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iC中间过渡层对硬质合金表面沉积(类)金刚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H4-H2-O2微波等离子体化学相沉积法在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研究了TiC中间过渡层对金刚石沉积效果的作用及粘结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沉积条件下TiC中间过渡层可以显著提高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生长速率,而且还可提高金刚石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2.
BZN双面立方氮化硼复合片(BZN TWINSERTS)是通过改变磨料的化学构成和性质并采用高压高温工艺制造的一种新型立方氮化硼(CBN)切削工具。制造所需压力在50 ̄70kbar范围内,温度为1500℃。该复合片由在硬质合金片的两面都粘结一层CBN而构成。透射电镜(TEM)的研究揭示出第二相的金属颗粒位于CBN粒子中间或被CBN粒子包围。显微组织中并未观察到晶粒粗化现象,但常有大量双晶和位错粒子  相似文献   

3.
张留琬  李香庭 《金属学报》1995,31(6):A277-A285
利用原位电阻测量、热重分析、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等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Bi1.6Pb0.4Sr2Ca2Cu3O10+6(下称BPSCCO)超导材料在不同温度(650-800℃)和不同氧分压(氧气、空气和氮气)下热处理过程中结构变化及其对超导电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稍高氧分压下退火,2223相中的Pb^2+离子将失稳析出体外,生成类Ca2PbO4杂相,导致电阻率和重量增加,其调制结构由纯Pb型(q=  相似文献   

4.
硬质合金表面渗硼处理对CVD金刚石涂层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渗硼工艺对YG6硬质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探讨了渗硼预处理对硬质合金金刚石薄膜涂层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硼时Co在硬质合金表面同B形成CoB、Co2B化合物层。该硼化物层在金刚石沉积过程中,能有效阻挡硬质合金中粘结相Co向表面扩散,消除了Co对金刚石薄膜涂层形成时的不利影响,改善了薄膜涂层质量,提高了附着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CH_4-H_2-O_2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研究了TiC中间过渡层对金刚石薄膜沉积效果的作用及粘结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沉积条件下TiC中间过渡层可以显著提高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生长速率,而且还可提高金刚石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6.
新型W—Ni—Fe—TiB2合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讨论了采用高压成型低温烧结技术制造新型高比重钨合金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烧结密度和硬度测定研究了该材料的烧结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仪确定它的相组成,发现除了W,γ-(Fe-Ni)和TiB2外,还存在一种生成相CoW2B2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TiB2和CoW2B2相均能较均匀地分布于粘结相内,推断TiB2和CoW2B2对材料的粘结相可能起到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稀土,钛复合变质剂对贝本钢铸态晶粒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研究了稀土、钛复合变质剂对锰硅工体铸钢晶粒尺寸的影响。表明,经稀土、钛复合变质处理后,贝氏体铸钢中形成大量的高熔点化全物,尺寸约1.2~2.5μm。这些高熔点化合物为非均匀形核核心,使液固相变形粒尺寸明一小,为变质前的1/3~1/2。经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高熔点相为稀土氧化物(La,Ce)2(O,S)3x和碳、氮化物Ii(C,N)。根据错配度理论计  相似文献   

8.
金刚石与Co-Si合金的固相连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金刚石复合片中金刚石颗粒与粘结剂Co-Si合金之间的连接行为。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颗粒周围有Si元素偏聚;金刚石颗粒与结合剂之间有新生化合物SiC存在;烧结时间是影响SiC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SiC的存在,使金刚石工具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横流式CO2激光器在X60CrMnMoVNbN2110钢表面熔覆Si3N4陶瓷的方法。用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熔覆层内相组成及界面结构。结果表明,熔覆层内Si3N4或WC颗粒与粘结相Co形成包裹结构,各相结合致密,且与基材形成了冶金结合。其主要组成相为α-Si3N4,β-Si3N4,WC和Co,Si3N4在α→β相转变时,形成非周期性的反相畴结构。性能测定指出,熔覆层具有较高的硬度(160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研究了钕铁硼合金的氢化-脱氢特征,还研究了重新合成新型Nd2Fe14B材料的机理,其实验方法是,用真空中频感应炉熔炼Nd2Fe14B型合金,将合金置于氢气气氛炉中,在大约800℃的温度下歧化,时间约为 2h,使 Nd2Fe14B型合金完全分解,变成 aFe、 NdH2.9和 FeB等。然后抽真空脱氢,加热温度从室温到约900℃,抽真空时间10min~180min。脱氢后的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并做SEM实验,还将脱氢产物和环氧树脂混合后制备成粘结试样,并测定其磁性能。X射…  相似文献   

11.
孙凤莲  张杰 《焊接学报》1997,18(3):177-181
分析了金刚石复合片中金刚石颗粒与粘结剂Co-Si合金之间的连接行为。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颗粒周围Si元素偏聚;金刚石颗粒与结合剂之产是有效生化合物SiC存在;烧结时间是影响SiC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采用高压成型低温烧结技术制造新型高比重钨合金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烧结密度和硬度测定研究了该材料的烧结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仪确定了它的相组成,发现除了W、γ-(Fe、Ni)和TiB_2外,还存在一种生成相CoW_2B_2;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TiB_2和CoW_2B_2相均能较均匀地分布于粘结相内,推断TiB_2和CoW_2B_2对材料的粘结相可能起到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位生成SiC/TiSi2纳米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林  江东亮 《金属学报》1999,35(8):893-896
采用Si和TiC为原料,通过反应热压可制得纳米SiC粒子复合的TiSi2材料,生成的纳米SiC粒子聚集分布在TiSi2基体中,SiC粒子与TiSi2的同没有晶界相存在,但由于残余应力的作用,TiSi2晶格发生扭曲并有位错出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位电阻测量、热重分析、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等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Bi_(1.6)Pb_(0.4)Sr_2Ca_2Cu_3O_(10+δ)(下称BPSCCO)超导材料在不同温度(650—800℃)和不同氧分压(氧气、空气和氮气)下热处理过程中结构变化及其对超导电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稍高氧分压下退火,2223相中的Pb ̄(+2)离子将失稳析出体外,生成类Ca_2PbO_4杂相,导致电阻率和重量增加,其调制结构由纯Pb型(q=βb)逐渐变为纯Bi型(q=βb+c),在低氧分压下退火,类Ca_2PbO_4杂相将分解,整个过程基本可逆.此外还发现,适度析出类Ca_2PbO_4杂相,2223母相的超导转变温度将增高,材料的电传输特性亦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雷远进 《贵金属》1998,19(4):24-28
Pt-Sn催化剂经(NH4)2S硫化用于长链烷烃脱氢,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用(NH4)2S硫化不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而且也提高初活性。经工业规模实际考核,表明这种新的硫化方法其催化剂稳定性好,选择性高,工业使用方便。同时还测定硫化催化剂的氢吸附及CO吸附态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NH4)2S硫化催化剂其高温氢吸附量增加。作者将实验结果与传统H2S硫化方法作了对比讨论,对(NH4)2S硫化的机理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添加晶种的碳热还原SiO2法制取Si3N4/SiC复合粉末的工艺。发现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原料SiO2粉比表面的增大、添加Si3N4晶种以及提高N2流速,均有利于Si3N4、SiC相含量的增加。当SiO2:C为1:2,加入10Wt%Si3N4品种时,在1350℃下于N2流速为0.4m3·h-1气氛下反应4h,可得到平均粒度为0.46m,含N23.9wt%、C6.25Wt%、O2.90wt%的Si3N4/SiC超细复合粉末。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锯片刀头的制备及显微组织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不同金刚石、粘结相和烧结工艺制备了金刚石锯片刀头,研究分析了锯片刀头的显微组织、性能及寿命。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锯片刀头用Cu、WC、Co作为粘结相可改善对固溶相的润湿性,同时添加少量Fe、Ni、Zn作粘结添加相进一步改善性能;经过在800℃保温120s的烧结后,刀头合金显微组织为在WC作为骨架的基体上分布着约50/60目金刚石硬质相,这种柔韧性的基体与适当的分散硬质相结合起来,提高了锯片刀头的硬度、切割性能、抗磨损能力及韧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激光熔覆Ni基WC合金组织与硬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kWCO2激光器在A3钢板上进行Ni基WC金属陶瓷的激光熔覆试验。研究了不同碳化钨含量下熔覆层的组织和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熔覆层中粘结金属硬度随揽复合粉中碳化钨含量的增加呈马鞍形变化;同一熔覆层中,粘结金属硬度曲线平稳,无明显梯度变化,但复合层内存在一定的成分与组织梯度;粘结金属组合与碳化钨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Ti—Fe机械合金化中氢致非晶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氢原子对Ti-Fe系机械合金化的影响,应用 XRD,DSC,TEM等方法测试了Ti-Fe系和Ti-Fe-TiH2系的机械合金化反应过程和产物结构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氢原子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诱导非晶TiFe相的形成,由于氢原子的影响,非晶TiFe相的结构弛豫温度和晶化温度低于机械合金化得到的非晶TiFe相相应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热循环对SiCp/MoSi_2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的影响,并测定了材料的宏观残余应力。实验材料是用热压方法制备的MoSi_2和不同体积百分数(10,20,30vol%)SiC_p增强MoSi_2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都随Si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经过热循环以后,四种材料的抗弯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断裂韧度则下降约20%左右。这是由于材料经过热循环以后,造成SiCp和MoSi2界面结合过强和基体晶界过弱。尽管SiC_p和MoSi_2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但在复合材料中未发现由此而产生的裂纹和宏观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