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构造低密度校验码的渐进边生长算法的快速实现方法.该方法使用平衡搜索树对校验节点进行排序,并且在边生长过程中对Tanner图的变化进行跟踪.平衡搜索树使对特定校验节点的查找具有对数复杂度,且通过跟踪Tanner图的变化可大大减少对Tanner图进行树形展开操作的次数.相对于基于标志位的实现方法,基于平衡搜索树的渐进边增长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以构造一个码长为104的低密度校验码为例,基于平衡搜索树的快速渐进边增长算法的用时为基于标志位方法的1/5.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优化设计中一类基本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具有流量约束的最小生成树(CMST)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联合启发式搜索和分支定界方法的混合优化算法.通过应用邻域搜索策略,初始解有了极大的改进.提出的高效算法提高了遍历搜索树的效率,加快剪枝,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在阐述搜索最优解的过程中说明了该算法的优势.计算结果表明,新提出的高效分支定界算法极大地改进了原有的基于边的分支定界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设随机变量Xn,Yn,Zn和Sn,k分别表示大小为n的随机二叉搜索树上的具有0,1,2个子顶点的顶点数目及大小为k的子树的数目,得到了关于它们的一些强极限性质。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哈夫曼编码的实现方式是在构造哈夫曼的基础上,从叶子节点到根节点逆向进行的。为了提高编码的效率,给出了一种新的哈夫曼编码实现方式,该方式通过利用二叉排序树的数据结构,从哈夫曼的根节点出发,向叶子节点进行编码,在编码过程中仅将哈夫曼树的每个叶子节点进行一次扫描便可以得到各个叶子节点的哈夫曼编码。该方法不仅符合编码的思维方式,而且解决了原先编码过程中大量指针移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路径搜索算法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搜索时间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基于人1二智能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利用网络拓扑图给出的信息动态地调整搜索方向,并利用二叉堆进行算法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搜索效率的要求.常规使用启发式搜索算法进行路径搜索计算,其时间复杂度是O(n2)(n为网络节点数量),即当面临百万节点的复杂网络拓扑时,启发式搜索算法的搜索耗时将会呈指数级快速增长,无法完全满足工程技术需求.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证明应用二叉堆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对于长路径,大搜索空间的搜索应用时表现出良好的时间线性,其时间复杂度是O(logn)(n为Openlist的节点数),没有出现常规启发式搜索算法应用时搜索时间爆炸式增长的情况,具有较高的性能和效率,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实用参考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3着色问题,阐述了回溯算法与静态搜索树,提出了动态搜索树的概念,给出了一个基于动态搜索树的回溯算法,以3着色问题为例,说明该算法所用时间少于静态搜索树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进的回溯算法求解3着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3着色问题,阐述了回溯算法与静态搜索树,提出了动态搜索树的概念,给出了一个基于动态搜索树的回溯算法,以3着色问题为例,说明该算法所用时间少于静态搜索树方法.  相似文献   

8.
开沟布线问题定义为由最短路径树和最小生成树这两个问题组合而成的组合优化问题,是一个新提出的、易于描述的却难于处理的NP完全问题.该文将图论、组合优化以及CNRP等技术相结合来对开沟布线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指定一些约束的基础上建立的的数学模型较准确的描述了开沟布线问题的实质.给出了求解该问题的最直观简单的方法SP-MST求解法.并引入邻域搜索策略,在CTPHERUR1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2-交换邻域搜索的改进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得到的近似解更接近最优解.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国内外多种信息抽取方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DOM树和二叉树结构的Web表格信息抽取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以Web表格为信息抽取对象的、支持抽取方式选择的Web表格信息抽取工具.该工具将Html文档解析成DOM树,再将DOM树构建成一棵含有文本信息的二叉树,最后通过遍历二叉树实现对Web表格信息的抽取...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在单独数据流中挖掘近期频繁项的算法MRFI。该算法采用基于对时间敏感的滑动窗口的模式,保证了挖掘结果的时效性,并利用循环队列和二叉排序树实现了简单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该方法是一种近似算法,它可以消除历史数据对挖掘结果的影响。实验采用IBM数据发生器产生合成数据,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完全二叉树是数据结构中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对完全二叉树的判定方法较为单一,通过分析和研究完全二叉树和平衡二叉树中平衡因子的性质,得出了基于平衡因子判定完全二叉树的方法及判定算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二叉树和SVM的指纹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进行指纹多类分类存在困难的问题,在应用二叉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指纹分类方法.该算法首先使用二叉树进行多类决策,将原始分类数据分解成3个二类分类问题,然后利用SVM进行二类分类,使3个分类超平面得到优化.两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SVM在二类分类问题方面相对于其它方法的优势,从而使算法的推广能力有较大提高,总的分类正确率可达97.9%.实验结果证明,二叉树构造多类框架将指纹多类分类问题分解成3个二类分类器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指纹分类的效率,还充分发挥了SVM分类器解决二类分类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指纹多类分类存在困难的问题,在应用二叉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指纹分类方法.该算法首先使用二叉树进行多类决策,将原始分类数据分解成3个二类分类问题,然后利用SVM进行二类分类,使3个分类超平面得到优化.两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SVM在二类分类问题方面相对于其它方法的优势,从而使算法的推广能力有较大提高,总的分类正确率可达97.9%.实验结果证明,二叉树构造多类框架将指纹多类分类问题分解成3个二类分类器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指纹分类的效率,还充分发挥了SVM分类器解决二类分类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二叉树后序遍历过程的特点,结合二叉树先序遍历非递归算法的思想,对传统的二叉树后序遍历非递归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先序遍历”思想的二叉树后序遍历非递归算法,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完全基于高度的满二叉树判定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满二叉树具有的性质,得到了满二叉树的一个等价定义,利用该等价定义给出了一种完全基 于高度的满二叉树判定算法。该算法解决了传统上既要计算二叉树高度又要计算二叉树中结点个数来判定一棵二 叉树是否为满二叉树的问题,丰富了满二叉树的判定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这种完全基于高度的满二叉树判定算法 运行正确,判定结论可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解决二进制搜索算法标签识别延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二进制搜索算法的一种改进算法,通过设置堆栈,变量Count,引入了反向搜索的机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显著地减少了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的请求次数,解决了二进制搜索算法延时过长的问题,提高了标签识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简称NJ)存在"Tied trees"问题,即它从同一数据集中产生的进化树可能不唯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NJ方法——INJ,该方法利用速率校正距离把多个最近的种群进行合并,并从理论和应用上说明INJ产生的进化树具有更好的唯一性,而且在NJ树唯一时,INJ树和NJ树完全相同.因此在传统NJ算法产生的二叉树不唯一时,INJ算法也能产生一棵具有唯一拓扑结构的多叉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矩形件排样时材料的利用率,针对定序列矩形件优化排样问题,本文在"基于最低水平线的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矩形件优化排样算法——基于最低水平线的二维搜索算法.此改进算法在"基于最低水平线的搜索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排样宽度的二维搜索,并将该改进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实例排样比较,排样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排样算法能有效地利用排样时产生的空白区域,在提高材料利用率上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一种用球体单元填充颗粒内部空间建立模型的方法,其球体单元的形成依据颗粒表面和内部节点信息.在计算颗粒表面和内部网格节点之间最短距离时,把二叉树优化算法引入到了用VC++编写的程序中.同时利用该算法实现了某一真实颗粒的三维建模,通过对比原有算法的计算效率,该算法能够在保证颗粒建模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约70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颗粒模型特别是大规模颗粒模型生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二叉树结构与多个支持向量机子分类器组合进行Web文本信息分类,在二叉树支持向量机多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持向量机的多类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多类分类,分类精度明显提高,体现了将遗传算法与二叉树支持向量机结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