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段集总参数法建立了肋片管表冷器在湿工况下的动态数学模型,将模型的微分方程转换为以表冷器各出口参数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对表冷器动态数学模型进行了直接求解,得到了肋片管表冷器各微元段水侧温度和空气侧温湿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表冷器在湿工况下达到稳态时各微元段的换热情况,以及流体入口温度和流速扰量对表冷器换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侧流速扰量对表冷器换热量的影响最大,随空气流速的增大,换热量增加的速度将减小.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是湿工况千球温度效率法来计算表冷器的湿工况。该法推导公式的数学模型清晰,推导过程严谨,计算比较方便。表冷器干工况时,空气和表冷器外表面之间热交换的推动力是干球温度差。但是湿工况时,空气和表冷器外表面之间的总热交换的推动是焓差,而不是干球温度差。所以,用干球温度效率公式计算表冷器的湿工况,物理概念不够明确;此外,由于该法中析湿系数ξ在校核计算时ξ是未知的,所以必须作烦琐的试算。这是该法的两个缺点。前几年国内有些同志提出过几种湿球温度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无限空间射流理论和表冷器换热理论为基础,对主动式冷梁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假设条件下,建立了诱导送风模型和干工况表冷器换热模型。结合这两种模型,最终建立了主动式冷梁工作模型。在设定的5种静压箱静压值下,对主动式冷梁样品的一次风量、二次风量、水侧换热量等热工参数进行测试。选取诱导比和制冷量两个表征冷梁性能的参数作为标准,对模型理论值与样品实际值进行了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主动式冷梁模型。  相似文献   

4.
水冷式表冷器工况判别方法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国内目前使用的水冷式表冷器工况判别方法是无效的,因为它不能判别干、湿、半干半湿三种工况。介绍了ASHRAE推荐的和卡尔波斯提出的工况判别方法。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两者实质是等价的,表达形式的不同是由于前者对干湿表面分界线上的换热分析应用的是湿表面的换热规律,而后者应用的是干表面的换热规律。通过在表冷器两侧需增足够大的换热面积,阐明了它们的判别原理。根据国内目前使用的实验方法,指出国内以选用卡尔波斯提出的方法为宜,并给出了其在做校核性计算时的使用程序。结合卡尔波斯提出的工况判别方法,对目前的半干半湿工况热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的虚拟现实工具箱允许MATLAB/Simulink使用虚拟现实的图形技术,使得用户能直接将仿真结果以虚拟现实的形式显示出来。首先建立机器人行驶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由此获得系统的Simulink模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然后使用虚拟现实工具箱建立了一个相关的虚拟场景,并通过该工具箱的Simulink接口将机器人行驶控制系统Simulink模型与该虚拟世界建立关联,从而利用Simulink模型产生的信号数据控制和操纵虚拟世界中机器人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王晋生 《暖通空调》2001,31(2):25-27
指出了目前表冷器试验方法中因含有析湿因数项而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以等价干工况为基础,只做湿工况变风量、干工况变风量和变水量试验的新方法。认为新方法遵循了焓差是湿工况下换热推动力的规律试验,试验工作量减少一半以上,对试验装置的要求降低,由试验数据整理出的公式用于表冷器热力计算完全可以满足空调常用范围内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适于系统仿真的表冷器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热力学和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出发,以TRNSYS为仿真平台,建立了表冷器动态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仿真结果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适合于系统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中联重科生产的QY25汽车起重机发动机、液压系统及负载动力链模型,应用dSPACE平台搭建了功率匹配控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环境;构建了起重机各种作业工况下的虚拟现实场景,实现整车功率匹配控制系统的逻辑性能作业测试。仿真结果与实车验证测试表明该测试系统实时性好、测试工况完整、功能完备、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类似卷烟生产工房的高露点中央空调系统应用场合,本文分别对4排/6排空调表冷器在不同冷冻供水温度工况下的换热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实验。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变水温运行工况下,随着冷冻供水温度的提高,表冷器处理后的空气干球温度有较大的提高,相对湿度变化不大,供回水温差变小;为充分发挥变水温运行的节能潜力,表冷器应根据实际的露点温度需求进行优化设计;表冷器排数的增加更有利于提高冷冻供水温度,达到冷水机组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水冷式表冷器传热研究(3):半干半湿工况热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晋生 《暖通空调》2001,31(3):70-72
将已较成熟的水冷式表冷器干工况和湿工况热力计算理论与干、湿工况的分界是点“表冷器空气初状态的露点温度”结合起来,建立了半干半湿工况热力计算公式。其特点在于把湿工况段转换为等价干工况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