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苯甲酸、蓖麻油酸、氧化锌和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辅以β二酮、亚磷酸三苯酯、季戊四醇等辅助热稳定剂,制备了苯甲酸蓖麻油酸钙/锌液体热稳定剂。考察了钙锌比、辅助热稳定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刚果红试纸法对其静态热稳定性进行测试,转矩流变仪法以及双辊开炼法对其动态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添加热稳定剂的聚氯乙烯(PVC)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钙锌比为3∶1,β二酮用量为0.75 g,亚磷酸三苯酯用量为10 g,季戊四醇用量为1 g时,产品对PVC的热稳定性最好,动态热稳定性可达1 180 s,平衡扭矩为21 N·m。  相似文献   

2.
李敏贤  于静 《中国塑料》2020,34(4):84-89
以油酸、苯甲酸、氢氧化钙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氧化植物油为溶剂,一锅化反应制备了油酸?苯甲酸钙/锌液体复合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试纸法和热老化法考察了其对聚氯乙烯(PVC)的静态热稳定性能及与辅助热稳定剂β?二酮、亚磷酸苯二异辛酯、季戊四醇间的协同作用。通过转矩流变仪、紫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最优样品对PVC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油酸?苯甲酸钙/锌液体复合热稳定剂对PVC的静态热稳定时间可达50 min,与亚磷酸苯二异辛酯具有最好的协同作用,最优样品对PVC的静态热稳定时间可达71 min,动态热稳定时间可达970 s,平衡扭矩37.3 N·m;紫外分析表明其具有较强地抑制共轭数3以上的共轭多烯生成的能力;其与PVC间的相容性较好,能均匀的分散在PVC颗粒表面,60 min前具有较好地抑制PVC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整硬脂酸与季戊四醇的配比合成了4种硬脂酸季戊四醇酯,并分别与钙锌热稳定剂复配用于硬质聚氯乙烯(PVC)中。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及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的最佳合成工艺为,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其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0.25%;以甲苯为带水剂,其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2 h。通过刚果红实验法、转矩流变仪法和烘箱老化法对复合热稳定剂的动态热稳定性能和静态热稳定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与钙锌复合体系的协同效果最好,表现出较好的长期热稳定性能及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环氧油酸钙、锌皂的合成工艺,以及聚氯乙烯(PVC)用钙锌复合液体热稳定剂的配方进行研究,并探究了复合热稳定剂的协同效应。通过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等,考察了钙/锌比、金属皂含量、亚磷酸酯、β-二酮、抗氧剂等对复合热稳定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这种液体复合热稳定剂配方。目前两种液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已经中试。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季戊四醇己二酸酯,FTIR和DSC法测试表明合成的季戊四醇己二酸酯熔点更低,相变焓更小;在PVC钙锌热稳定剂中使用时,静态热稳定性与季戊四醇相当,动态热稳定性更优,同时具有一定的外润滑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热老化烘箱法、动态热稳定性试验和刚果红法研究了液体钙锌(液体Ca/Zn)热稳定剂中钙锌质量比、亚磷酸-苯二异辛酯(PDOP)与环氧大豆油(ESO)质量比和水滑石(LDHs)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检测LDHs对PVC透明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a/Zn质量比为2:1、PDOP与ESO质量比为2:3时,协同效应显著,综合热稳定性优异;LDHs的加入能提高PVC透明度,改善了PVC长期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制备了一种以环氧油酸钙与环氧油酸锌为主要原料的新型PVC热稳定剂。该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环氧油酸钙:环氧油酸锌∶β-二酮∶环氧大豆油∶受阻酚1010=9∶3∶3∶4∶4。用热老化烘箱法、刚果红法和电导率法将该热稳定剂与国产和进口钙锌热稳定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热稳定剂热稳定性高于国产钙锌热稳定剂和进口钙锌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180℃下该钙锌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时间达到320 min。  相似文献   

8.
利用转矩流变仪和老化试验箱等设备,研究了DBM、沸石、环氧油酸季戊四醇酯、改性水滑石等辅助助剂对钙锌复合热稳定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BM、沸石、环氧油酸季戊四醇酯、改性水滑石等辅助助剂能显著提高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效能,是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体系中硬脂酸钙含量(质量分数,下同)14.2%、硬脂酸锌含量42.8%、DBM含量11.4%、沸石含量16%、环氧油酸季戊四醇酯含量5.7%、改性水滑石含量9.9%时,该体系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在硬质PVC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制了高效、无毒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利用静态热老化法、刚果红法及脱氯化氢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自制钙锌稳定剂、进口钙锌稳定剂及复合铅盐稳定剂在硬质聚氯乙烯(PVC)中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自制钙锌的初期着色性与复合铅盐稳定剂及进口钙锌稳定剂相当,长期热稳定性优于进口钙锌。自制钙锌稳定剂的降解活化能介于进口钙锌稳定剂与复合铅盐稳定剂之间,降解活化能的差值为1~2kJ/mol,其热稳定性达到了复合铅盐的水平,PVC硬制品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非对称结构新型钙锌复合稳定剂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报导一种含非对称结构的新型钙锌热稳定剂,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其与辅助稳定剂协同作用的最佳配方:钙锌皂比例为2.7∶3(质量比),β-二酮、季戊四醇单十六酸酯、亚磷酸三苯酯的最优配方即100:0.2∶0.75∶0.75。同时考察新型钙锌复合稳定剂对PVC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钙锌复合稳定剂用量为4份时,PVC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热稳定剂的发展对PVC工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复合钙锌热稳定剂是世界上公认的无毒、环保型热稳定剂,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本文介绍了PVC的热降解机理以及钙锌复合热稳定削的作用机理,阐述了如何应用刚果红法对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进行测试,最后分析了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软质聚氯乙烯(PVC)的初始白度和长期热稳定性,制备由具有不饱和链的油酸锌和含氨基的脲嘧啶(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DAU)组成的复合热稳定剂,添加合适的辅助稳定剂和增塑剂,进行聚氯乙烯热加工。采用刚果红试验法和干燥箱热老化试验法分析复合稳定剂对PVC静态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测试评价其对PVC动态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复合稳定剂的热稳定机理。结果表明,油酸锌与脲嘧啶复合后,稳定剂与PVC的相容性提高,初始白度得到改善;复合稳定剂中DAU与油酸锌(DAU/Zn)的最佳比例为4∶1,长期热稳定性可达100 min;另外,加入辅助稳定剂和增塑剂使PVC的热稳定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己二酸和邻苯二甲酸的双季戊四醇辛醇酯,通过HAAKE流变仪、颜色测定仪研究了双季戊四醇辛醇酯与钙锌热稳定剂并用时的热稳定性,重点考察了双季戊四醇辛醇酯的结构和酯化度对PVC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季戊四醇辛醇己二酸酯的辅助热稳定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塑料》2014,(1)
通过PVC静态、动态热稳定性能和PVC降解碎片的红外、紫外光谱分析,探讨钙-锌剂、季戊四醇、水滑石、硬脂酰苯甲酰甲烷对PVC的热稳定作用,为钙锌类复合稳定剂配方提供理论依据。硬脂酸钙与硬脂酸锌质量比为5:1时,即钙-锌剂1可以抑制PVC链HCl的脱除,减缓多烯链增长,对PVC具有较好的静态热稳定作用和初期着色性。钙-锌-水滑石复合稳定剂和钙-锌-季戊四醇-水滑石-硬脂酰苯甲酰甲烷复合稳定剂,可以提高PVC的静态、动态热稳定性能,同时抑制PVC的初期着色。相对于钙-锌-季戊四醇-水滑石-硬脂酰苯甲酰甲烷,钙-锌-水滑石复合稳定剂配方物料种类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刚果红实验、热老化烘箱实验和流变实验,研究了两种自制高效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及其流变性能的影响,并且与市场上应用的两种钙锌复合稳定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制二羟甲基丙酸钙锌类复合热稳定剂的效果最佳,在180℃下保温80 min仍无明显变色,刚果红试纸在69.5 min时变色,流变性能各参数均良好,优于市场上所售的两种国内外产品;自制的硬脂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作为主稳定剂的稳定效果与国外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16.
《塑料科技》2016,(12):83-87
以异辛酸、氧化钡、氧化锌为原料,二乙二醇丁醚为反应促进剂,白油NL-7为溶剂油,合成了异辛酸钡、锌盐,并讨论了合成条件对异辛酸钡中钡离子含量的影响,将异辛酸钡、锌复合用作PVC热稳定剂,进行了刚果红、转矩流变、热老化、脱氯化氢速率实验,考察了钡/锌复合的最佳配比及辅助热稳定剂亚磷酸酯对PVC静态、动态热稳定性能及老化变色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钡/锌二元复配为4/1时,PVC热稳定性能最好,添加亚磷酸酯能够提高PVC体系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老化试验箱等设备,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沸石含量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对PVC体系静态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中,3种沸石的热稳定性能为沸石A>沸石C>沸石B;当沸石A用量达到14份时,PVC体系的静态热稳定时间超过100min,动态热稳定时间超过20min,此时体系具有较好的协同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宋霞  刘建平 《塑胶工业》2007,10(5):47-49
合成了一种用于PVC的新型的Ca-Zn热稳定剂。通过刚果红法、混炼机研究了新型液体Ca-Zn热稳定剂对PVC的静、动态热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其用于PVC制品时的透明性能。结果表明,新型液体Ca-Zn热稳定剂应用于PVC的动态、静态热稳定性及透明性均好于市售的液体Ca-Zn热稳定剂。  相似文献   

19.
采用皂化法合成了衣康酸镧,利用刚果红法考察了与其他热稳定剂的多元复配效果,得到PVC衣康酸镧复合热稳定剂,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讨了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机理,并用转矩流变仪、动态力学谱仪测定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衣康酸镧、季戊四醇、硬脂酸钙、β二酮质量比为35∶1∶1∶1时协同效果最佳,可使PVC试样的静态及动态热稳定时间达到66.0 min和36.8 min,并能较好地抑制初期着色性, 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与铅盐体系、硬脂酸镧复合热稳定体系相当,优于钙锌复合热稳定体系;复合热稳定剂在加热初期可减缓PVC脱除HCl的反应速率,抑制共轭多烯的形成,提高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从松香树脂中分离提纯出左旋海松酸,经光敏氧化、过氧化反应制得左旋海松酸环过氧化物。在微波条件下,以杂多酸季胺盐为催化剂,将左旋海松酸环过氧化物、硬脂酸、季戊四醇一定比例一步反应合成松香酸硬脂酸季戊四醇复合酯。结果表明,该复合酯作为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对PVC制品的静态热稳定性、动态热稳定性、刚果红时间、吸水性、电性能等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