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东部油田采用测井技术复查断块油田老井油气层,挖掘断块油田仙部油气资源潜力、获得了“增储上产”的显著效果,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文中给出大庆、胜利、大港、辽宁、中原、冀东油测井复查断块油田老井油气层的部分实例。  相似文献   

2.
渗透率是反映储层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不论是油藏描述、储量评价,还是产量预测、开发方案编制,都离不开渗透率参数。储层的渗透率通常是根据探井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获得。在数值模拟研究中对于未钻井处渗透率的取值,以往通常是采用插值的方法,误差较大。为了满足龙虎泡油田加密井区油藏数值模拟对储层渗透率的需要,在详细分析16口探井取心资料基础上,利用细分沉积相研究成果,探索出了一种根据沉积相带计算渗透率的方法,使得数值模型渗透率取值较插值的方法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曲堤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其电阻率数值很低,有时比围岩的电阻率还低,油层被误解释或漏掉的情况时有发生,分析了曲堤油田沙三,沙四段低电阻率油气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特征,认为低电阻率的成因是:束缚水含量高;伊利石粘土吸附水,使总束缚水含量增加;地层水矿化度偏高;亲水岩石表面形成水膜,成为导电通道等。介绍了定性评价方法,在定量解释中,用S-B新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用曲10井的实际资料验证  相似文献   

4.
1.引言 大庆油田第九采油厂“八五”期间投入开发的龙虎泡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迫在眉睫。国内外各油田和一些研究单位开展的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能够产生类似于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代谢物质.可改善低渗透油田水驱效果差、油井产量递减率高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高台子油层详细的岩心观察描述,分析化验和试油资料,对龙虑泡地区高台子油层沉积特征及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高台子油层以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为主,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决定了储层具中孔低渗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龙虎泡油田水淹层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虎泡油田原油密度低,属于低渗透油藏,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存在多套油水组合,后经注水开发使油水关系进一步复杂,水淹层解释评价难度较大。根据水驱油实验,总结了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在不同产水率条件下的响应特征;尝试在该油田区分原始油水层及水层,并进行水淹层解释与评价;建立了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等解释评价方法及不同水洗程度的判别标准。在该油田24口井394层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综合解释符合率83.1%,应用效果较好,为射孔层位拟定和加密区综合调整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龙虎泡油田高台子油层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小混相压力是确定油藏能否采用混相驱的重要依据,测定最小混相压力方法最好的是细管实验法。应用细管实验法对大庆龙虎泡油田高台子油层进行了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的测定,并利用经验公式对最小混相压力进行计算,确定高台子油层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为21.7MPa,由于最小混相压力高于地层压力(地层压力18.18MPa),因此,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为非混相驱,但可以达到近混相。  相似文献   

8.
龙虎泡油田L126井区为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经过多年开采综合含水率较高。通过对L126井区油藏三维地质建模及精细油藏描述,认为高Ⅲ3层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砂体连通性及剩余油含量均较高,适合作为水平井目的层。设计了L126-P14水平井,位于直井L124-14与L124-15之间,水平段长度440 m,水平位移787.74 m,地层倾角0.3°~0.5°,目的层标准层垂深1 699.0 m,完钻垂深1 849.6 m,钻遇层段2 067~2 503 m。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L126-P14水平井与周围直井相比产油量提升明显,验证了水平井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红南油田于20世纪80年代投入勘探开发,并且在白垩系和中体罗统均取得了工业油流,而红南喀拉扎组油藏在2004年7月才被发现,这充分说明它是一个典型的隐蔽性油气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其储层四性关系、油藏特征等方面深入研究,从隐蔽的储集空间和流体性质两方面,剖析了隐蔽性油气藏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针对性较强的细岩性低阻低丰度油气层识别方法,可以作为隐蔽型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江苏油田储层地质特点和流体解释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油田用碳氧化能谱测井(简称C/O测井)资料确定含油饱和度的方法及有关经验公式,提出了在油气动态分析中利用套管井C/O测井资料和裸眼井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对两种采油指数,有效可动油结构参数、有效可动油孔隙度和相对产出程度等的计算,使油气层动态分析更直观、可靠、所编制的C/O测井解释程序JSCOB在该油田13口井的试用中,见到了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二连盆地阿尔善油田为砂砾岩中孔低渗油田 ,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薄、非均质性严重、物性差、地层水矿化度低 ,加之油层与弱、中、强各级水淹层共存 ,高压层与低压层交错分布 ,致使水淹层的识别与水淹等级的划分较为困难 ,定量解释难度更大。在分析水淹前后储层物性、含油性、地层水矿化度、地层压力等储层性质变化的基础上 ,将水淹层划分为 6种类型 ,即低压弱水淹、低压中水淹、低压强水淹和高压弱水淹、高压中水淹、高压强水淹 ,并分别给出了识别方法和典型实例 ,适合于地质分析和开发生产。提出了一种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平均绝对误差为 6 .0 9(% ) ,可有效地用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腰英台油田特低渗、裂缝发育、高含水、含油饱和度低、水驱开发效果差。实施CO_2非混相驱矿场试验后,尤其是气水交替注入后产量递减明显减缓,并有效控制了含水上升趋势,同时减少了松南气田CO_2的排放。31口一线受控油井中CO_2驱见效井25口,见效90井次。试验表明:气驱提高微观驱油效率和水驱提高宏观波及效率两优势互补,产生的协同效应是油井多次见效的根本原因;特低渗油藏水气交替注入,拉大井距对减缓气窜作用明显;增加多向受效率是继续提高气驱效果的关键;优化注气与注水段塞和注气与注水交替周期有利于提高增油有效期;气窜井间歇生产与转注可以有效改变地下CO_2运移方向提高油井见效率。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解释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根据测井响应的不同,可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 3类,Ⅰ类为裂缝-孔洞和裂缝-溶洞型,深浅侧向电阻率低,为正幅度差,自然伽马值略高,声波时差和中子测井值增大、密度降低;Ⅱ类储层为裂缝型,深浅侧向电阻率呈中-较高值,大部分为正幅度差,自然伽马特征与灰岩相近;Ⅲ类为孔洞缝均不发育的储层,电阻率为高值,深浅侧向电阻率基本重叠,自然伽马为低值。在测井曲线标准化和岩芯归位基础上即可进行储层参数的求取。参数主要包括泥质含量、基质孔隙度、裂缝孔隙度、总孔隙度、洞穴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与基块、裂缝含油饱和度。依据参数与测井资料确定的基块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下限值分别为2%和0.05%。经验证,测井解释的孔隙度与实际总体相符,裂缝孔隙度分布也与实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区辉绿岩储层的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成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岩性储层,其潜在的伤害因素及伤害机理都是需要攻克的地质难题.文中选取辉绿岩储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当前先进的微观分析测试技术,以微观物质组成和微观结构为出发点,对辉绿岩储层潜在的伤害因素、伤害机理及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了研究.这对同类储层的勘探和开发以及同类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龙虎泡油田葡萄花油层广泛存在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复杂油水层识别是其一大难题。从泥质、钙质、物性、地层水矿化度、钻井液电阻率、导电矿物等方面分析了油水层识别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物性、泥质和钙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采用聚类分析和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储层物性分类方法;针对泥质、钙质含量的影响,基于并联导电理论建立了电阻率校正模型。研制油水层识别方法的过程中,首先基于储层分类建立油水层识别图版,图版精度由77.5%提高到84.6%以上;然后对图版中的电阻率进行校正,图版精度进一步提高到88.5%以上。因此储层物性分类和基于并联导电理论的电阻率校正模型是提高复杂油水层识别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两种思路出发,对特殊岩性油气藏的共性即储裂缝进行研究,一是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根据弹性力学理论,确定并预测储层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的三维分布;三是从储层的岩性,岩相单元入手,弄清储层岩性分布特征与裂缝分布的关系,同时分别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的平面分布,火山岩储层岩相分布,变质岩储岩性和构造应力场分布,以及低渗透油藏储层预测及砂体展面进行研究,通过在虹光古潜山及杜家台油层,欧得蛇子火山岩及牛心坨变质岩潜山等滋动勘探区块的应用,取得了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测井新技术在塔里木油田气藏描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库车前陆盆地是塔里木油田天然气的主要富集区,目前在该区相继发现了克拉2、吐孜洛克和迪那2等一批特大型和大型气田,但由于该区属典型的前陆逆冲断裂带,构造作用的影响十分强烈,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层岩性杂乱、物性差、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地层纵向上具有砂泥岩薄互层,地层压力系数变化大,钻井泥浆侵入严重。所有这些不利因素使得常规测井方法对气藏的评价精度较低。为了提高测井效果,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陆续引进了斯仑贝谢、阿特拉斯以及哈里伯顿等成像测井技术,这些新技术在克服上述不利因素、解决泥浆侵入、判断气水界面、识别流体性质和精确计算饱和度等方面均具有常规测井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测井新技术在库车前陆盆地气藏描述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测井方法对气藏的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18.
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在岩石物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导电机理,为选取适用的储层参数模型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常规测井曲线的高分辨率处理及电阻率测井曲线的联合反演等技术手段,建立了一套适用的低电阻率油气测井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任丘油田位于华北盆地冀中拗陷的中部,自1965年开始钻探,当时主要目的层是下第三系,至1972年仅在几口探井中获得少量油流,没有大的发现.此后加强了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发现了第三系覆盖下的深部地质构造(图1),并部署了一些较深的探井.  相似文献   

20.
克拉2气田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的克拉2气田的天然气主要储集于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中,储层孔隙发育,连通性好,以受溶蚀作用改造扩大的粒间孔隙为主。储层孔隙度为15%~20%,渗透率为200×10-3~800×10-3μm2,属于中孔中渗储层。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岩石在埋藏过程中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颗粒主要为点、点-线接触,压实作用弱-中等;发育碳酸盐和黏土矿物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胶结较少,总体上胶结作用不强烈;溶蚀作用主要发育于长石和岩屑颗粒内部与边缘,以及粒间碳酸盐胶结物;目前岩石处于中期成岩阶段。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与砂岩储层早期长时间浅埋、晚期短时间快速深埋,异常高压对压实作用的抑制以及晚期溶蚀作用对孔隙一定程度的改造扩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