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取高直链玉米淀粉,采用HCl/KOH沉淀法制备直链淀粉-硬脂酸复合物,并实验探讨了在不同酸度、结晶温度、保温时间和直链淀粉与脂质的比例下复合物的包埋效果。通过酸水解法测定复合物中的脂肪含量、脂质利用率,并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复合物的含水量,从而得出复合物的干基产率,分析确定制备硬脂酸-直链淀粉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硬脂酸-直链淀粉复合物最佳的工艺条件为:0.1mol/LHCl的添加量为12mL,结晶温度为60℃,保温时间为0.5h,直链淀粉与脂质比例为10:1。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3):276-284
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赋予淀粉抗消化、包埋有益脂质、改善食品质地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可以调控淀粉的糊化、老化等性质,已逐渐成为淀粉改性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主流及新兴的制备方法,探讨了复合物的结构性质、形成机理,并介绍了复合物对淀粉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脂质与淀粉相互作用及其对淀粉性质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淀粉是食品重要成分,在食品体系中起到提供热能与影响质构作用,在蒸煮、焙烤等加热过程中,淀粉粒开始吸水膨胀,淀粉性质发生变化。淀粉中脂质或外加入脂质在淀粉加热过程中,影响淀粉特性变化;脂质存在会使淀粉溶胀性和溶解性降低,改变糊化温度和热焓,对淀粉流变性质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湿热处理对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分含量为30%的高链玉米淀粉在100℃处理12h。通过研究淀粉的性质发现,湿热处理后淀粉的颗粒形状保持不变,但表面出现了凹坑;主要衍射峰强度增加,结晶度为44.65%,比原淀粉大2.51%;To、Tp、Tc分别比原淀粉相应的温度高14.02、18.81、6.87℃,而△H却比原淀粉小1.08cal/g:湿热处理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变小;淀粉的Brabender粘度曲线几乎为一直线;酸水解前7d,湿热处理淀粉水解率比原淀粉大,之后水解率小于原淀粉,而酶水解到第3d,原淀粉水解率大于湿热处理淀粉。淀粉性质的变化说明湿热处理使淀粉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无定形区的直链淀粉的结合产生了不同稳定性的新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高抗性淀粉(RS)含量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工艺,探究工艺参数对复合物抗消化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HA)预处理及其与硬脂酸(SA)络合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参数对复合物RS含量的影响,分析最优工艺制备的HA-S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抗消化性及水合特性。[结果]在糊化温区继续升高预处理温度、延长预处理时间、络合温度高于75 ℃均导致RS含量显著降低(P<0.05);HA-SA复合物最优制备工艺为:HA经85 ℃的退火温度预处理12 h后,在75 ℃与SA络合90 min;所制备的HA-SA具有V型晶体特征、完整的淀粉颗粒,为Ⅰ型淀粉—脂质复合物;与HA相比,其热稳定性、抗消化性显著升高,但膨胀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退火温度预处理和适宜的络合温度有利于HA-SA中RS组分的形成;预处理过程中加热强度的增加使淀粉过度糊化,阻碍了直链淀粉与脂质的络合,络合过程中过高的温度也导致复合物中RS组分的解离,使RS含量降低;退火预处理使HA保留了完整的颗粒结构,是HA-SA抗消化性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压热处理和回生对硬脂酸与脱支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之间所形成复合物(HA7-SA)的结构和体外酶消化率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方法比较处理前后HA7-SA的长程-短程分子有序性和复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并采用体外消化实验测定HA7-SA的体外酶消化率.结果发现,压热处理显著降低了H...  相似文献   

7.
汪树生  王强  苏玉春 《食品科学》2009,30(13):77-80
利用烘箱和高压灭菌锅对水分含量分别为10%、18%、25%、30% 的玉米淀粉在121℃处理5h,研究淀粉性质发生改变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经湿热处理后,淀粉颗粒中心出现凹坑,颗粒结晶程度增加,淀粉的糊化温度上升,糊液黏度降低,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利用高压灭菌锅处理对淀粉的性质影响更为显著。湿热处理对淀粉的性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反复-连续湿热技术通过包埋方式提高乙基麦芽酚的使用价值.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乙基麦芽酚添加量、连续湿热处理时间、湿热处理温度和反复湿热处理次数对该包合物包埋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乙基麦芽酚复合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结果 最佳包合条件:乙基麦芽酚添加...  相似文献   

9.
利用烘箱和高压灭菌锅对水分含量为25%(w/w)的玉米淀粉在121℃处理5h,研究淀粉性质发生改变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经湿热处理后,淀粉颗粒中心出现凹坑,颗粒结晶程度增加,淀粉的糊化温度上升,糊液黏度降低,膨胀能力升高,溶解度下降.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利用高压灭茵锅湿热处理对淀粉的性质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热处理法制备慢消化淀粉,并研究了其性质。研究出湿热处理制备慢消化淀粉的优化工艺为:淀粉体系的水分含量35%(w/w),温度120℃,时间为10h,慢消化淀粉含量达9.25%。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湿热处理后淀粉颗粒表面出现了裂纹和凹坑,淀粉糊化温度升高,峰值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碱回收白泥精制碳酸钙的基本特性对应用性能的影响,提高其加填性能和纸张施胶效果,采用淀粉-硬脂酸钠复合物对其进行了包覆改性。研究表明,当淀粉和硬脂酸钠对白泥用量分别为20%和5%时,改性白泥的比表面积降低了28.3%,Zeta电位降低了29%~56%,表面产生疏水性。通过对比商品碳酸钙、未改性白泥和改性白泥的应用性能发现,在26%加填量下,后者留着率分别高出前两者的25.5%和11.9%。加填量为42%时,白泥加填纸施胶性能较未改性白泥提高119%,接近商品碳酸钙水平。改性白泥加填纸各项强度指标最优,光学性能三者相近。  相似文献   

12.
徐永建  雷凤  李伟 《中国造纸》2019,38(2):16-22
采用高碘酸钠氧化针叶木纤维制得针叶木氧化纤维,经希夫碱反应获得纤维希夫碱配体,再与Cu~(2+)以配位键形式结合,制备一种新型的纤维素基希夫碱铜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AES)等手段对制备纤维素基希夫碱铜配合物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SEM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配合物中纤维表面粗糙不平,被颗粒状的物质覆盖,EDS结果显示配合物中存在Cu元素; FT-IR及UV-Vis都出现新的吸收峰,以上结果都可以证明纤维素基希夫碱配体及纤维素基希夫碱铜配合物的成功制备。ICP-AES检测结果证明配合物中Cu~(2+)所占的质量分数远远高于浸渍乙酸铜溶液的纤维试样中的Cu~(2+)所占质量分数。同时抑菌测定结果表明,与浸渍乙酸铜溶液纤维试样相比,制备的纤维素基希夫碱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更优异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3.
14.
以淮山药粉为原料,以复合指数(composite index,CI值)为指标,制备淮山药粉-硬脂酸复合物(Chinese yam powder-stearic acid complex,CYP-SAC)并研究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淮山药粉-硬脂酸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硬脂酸添加量为淮山药粉质量的4%、复合温度为55℃、复合时间为2 h,所得CYP-SAC的复合指数为(86.81±1.40)%,其平均消化率(5.62±0.4)%、透明度为(28.1±0.8)%、凝沉稳定性为55%~65%。  相似文献   

15.
淀粉中的直链淀粉由线性分子组成,具有螺旋结构,在适当的条件下脂质等小分子客体可以进入疏水螺旋空腔内,进而形成复合物.此复合物能够改善淀粉的一些功能性质,如可以降低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淀粉的稳定性、延缓淀粉的老化、减缓淀粉的消化、制备新型淀粉等.目前,对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为淀粉基物料提供新的应用平台.该文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汉麻籽由于其营养丰富,且不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近年来成为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汉麻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分步酶解的方式对其进行酶解,通过响应面优化酶解参数,制取汉麻多肽。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铁还原能力,对汉麻多肽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先碱性蛋白酶后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方式,制得的汉麻多肽含量最高。酶解最优条件为:第一步碱性蛋白酶水解:底物浓度为5%,酶解时间2 h,pH为8.5,酶解温度为54℃,加酶量为10100 U/g;第二步木瓜蛋白酶水解:pH为6.5,温度为50℃,加酶量为5000 U/g,酶解时间1.5 h,最终获得汉麻多肽混合物的水解度为24.48%,肽含量为8.48 mg/mL;汉麻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2.32%,与汉麻分离蛋白相比具有较强的铁还原能力,表明汉麻多肽具备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为汉麻多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黑芝麻黑色素为模板剂和还原剂制备黑色素-纳米硒,对黑色素-纳米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表征其结构和形貌,之后进一步探讨其缓释特性、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其对红细胞和内皮细胞EAhy926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肺癌细胞A549模型和海虾致死实验探讨其抑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黑色素-纳米硒合成的最适条件为:0.3 mg/mL黑色素溶液与0.555 mg/mL二氧化硒溶液体积比为9∶5,反应pH 7,40℃避光磁力搅拌(400 r/min)反应5 h。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Se4+可被全部还原。红外结果表明黑色素结构中羧基及共轭结构可能参与了反应。同步光散射仪表征黑色素-纳米硒粒径约为200 nm,性质稳定,能较好地分布于水分散体系中。黑色素-纳米硒在人工模拟胃液环境中可稳定存在2 h,具有一定的pH值稳定性,在人工模拟肠液环境中可缓慢释放,能实现在肠液中的长效缓释。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黑色素-纳米硒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显著优于二氧化硒。黑色素-纳米硒能显著抑制H2O2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花色苷稳定性,以西番莲果皮花色苷为芯材,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花色苷微胶囊。研究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西番莲果皮花色苷微胶囊最佳制备条件,进而以粒径、水分含量、形态及热稳定性研究了西番莲果皮花色苷微胶囊性质。结果表明:芯壁比1:4.7,壁材质量比(明胶: 阿拉伯胶质量比)6:7,壁材浓度1.5%,pH3.30,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30 min,谷氨酰胺转氨酶25 U/g明胶,此时模型可靠性高,西番莲果皮花色苷包埋率最高为96.83%。最佳操作条件下所得微胶囊的粒径为12.15 μm,其水分含量为2.69%,微胶囊呈表面光滑的球形结构,熔融温度为82.51 ℃。此研究为西番莲果皮花色苷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U形涤纶面料的动态热湿传递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微气候圆筒仪对U形截面涤纶面料的动态热湿传递性能进行测试,并与常规的麻、羊毛和圆形涤纶面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开发的U形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得橙皮苷-壳寡糖复合物,以提高橙皮苷的水溶性,从而提高橙皮苷的利用率,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等分析技术对该复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橙皮苷-壳寡糖通过氢键或范德华力相互结合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可知,橙皮苷在水中的溶解度得到显著提高(最高达3.8?倍),且抗氧化活性大大提高,复合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可增加至94.38%(橙皮苷为83.72%),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率可提高到17.37%(橙皮苷为9.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