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阐述电磁安全的战略背景,分析电磁兼容到电磁安全的演化过程,剖析"自扰、互扰、敌扰"等现实迫切问题,阐明电磁干扰、电磁兼容等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提出新需求、新技术、新趋势引发电磁兼容与电磁安全的"六大技术挑战",指出只有在认识和思维上系统性地实现"三个转变",才能实现电磁安全整体能力的提升,最后提出"电磁强国"的"五维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2.
1概述随着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的电磁泄漏发射问题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安方高科电磁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研制出一种便携式电磁屏蔽帐篷,在帐篷内处理涉密信息安全可靠,成为真正的"信息保护伞"。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终端安全问题,提出了利用电磁泄漏发射防护技术以及可信计算技术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显著提高终端计算机安全,值得在国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信息安全系统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系统中含有丰富的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电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电磁兼容问题,包括会对人体产生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对信息安全与保密构成威胁等.本文提出了室内电磁环境下计算机系统的电测辐射测量系统的构建方法,完成了对计算机系统辐射频谱和时域波形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系统中的各型线缆会通过电磁传导发射泄漏内部信息,导致信息安全问题. 为了分析来自计算机线缆的电磁信息泄漏,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析方法. 设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电磁泄漏信号进行深层的特征提取与学习,从泄漏的电磁信号中智能识别泄漏源的线缆类型,进而分析其中泄漏的视频信息. 实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未知目标信号特征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识别电磁信息的泄漏源与泄漏信息,为计算机线缆提供了一种电磁信息泄漏的智能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6.
当今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电气与电子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电磁噪声和电磁干扰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进行电磁兼容测量和实验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强电磁兼容技术方面的研究.早期的电磁兼容辐射发射和敏感度测量在开阔场进行,但是随着环境电磁噪声的不断增强,很难找到符合标准的开阔地,近年来,屏蔽测量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本文讨论了电磁兼容测量中屏蔽测量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屏蔽测量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随着各国对电磁环境重视程度的增加,电磁兼容测量技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播电视系统的日益发展,设备种类、数量的增加,其电磁兼容性(EMC)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广电传输发射机房的电磁屏蔽问题尤为突出。为了防止干扰信号从机房引入到发射设备,使发射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和效果,需要对发射机房进行电磁屏蔽。本文根据广电传输发射机房的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对电磁辐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广播电视系统设备电磁屏蔽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战场电磁环境是决定现代信息化战争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从战场电磁环境的概念入手,介绍了战场电磁环境的构成和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与战场电磁环境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战场电磁环境的侦察、战场电磁环境中的武器装备技术、战场电磁兼容和战场电磁资源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书讯     
<正>《现代工业中电能质量与电磁干扰控制》该书主要介绍系统级电磁污染的概念及对策。全书共分7章:概述、地线与地线相关的干扰、电缆相关的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基础、电力谐波及其危害、谐波的治理、变频器相关的电磁兼容问题。该书适合工业  相似文献   

10.
本论述了家用电器电磁骚扰对电磁环境的影响和实施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接着论述了家用电器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抑制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骚扰。  相似文献   

11.
论文首先介绍了电子设备中电磁辐射的危害,然后介绍了防电磁辐射技术以及相关的产品情况,最后提出了安全行业需重视防电磁辐射泄漏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osite computer-aided design (CCAD) package for predi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EM) radiation from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at the design stage of equipment. Such a CCAD package has been developed by combining an EM computation tool such as numerical electromagnetic code (NEC)-2, with other circuit design packages (CDPs). The method of prediction of EM radiation using the CCAD is well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predicted EM radiation has been validated experimentally and results showing good agreement are presented. Finall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CAD package is investigated and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徐平  万海军  张勇  蔡明娟  李超 《微波学报》2012,28(S2):390-392
信息技术设备在高效指挥和控制现代化舰船的过程中,由于其无意电磁辐射所带来信息电磁泄露,使得军事 装备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面临严重的威胁。本文从信息电磁泄露机理出发,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设备辐射泄露和传 导泄露两种电磁泄露途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信息电磁泄露监测系统。这些方面的研究对开展信息电磁泄露的监测 和防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Trends in EM susceptibility of IT equip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specifically personal computers (PCs) are an essential and integral part of our business and every day lives. Upset or disruption of these systems from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s untenable, especially if the equipment is used in a security or safety critical application. The susceptibility level for several PCs has been assessed using the mode stirred (reverberation) chamber technique. Results are provided which demonstrate the good repeatability of the method used and trends in the susceptibility level with respect to PC specification, build quality, and batch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显示器电磁泄漏信息的接收和重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机电磁泄漏信息的接收和重现对信息侦收和安全传输都具有重要意义。显示器上的信息是有用信息的最直接体现 ,而且很容易通过电磁辐射产生泄漏。通过无线接收显示器的电磁辐射信息并经过数据采集卡输入到计算机 ,实现了原始信息的还原处理。该系统适用面广 ,方便灵活 ,运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高功率激光器靶室中强激光-靶物质作用产生的高能电子的运动、X射线与周围物质作用产生的置换电流将激励出强电磁脉冲,场强幅值高达几万V/m,频率达GHz量级,能库等工作区域大电流、大电压的快速变化过程也将辐射电磁场,这些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将产生各种电磁耦合效应,影响控制时序、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严重的甚至使仪器设备毁坏,这种电磁脉冲对生物组织具有损伤效应。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高功率激光装置电磁环境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双绞线BCI 等效替代强场电磁辐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最常见的双绞线电缆,以比较典型的互连线缆双绞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连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对连续波电磁辐射条件下双绞线传输线负载响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典型互连系统辐射与注入的等效以及在高场强下的外推条件。对双绞线耦合通道大电流注入法(BCI)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BCI 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实验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丁彦芳 《信息通信》2013,(10):21-22
电子设备工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漏可被截取、恢复、窃取,成为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系统中产生电磁泄漏的原因以及预防电磁泄漏可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