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碱性硫酸铝解吸法烟气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溶剂萃取法从含铁硫酸铝溶液中除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叙述了用N235-9301混合萃取剂从含铁硫酸铝溶液中萃取分离铁的工艺研究结果。含铁硫酸铝溶液(Al2O3/Fe2O3=15.7%/≯0.5%)经H2O2氧化后,用N235-9301-磺化煤油溶液进行萃取可得合格的硫酸铝产品液(Al2O3/Fe2O3=15.7%/<50ppm)。萃取操作可在常温(25±5℃)、常压下进行。萃取后的载铁有机相经酸反萃取、水洗和碱洗后返回萃取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法提取钨的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WA、WC两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在钨冶炼工业中的应用,并给出了采用这两种树脂制备高纯仲钨酸铵的新工艺流程和所得到的工业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石煤浸出液离子交换法提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钢铁钒钛》2007,28(1):22-25,52
选择了几种离子交换树脂,对石煤酸浸含钒液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能够很好地除去浸出液中大部分杂质,并能使钒得到富集;不同树脂对钒的吸附均受吸附时间、溶液pH值等实验条件的影响,不同解吸剂与解吸时间也会影响树脂解吸的效果;1#树脂吸附率在4h左右可达到99%的最大吸附能力,选择合适的解吸剂可在4h内使钒的解吸率达到95%以上;解吸液经过净化,沉钒,煅烧后得到的五氧化二钒纯度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法制取精制钨酸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指 ,从钨酸钠溶液中吸附钨 ,并净化除去硅、磷、砷杂质 ,利用NaOH和化合物A的协同解吸作用 ,大幅度提高了负载WO42 -树脂的解吸率。在控制解吸液结晶程度的条件下 ,制取出了高纯钨酸钠。  相似文献   

6.
7.
离子交换法回收白钨精矿酸分解母液与洗水混合液中的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363树脂吸附白钨精矿酸分解母液与洗水混合液中的钨,用2.8mol/L氢氧化钠进行了解吸,可获得含钨高的溶液。树脂用碱性次氯酸钠再生,盐酸转型后,重复使用性能稳定。该法简单经济,能有效地回收钨。  相似文献   

8.
尹树普  赵静 《中国钨业》2000,15(2):27-28
对湿法冶金离子交换制取APT工艺解吸钨过程中Cl-、P、Sn等杂质的行为进行研究 ,并采取适当的解吸液切割 ,获取纯净的(NH4)2WO4 溶液(AT液) ,以保证结晶APT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用离子交换法回收水解沉钒工艺沉淀母液中的钒,考察了树脂类型、料液pH、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对钒吸附效果的影响,对D314树脂吸附钒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柱式动态吸附和解吸钒的试验,提出采用解吸合格液溶解红钒。结果表明:在pH为2.4,温度为45℃,吸附时间为40 h的条件下,D314树脂对V2O5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43 mg/mL。以5%NaOH+10%NaCl为解吸剂,解吸液峰值处V2O5浓度达67.5 g/L,富集比达23.6倍。D314树脂对钒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用离子交换法回收沉淀母液中的钒,吸附率大于95.5%,解吸率大于98.2%,解吸合格液可用来溶解红钒,技术可行,流程简单,为钒的回收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离子交换法从酸沉母液中回收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兴元 《中国钼业》1997,21(4):23-25
介绍用离子交换的方法从酸沉母液中回收钼工艺和技术条件。着重介绍了吸附、解吸过程中主要参数对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酸酸浸铝钙渣提铝,主要研究浸出过程中各工艺因素对铝浸出率的影响,用32%~33%浓度的硫酸浸出铝钙渣,较佳的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45 min,液固比为4:1.为提高铝浸出率以及制取的硫酸铝溶液同时满足后序工序的要求,采用三级逆流浸出,并适当调整工艺参数,进行综合条件实验,获得铝的浸出率为98.48%,浸出液的pH为3.5、硫酸铝浓度为163.4 g/L.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硫酸酸浸铝钙渣提铝, 主要研究浸出过程中各工艺因素对铝浸出率的影响, 用32 %~33 %浓度的硫酸浸出铝钙渣,较佳的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为50 ℃,浸出时间为45 min,液固比为4:1.为提高铝浸出率以及制取的硫酸铝溶液同时满足后序工序的要求,采用三级逆流浸出, 并适当调整工艺参数,进行综合条件实验,获得铝的浸出率为98.48 %,浸出液的pH为3.5、硫酸铝浓度为163.4 g/L.   相似文献   

13.
从含铁硫酸铝中除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对含铁硫酸铝溶液进行除铁试验研究,探讨了溶液pH、氧化剂用量、硫酸铝溶液浓度等因素对除铁效率的影响。试验确定的最佳的除铁工艺条件为:溶液pH为3.0,溶液中硫酸铝质量分数为30%,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100±5)℃。产品中铁质量分数可降至0.27%。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聚合硫酸铝铁的制备和应用.[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制备聚合硫酸铝铁(PAFS),通过PAFS对舍油废水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研究了PAPS的最佳合成条件和最佳处理条件,并通过与硫酸铁、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效果的比较,对PAFS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当Fe/Al摩尔比为3:5,pH值为3.5,熟化温度为65℃时,合成的产品性能最优,去浊率达94.55%,脱色率达96%,除油率达82.67%.当投加量为140mg/l,原水pH值为8时,PAFS处理效果最佳,去浊率达95.05%.相同条件下,PAFS的絮凝效果优于其他3种絮凝荆.[结论]为PAFS的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实际生产和含油污水的处理有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铝加工》2015,(6)
叙述了小型铝合金壳体潜水电泵的基本概况,包括大致构造、各主要铝合金零件的加工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以及该行业目前总体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6.
超细氢氧化铝研制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铝酸钠溶液络和-聚合理论和结晶学的原理,我们提出了超细氢氧化铝种分分解理论。在掌握高活性晶种制备技术的基础上,在试验室和工业生产上,控制适当的分解条件很容易生产出超细氢氧化铝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工业生产,技术成熟,工艺先进,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桂全红 《铝加工》2003,26(1):22-26
对陶瓷过滤板的生产工艺技术要点,在铝加工中的作用、过滤原理以及使用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做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硫酸铝作为钛白粉的盐处理剂对钛白初品的作用规律,主要包括硫酸铝对钛白初品金红石晶型转化率、消色力、白度、粒子形貌等方面的影响。试验表明:硫酸铝是金红石晶型转化抑制剂,铝盐在钛白粉中含量在0.08%~0.28%范围内对钛白初品消色力几乎无影响。当钛白初品中铝盐含量在0.05%~0.10%范围内,钛白初品白度值随着含铝量的增加而增长,当铝盐含量在0.10%~0.50%范围内,钛白初品白度值随着铝盐含量增加反而不断降低。研究显示硫酸铝的加入有利于钛白初品粒子按四方晶系生长。  相似文献   

19.
先进的铝轮毂设计与制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利民 《铝加工》2008,(2):45-47
介绍了先进的汽车铝轮毂设计和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船形槽壳的结构形式、使用中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制作船形槽壳的措施和具体的制作方案并加以实践,适用于类似铝电解槽槽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