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进行了再生废砖粗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主要研究了与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条件下再生废砖粗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均要低于普通混凝土,其主要原因可能为再生砖粗骨料强度较低;再生砖粗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的破坏形式相类似。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2015,(8)
完成了再生废砖细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取代率下再生废砖细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数据的统计回归,给出了再生废砖细骨料各项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对高性能天然和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了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测得了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上述四个力学性能指标数值均小于天然的,而且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幅度更大;随强度等级提高,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比却是逐渐增大,其脆性也就越大。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与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RCASCC)的工作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测试和应力应变试验,分析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下RCASCC的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RCASCC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结果表明:随着R的增加,RCASCC的工作性能变差,但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随着R的增加,RCASC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R=50%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要高于R=25%之时;随着龄期的增长,RCASCC的抗压强度呈现非线性增长的趋势;经验证,所得出的RCASCC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与普通混凝土换算关系基本一致,RCASCC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与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本构方程相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建筑废弃陶瓷为再生细集料取代天然河砂生产混凝土时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初步得出了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细骨料取代率的关系.试验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没有明显区别.试验还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换算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陶瓷取代率变化的关系式;引入取代率R,提出了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R之间的强度指标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6.
吴洪梅    申波    刘凯    卢亚琴    杨方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3,(1):28-37
利用DIGIMAT和ABAQUS联合建立细观混凝土2D随机骨料模型,模拟了粗骨料的分布、形状、含量以及界面过渡区性能、孔隙率对C80高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各参数对低强度混凝土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粗骨料的分布模式对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不同分布形式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最大相对误差为4.18%; 不同形状的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圆形和椭圆形状粗骨料的模拟结果与试验值更为接近; 不同骨料含量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轴心抗压强度则是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劈裂抗拉强度在粗骨料含量为33%时达到最大值4.61 MPa,之后便逐渐降低; 随着孔隙率的增加,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逐渐减小,劈裂抗拉强度在孔隙率为1.5%时降低较多,孔隙率为2%时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
全轻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对全轻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轻混凝土受压破坏形态为散体状、受拉断裂面平齐,呈现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全轻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泥砂浆强度和陶粒强度的强弱,存在使全轻混凝土各强度指标达到最佳值的砂率、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与普通混凝土及采用轻粗骨料、普通砂的轻骨料混凝土不同,全轻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接近于其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高于劈裂抗拉强度,对此需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6,(11)
通过试验研究了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Inorganic Polymer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简称IPLA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分析了水胶比、砂率、预吸水对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表观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大于0.38时,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随着水胶比的降低而增加,水胶比小于0.38时其影响不再明显;砂率存在最优砂率为40%;轻骨料经预吸水处理的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较高;本试验的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1 834~1 893 kg/m~3,比强度为18.21~23.57((N/m~2)/(g/m~3))。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同强度普通混凝土对比,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偏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了解干混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文章选择了正交试验方法对干混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基本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水量会减小立方体抗压强度,增加石子用量会加大立方体抗压强度,加水量、减水剂和石子用量对其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干混自密实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明显偏高,其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远大于0.8,其弹性模量略小于普通混凝土,水料比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再生粗骨料吸附砂浆定量分析及文献数据,研究吸附砂浆含量变化与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在不同吸附砂浆含量下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以吸附砂浆含量为自变量、力学性能为因变量、目标强度为限值,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吸附砂浆界限含量.研究发现:随着吸附砂浆含量的增加,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再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C30~C60之间,抗折强度大于4MPa,劈裂抗拉强度大于2MPa,弹性模量在20~40GPa之间,力学性能满足应用技术要求.再生骨料替代率在60%以内时,不影响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地情况采用常规材料及通用工艺,成功研制工作性能良好、抗压强度超过100MPa的超高强混凝土材料。研究内容包括超高强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超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为进一步研究超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机制砂是代替天然河砂最普遍的材料,但机制砂存在级配不均匀、石粉含量过高、生产过程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该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沙漠砂资源丰富的情况,开展了沙漠砂+机制砂混凝土(Desert sand + Machine-made sand Concrete, DMC)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沙漠砂替代率对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DMC的强度与弹性模量随龄期逐渐增长,养护14d和28d时DMC轴心抗压强度随着沙漠砂替代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沙漠砂替代率为20%时达到峰值。试验发现,DMC抗压强度受沙漠砂替代率的影响要大于弹性模量的影响。基于混凝土可压缩堆积理论,考虑沙漠砂和机制砂混合后堆积密度的变化及机制砂与沙漠砂在外观几何形状上的差异,并将混凝土二元混合料堆积模型扩展到细骨料堆积物理参数的分析中,建立了DMC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模型精度较高。通过案例分析,在保证车站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前提下,当采用20%DMC时,由于减少了细骨料中机制砂的使用,案例的材料碳排放较低。  相似文献   

15.
在C35等级的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基础上,将漂珠取代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中的天然砂,研究了5种不同漂珠取代率(0、25%、50%、75%、100%)对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漂珠取代率的增加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当漂珠取代率为50%(100%)时,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12.4%(39.0%)、6.74%(33.71%)、15.79%(39.47%)、24.1%(42.5%);漂珠的掺入对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因此漂珠的取代率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导致了其脆性性能的增加,掺入钢纤维能对轻骨料混凝土起到增强、增韧效果。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LC50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在钢纤维体积率为0、0.5%、1.0%、1.5%和2.0%时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初裂强度、抗折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弯曲韧性等,并与国内外一些相关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提高了轻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显著提高了轻骨料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弯曲韧性。掺入钢纤维与否,以及采用轻骨料还是普通碎石骨料对混凝土的泊松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铁尾矿砂、浮石、粉煤灰陶粒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干表观密度的影响,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配合比进行了优化.结果 表明:随着粉煤灰陶粒相对掺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干表观密度增大;随着浮石相对掺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降低,干表观密度减小;随着砂率的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