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种基于Freeman分解与散射熵的极化SAR图像迭代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reeman分解与散射熵的极化SAR图像迭代分类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Freeman分解提取3种散射机理成分的功率,同时通过H/ 分解提取地物的散射熵;再利用这4个表征地物特性的参数将极化SAR图像中的地物划分为9个初始类,最后使用Wishart分类器对初始类进行迭代分类得到最终的结果。该方法合理利用了地物的极化散射信息,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同时运算量也比较小。实测极化SAR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彦平  王官云  李洋  林赟  洪文 《信号处理》2019,35(3):398-401
本文将基于条带观测模式的极化SAR散射模型拓展至方位向多角度观测模式,基于典型极化散射类型组合提出一种非各向同性散射特征模型。该模型参数纬度多且随方位向观测变化,需要替代性方法提取多角度极化散射特征。首先,采用基于Wishart分布的统计量对非各向同性散射中心进行检测,并逐像素生成基于散射特征差异的新序列图像。其次,以新序列图像作为处理对象,提取极化似然比序列、子孔径角度序列、极化熵—似然比序列、极化散射角—似然比序列、极化各向异性度—似然比序列。最后,集成特征序列编码及支持向量基(SVM)方法进行分类。通过机载P波段极化SAR开展360°观测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揭示出在地物分类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极化SAR地物分类作为极化SAR数据解译的关键环节,已成为遥感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充分研究现有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联合特征和SVM相结合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目标分解理论提取极化SAR图像的多类散射特征,并结合具有上下文知识的纹理特征,构建联合特征矢量;利用提取样本区域像素的联合特征矢量训练SVM分类器;将未知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分类器完成最终的分类。实测SAR图像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极化SAR图像电磁散射特性及纹理特征的互补性,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4.
SAR图像中道路提取在路网规划建设、灾害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SAR图像道路提取方法多是基于SAR图像的幅值特性进行提取,缺少对极化特性的解译.此外极化分解方法多应用于水体提取、地物分类、建筑物提取等,较少应用于道路提取.针对现有的道路提取方法数据质量要求高、全极化道路提取研究较少、全极化数据源相干斑噪声影响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全极化数据进行多视处理、滤波去噪预处理,并通过极化分解方法获取20维极化特征散射分量.其次,从散射机理的角度出发,构建鉴别道路信息的最优极化特征矢量.最后,通过SVM分类器得到初步道路提取结果,并通过数学形态法提取道路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98.4%的Acc和65.3%的Iou,具有提取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充分利用高分辨率SAR数据的极化信息,可有效应用于SAR图像的道路提取方法研究中.此外,区分于将光学道路提取的方法直接套用到SAR图像道路提取研究,本文探索了极化特征在SAR图像道路提取中的应用表现,为SAR图像道路提取研究提出新模式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H-α和改进C-均值的全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H-α和改进C-均值的全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方法.该方法先按H-α对全极化SAR图像进行基于散射机理的分类,再将分类结果作为改进C-均值算法的初始类别划分,从而实现地物分类.迭代次数确定是C-均值动态聚类算法的关键,文中利用图像熵给出了一种新的迭代终止准则.与H-α方法相比,该文方法能在保留分类结果物理散射机理的同时,实现有效的地物分类.NASA/JPL实验室AIRSAR系统获取的L波段旧金山全极化SAR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极化SAR图像四成分分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标分解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应用的重要基础,其中四成分分解算法在对城市等复杂地物的分析中有很好的应用。原四成分分解得到的体散射分量通常较大,这是由于所应用的体散射模型不能完全描述实际复杂地物的随机散射过程造成的。为了更好分析地物的实际物理散射特性,结合新的体散射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全极化SAR图像四成分分解算法。对目标散射相干矩阵进行定向角旋转,利用新的体散射模型对目标矩阵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加入功率限制以防止分解中负功率的出现。最后对NASA/JPL实验室AIRSAR-L波段的旧金山数据,以及ALOS/PALSAR的北京地区极化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杨磊  刘伟  王志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30(12):2827-2830
为提高基于极化目标分解与复Wishart非监督分类方法中对不同类别地物中心散射相关矩阵的估值精度与合理性,本文提出了加权全极化SAR图像非监督Wishart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求解每一类地物散射相关矩阵时,进行数值加权,使得求解的散射相关矩阵更能代表地物类别的中心。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并通过对AIRSAR的L波段实际数据进行分类实验,可知该加权算法无论在分类精确度上还是在迭代速度上,性能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角度子孔径相干累加,多角度观测SAR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影像及多角度散射特征.然而,现有的累加成像方法存在非各向同性散射中心混叠问题.混叠将造成极化特征参数估计无法反映实际的目标物理特征,从而难以支撑分类及变化检测应用.为了去除不同散射中心间的相互干扰并利用不同类型的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多角度极化SAR图像中的非各向同性散射估计与消除方法.该方法给出了基于两类目标假设的最大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分析了相干斑影响以及非各向同性散射消除机理,证明了恒虚警判决函数的单调性.通过机载P波段极化SAR进行了360观测试验,分析了非各向同性散射消除前后极化熵的变化,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揭示出在目标特征提取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型的目标分解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一个重要应用,基于模型目标分解依赖于极化数据仅能获得各散射机制的能量信息.该文将基于模型的分解技术应用到π/4模式的简缩极化干涉SAR(C-PolInSAR)数据中,对互相关矩阵进行分解,在获得各散射机制功率的同时获得对应的散射相位中心.该文首先推导出3种散射机制π/4简缩极化SAR干涉观测下散射模型,然后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目标分解,最终求解出各散射机制的功率贡献及相位中心高度信息.仿真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波段及不同地表参数对分解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图像标注信息量低以及相干斑噪声难以消除的问题,该文从鲁棒统计学习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Pin-SVM的极化SAR图像鲁棒分类方法,根据极化SAR图像的散射特性和地物的纹理特性,通过求解两类样本之间的最大分位数距离来确定分类超平面,在无需迭代的前提下得到更加鲁棒的分类结果。相比传统的基于最大间隔的极化SAR图像分类算法,该文所提算法一方面在对极化SAR图像提取到的特征中包含的噪声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另一方面对于训练样本的抽样范围不敏感,即重采样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利用EMISAR的Foulum地区极化SAR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多种情况的对比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复杂散射体的随机取向导致其回波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利用目标分解理论对全极化SAR图像进行分类时,分类结果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错分现象。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监督分类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去取向理论,将目标向量旋转到最小交叉极化方向;然后,采用u/v/H参数描述散射机制,以模糊隶属函数代替参数平面的硬阈值划分;最后,以多元复Wishart分布描述相干矩阵,基于Bayes极大似然分类准则进行分类。以中国广东淡水附近的L波段NASA/JPL SIR-C全极化SAR图像作为实验数据进行了仿真试验,并进一步对聚类中心的迁移进行了讨论。试验和讨论结果表明:同基于H/和类k-mean的算法比较,该文的聚类算法对聚类效果有明显改善,类别对应的散射机制也更为准确,分类结果有利于地表类型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利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遥感图像分类中,除了近期一个有监督分类的工作,很少涉及颜色特征。与该工作不同,在本文中,针对城区分类,利用颜色特征构造一个新颖的无监督的分类框架。首先,基于最近提出的PolSAR数据的四分量分解模型,计算了常用的颜色空间:YUV,RGB,HSI和CIELab,通过引入颜色熵量化的选择颜色特征,然后,联合纹理特征和扩展的散射功率熵,用自适应的均值漂移算法分割PolSAR图像,最后,根据基于G0分布的距离测度合并聚簇为较为匀质的地物类别。通过L波段AIRSAR数据和C波段Radarsat-2的PolSAR数据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分类正确率表明,相比于已有的工作,提出的算法对于城区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韩萍  徐建飒 《信号处理》2013,29(9):1220-1226
提出一种基于极化分解分类与结构特征相结合的复杂场景全极化SAR图像机场跑道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先验信息粗选图像中各类样本目标进行H/α分解提取图像中各类训练样本,然后根据极化SAR图像的统计特性,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类,提取图像中机场跑道疑似区域,再结合机场跑道的五种结构特征用二叉树法进行判别,最终确定机场跑道区域。利用美国UAVSAR系统采集的多组全极化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跑道,且检测的跑道结构完整,轮廓清晰,虚警率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目标分解和加权SVM分类的极化SAR图像舰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相薇  计科峰  孙即祥 《信号处理》2011,27(9):1440-1445
目标分解是极化SAR图像舰船检测的重要方法,但是,在较高分辨率和复杂海况条件下,由相干矩阵分解得到的极化熵参数并不能将舰船目标与海洋等背景完全区分。对极化目标分解理论和地物散射机理的研究和分析表明,极化分解的各个参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目标和背景的散射差异,对它们联合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在SAR图像中检测目标。而且,各个参数在实际的检测问题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构造了包含有多个极化分解参数的特征向量,并根据各分解参数重要性不同,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分解和加权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分类方法对极化SAR图像中的舰船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检测舰船目标,并有效地减少虚警。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es a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dual frequency polarimetric SAR data sets. A (6×6) polarimetric coherency matrix is defined to simultaneous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full polarimetric information from both images. This matrix is composed of the two coherency matrices and their cross-correlation. A decomposition theorem is applied to both images to obtain 64 initial clusters based on their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The data sets are then classified by an iterative algorithm based on a complex Wishart density function of the 6×6 matrix. A class number reduction technique is then applied on the 64 resulting cluster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each class. An alternative technique is also proposed which introduces the polarimetric cross-correlation information to refine the results of classification to a small number of clusters using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of the cross-correlation matrix. These classification schemes are applied to full polarimetric P, L, and C-band SAR images of the Nezer Forest, France, acquired by the NASA/JPL AIRSAR sensor in 1989  相似文献   

16.
邵璐熠  洪文 《雷达学报》2016,5(6):681-691
决策树模型在极化SAR数据分类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既能描述分类结果的极化散射机制,又能获得较好的分类精度。但在对散射机制相似的地物进行分类时,由于经典决策树模型的节点采用的是单个特征,分类精度不理想。因此,该文提出了节点采用2维特征的方法,即在特征集相同的前提下,每次取两个特征组成特征矢量用于节点,提高了经典决策树难以区分的地物的分类精度;并且利用分类结果的混淆矩阵准确定位了导致分类误差的节点,进而对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调整,进一步提高了指定地物的分类精度。利用AIRSARFlevoland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极化特征描述了Flevoland地区多种植被的极化散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