 nm,由7.14 nm减少至6.87 nm。活性炭的吸附量由0.92 mmol/g增加至3.55 mmol/g,是表面处理前的3.86倍,其饱和吸附时间从10 min增加至40 min。结论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巯基键合硅胶的制备及其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丙基氯硅烷和硫氢化钠代替昂贵的硅烷偶联剂对硅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以巯基为活性中心的硅胶材料。用BET、红外光谱、总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吸附材料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氯丙基硅胶键合量为2.5 mmol/g,吸附剂的巯基含量为1.56mmol/g;N2吸附脱附数据表明键合反应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布均有一定变化。将所得巯基硅胶用于吸附溶液中的Pd2+、Au3+,结果表明该材料对Pd2+、Au3+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7 mg/g和120 mg/g,吸附效率均大于99%。  相似文献   

10.
硫酸介质中Gemini表面活性剂对碳钢的吸附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阳离子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Π-14-3及其添加卤离子的复配体系对A3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Π-14-3对A3钢在0.5 mol/L的硫酸中具有很好的缓蚀性能;在缓蚀剂浓度很低时,通过加入一定量的卤离子,可以得到较高的缓蚀性能,从而降低其应用成本;在硫酸介质中,Gemini表面活性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我院3种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9~12月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3种I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20例,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60例病历中,预防用抗菌药物75.8%,其中有预防用药指征 31.9%;预防用药时机合理 71.4%;溶媒体积以 250 mL 为主。结论: 我院3种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存在预防用药指征低、溶媒体积偏大等问题,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必要干预措施,促进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病历,收集患者年龄、病程、血糖、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根据降糖治疗情况分为口服药物组、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组;根据治疗方案联合情况分为单药治疗组、二联治疗组、三联及以上治疗组。结果:入选T2DM患者175例,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口服用药组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口服药物组,而空腹C肽(C0)、餐后2小时C肽(C2h)浓度明显低于口服药物组(P<0.05)。三联及以上治疗组BMI值、FPG浓度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我院T2DM患者HbA1c水平较高及病程较长时才选择胰岛素治疗,胰岛素起始治疗时机晚,出现慢性并发症风险大;二甲双胍使用率偏低,未能发挥其一线用药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提倡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五年来收集的25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上报总数偏少,特别是护理人员上报ADR的数量仅占8.92%。在258例ADR报告中,21~80岁年龄段ADR发生率较高,占8.98%~22.09%;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发生率最高,占67.05%;累及各系统ADR以对皮肤及附属器官损害发生率最高,占41.08%;在引发ADR的各类药品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42.64%。结论: 药物不合理应用可使ADR发生率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统计该院2012-2017年常用抗菌药物使用量与临床标本分离细菌的耐药率,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常见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DDDs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57(P=0.011),r=0.881(P=0.048),肺炎克雷伯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的DDDs相关,相关系数为r=0.949(P=0.014);革兰氏阳性菌中,溶血性葡萄球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的DDDs相关,相关系数为r=0.975(P=0.02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性存在相关性,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5.
沈斌  张斌  徐亮  杨艳英 《金属学报》2017,22(3):337-341
目的:了解风湿免疫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建立超说明书用药评价标准及规范化管理超说明书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从适应证、适应人群、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和禁忌证等方面对本院2016年4~6月风湿免疫科门诊处方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参考循证医学、文献资料、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等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研究纳入风湿免疫科门诊处方3 501张,涉及用药记录9 889条。按处方、用药记录计,超说明用药发生率分别为47.50%和27.69%。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包括超适应证(87.73%)、超剂量(6.54%)、超给药频次(5.08%)、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0.55%)和超年龄(0.11%)。超适应证用药记录居前3位的为硫酸羟氯喹片(1 091条)、甲氨蝶呤片(713条)和沙利度胺片(147条)。超适应证用药多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或指南文献推荐,但证据质量存在差异。结论:风湿免疫科超说明书用药较常见,一方面说明了风湿免疫性疾病新药研发及药品说明书信息更新严重滞后于医学发展,另一方面也提示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指南共识,以规范日趋严重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规避医师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