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许霖 《石化技术》2024,(2):216-218
螺杆泵作为一种特效的提升设备在煤层气开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螺杆泵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低效率,使用寿命短等。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本研究深入了解了螺杆泵的工作原理、针对煤层气开采的特点进行了设备选型及参数优化,以提高螺杆泵的效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如提升设备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最后,对螺杆泵在煤层气采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使用螺杆泵进行煤层气开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孤岛油田局部稠油井曾采用挤稠油降粘剂,泵下掺水等工艺,效果不明显,1993年对这部分油井采取地层化学处理,地面掺热水降粘与螺杆泵配套使用的采油工艺等措施,使原来大多数生产不正常的油井恢复正常生产,平均单井日产油量由原来的0.77t增加到6.23t,检泵周期由原来62天延长到355天,年累计增产原油2.4705×10^4t。  相似文献   

3.
孤岛油田局部稠油井曾采用挤稠油降粘剂、泵下掺水等工艺,效果不明显。1993年对这部分油井采取地层化学处理、地面掺热水降粘与螺杆泵配套使用的采油工艺等措施,使原来大多数生产不正常的油井恢复正常生产,平均单井日产油量由原来的0.77t增加到6.23t,检泵周期由原来62天延长到355天,年累计增产原油2.4705×104t。  相似文献   

4.
螺杆泵在稠油出砂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螺杆泵在桩西稠油出砂井中的应用,分析了螺杆泵在高粘油井和出砂油井中的适应性以及油并常电效果,总结螺杆泵采油系统现场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展现了螺杆泵采油系统在高粘稠油和出砂井等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利用模糊控制技术设计的单片机模糊地面驱动螺杆泵扭矩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策略和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较完善的自诊断功能,与模拟控制方式相比,具有性能好、可靠性高、控制灵活等特点。该技术运用在螺杆泵抽油光杆扭矩控制上延长螺杆泵检泵周期,提高了油井产量和螺杆泵井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出砂、偏磨日趋严重,常规机采方式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目前国内各油田以有杆泵抽油系统为主要生产方式,而在抽油机井中存在严重的杆管偏磨现象,同时由于稠油具有高粘度、携砂能力强等特点,在稠油井开发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有杆泵抽油系统杆的断脱与泵的堵塞,上述问题造成了油井有效生产周期大幅降低。针对具有一定供液能力的稠油井,开展新型潜油螺杆泵采油方式试验,有利于提高稠油机采效率,从而提高油田采油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使煤层气排采生命周期更长、煤层气产出量最大化,对地面直驱螺杆泵在煤层气排采中的生产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综合考虑煤层气排采制度及井、泵之间的供排协调的实际约束条件,建立以生命周期内煤层气产气量最大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引入煤层气井生产数值模拟结果,将其作为优化过程中的参数,将煤层气井生产排采制度这一较难表征的约束条件恰当转化,以适当的时间段内压降值作为计算排水量的依据,编制优化流程图,按照优化流程及其他各约束条件对生产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螺杆泵在稠油出砂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德鑫  陈伟 《断块油气田》1998,5(1):60-61,66
本文介绍了螺杆泵采油系统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螺杆泵在稠油出砂井中的现场应用,分析了螺杆泵现场应用效果以及现场施工时要求,展现了螺杆泵采油系统在高粘稠油和出砂井等方面良好的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断、脱频繁,单井提液调参难以控制等问题,开发了螺杆泵井的变频调速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该技术准确,实时地监控螺杆泵井的扭矩,转速等工况参数,并对螺杆泵井实施变频调速,自动控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调参,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螺杆泵井的管理水平,有效地减缓了抽油杆的频繁断,脱问题,延长了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0.
目前螺杆泵井存在故障形式多、诊断困难等问题,制约了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经济效益及系统效率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一种螺杆泵井层次分析故障诊断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螺杆泵井某一故障形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以及隶属度函数,求得该种故障形式的评价值。通过对比不同故障形式的最终评价值来判断螺杆泵井真实的故障情况。经实际油井验证,该方法具有一定准确性,对目前油田中螺杆泵井故障诊断、提高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煤层气的地低密度钻井液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潜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阐述了其关键部件-减速装置、弹性体(定子)和柔性轴的选取原则和方法.厄瓜多尔F-S油田电潜螺杆泵开采重油油藏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油井检泵周期,将其由48d提高到了600d,是携砂开采重油油藏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煤层气羽状水平井的开采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羽状多分支井在煤层气开采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其井型的优化布置是多分支井成功开发煤层气的关键。目前在煤层气羽状多分支井产能预测和井型优化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给现场生产造成了困难。为此,以多分支井产能数值计算方法为基础,研究了多分支井的分支角度、分支间距和分支长度对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为了获得较高的产能,多分支井的井筒应垂直于最大主渗透率方向;对于给定的煤层气藏,存在一个最优的分支间距,既能保证较大的控制面积,又能保证分支间的互相影响;随着分支长度的增高,产气量也显著增大,但是考虑到煤层边界和井筒压降的影响,分支长度也应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值。  相似文献   

14.
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的开采现状、储集特点、论述了国外煤层气的钻井、完井技术以及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方法,并分析了国外煤层气勘探 开发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有广阔的前景,要合理开发煤层气资源,需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排量螺杆泵井杆、管磨损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由于螺杆泵在运转过程中油管弯曲、工作参数不合理以及转子离心惯性力和倾倒力矩产生的杆管接触载荷造成的,而螺杆泵转子偏心运动、离心力作用和油管弯曲是发生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下泵参数、杆泵优化匹配及全井扶正技术措施,来降低杆、管磨损发生的几率,经现场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螺杆泵在稠油出砂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油田营十三断块东二段由于油稠、出砂、粘土膨胀堵塞油层等原因,于1987年新钻的12口油井,有11口投产不成功。曾采取压裂、酸化、防砂和防粘土膨胀等多项新工艺措施,均无效果。1994年对该断块油井采取二次射孔、不洗井方法,并运用螺杆泵举升重油新工艺配合金属棉、陶瓷防砂管防砂新技术,使长期停产的营十三断块东二段的6口油井恢复了正常生产,日产油量由原来的1.6吨增加到51吨,检泵周期由原来的30天延长到135天,截至1994年底,累计增产原油6418吨。  相似文献   

17.
电动潜油螺杆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杆采油设备 ,它在高粘度稠油、高含砂、高含气和斜井的原油开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有杆泵在稠油开采中的抽油杆断脱以及在深井、斜井中应用时杆管偏磨等问题 ,具有检泵周期长、泵效高、能耗低等优点。在介绍了电动潜油螺杆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后 ,详述了在稠油、斜井、高含砂等疑难井开采中的现场应用情况 ,并做了经济效益分析。建议要进一步提高减速器的承载能力 ,研制大排量高扬程螺杆泵 ,从而扩大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煤层气的开采现状、储集特点,论述了国外煤层气的钻井、完井技术以及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方法,并分析了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有广阔的前景,要合理开发煤层气资源,需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双憋压曲线在螺杆泵井工况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体传压理论,给出了诊断螺杆泵井工况的双憋压曲线法。根据油井条件和问题性质的不同,提出了三相憋压、两相憋压、单相憋压3方式并对好泵正常工作、抽油村断脱、油管漏失等工况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对现场实际典型井进行了双憋压曲线分析,该方法分析符合实际,并在大庆油田等到了推广应用,有的地方作为一种判断分析泵况的规定资料录取。实践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降低固井作业对煤层伤害程度与提高固井质量的矛盾,通过合理匹配漂珠及增强剂中剂的比例,优选出一套高强度低密度的漂珠水泥浆配方。室内与现场实验表明,该水泥浆体系稳定,添加剂配伍性好,流动性能好,密度可调范大,强度能达到API标准要求。漂珠水泥浆应用于煤层气井有利于保护煤层,满足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