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致密油储层的砂体宏观非均质性受制于岩相、砂体和泥岩发育程度等影响,采用测井资料计算反映储层砂体宏观非均质性的岩相、砂体结构、砂地比、夹层密度等4个评价参数,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波叠加原理构建砂体非均质性评价模型,并以该模型计算了非均质性系数,进而利用三维随机多步地质建模技术对研究区内致密油储层的砂体宏观非均质性展开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储层砂体宏观非均质性评价结果与水平井实钻岩性吻合度较高。该技术流程为致密油储层砂体宏观非均质性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也有助于提高致密油储层的钻遇率。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形态复杂、次生变化大,和砂岩储层相比,具有更严重的非均质性。对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不仅有渗透率变异系数(Vk)、渗透率突进系数(Tk)、渗透率级差(Jk)和夹层密度(Dk)等常规方法,而且还出现了不少用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的新方法。本文对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4.
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及井网部署,并直接影响着油气田的注水采收效果和最终采收率。衡量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参数为渗透率的差异。本文提出了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新参数—渗透率非均质系数,该参数与同类参数相比更能反映储层渗透率非均质的变化趋势及变化方向,可为油田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及井网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更快地油气开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形态复杂、次生变化大,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而目前对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是一大技术难题。为此,对现有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4种方法进行了介绍,指出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根据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的不同对孔隙、裂缝和溶洞储层提出了分类表征的新方法,认为利用孔隙度贡献率和渗透率贡献率描述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渗透率应力敏感实验研究非均质致密砂岩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根据颗粒Hertz接触变形法则,建立非均质致密砂岩毛管孔隙渗透率应力敏感定量表征模型,对孔隙度、渗透率和渗透率级差随有效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及规律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非均质致密砂岩的应力敏感性主要表现为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不同岩石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具有不同步性,岩石渗透率越低,渗透率下降速度越快,非均质岩石渗透率下降速度介于岩石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渗透率下降速度之间;非均质岩石渗透率级差越大,渗透率应力敏感曲线越靠近岩石低渗透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曲线,且渗透率级差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7.
非均质性是储集层客观存在的特征,非均质性影响油气分布、油田产量、最终采收率以及经济效益。如何有效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一直是地质学家探讨的问题。目前能够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提出了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新参数——渗透率参差系数,该参数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准确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程度。计算方法简便,可对比性强,评价标准容易建立,计算精度不受样品数量多少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砖窑湾地区长6储层在开发过程中的高含水、产量低等问题,通过岩心观察、测试、测井曲线与生产动态等资料,利用地质分析、统计学方法和洛伦茨曲线法等从层内、层间和平面三方面对砖窑湾长6储层进行宏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段储层的整体宏观非均质性较强。发育较多层理,局部区域韵律特征明显,层内非均质性整体上以中等-较强非均质性为主,层间非均质性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特征,研究区内整体以长611小层的最强,长631小层最弱。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各小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长612、长621、长622、长631、长632、长611小层。 相似文献
9.
毛管压力曲线在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管压力曲线反映了在一定驱替压力下水银可能进入的孔隙喉道的大小及这种喉道的孔隙容积,因此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可以对储集层的孔隙结构进行研究,进而研究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对商河油田沙一中典型的压汞曲线在形态上进行了详细分析,编绘了所有岩样的毛管压力曲线、J函数曲线与孔径分布和渗透率贡献曲线,研究认为,商河油田沙一中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0.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渗透率是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根据大量国外研究成果和本人的实践,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通过地质统计理论对渗透率平面区域变化特征参数,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各种均值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参数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析,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标定以及地质因素对参数计算的影响等,它为油藏模拟和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参数的合理选取以及油气储量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劳伦兹系数定量评价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为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李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2):24-26
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层间河流相储层为研究对泉,采用地质统计方法和劳伦兹系数法分析了馆陶组上段层闻和平面的非均质性。研究表明,应用劳伦兹系数法可以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描述,其结果可以在图中直观的表现;埕岛油田主力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变化较大,馆陶组上段(1+2)^(3+)小层层内均质性较好,5^2小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在平面非均质性研究中,馆陶组上段(1+2)^4(1)沉积单元均质性在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中是最好的,而4^2(2)沉积单元均质性是最差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储层综合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储层评价是储层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权系数的确定是储层综合定量评价的关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系数,并对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二区东部密井网试验区进行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三种评价方法分类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解决了储层单因素评价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评价结果相互交叉、不唯一的问题,有利于对储层进行正确的分类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明一西块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濮凹陷明寨油田明-西块属于严重非均质性油藏,油藏的非均质性严重地制约了明-西块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多种方法对明一西块的非均质性所进行的研究表明,无论宏观非均质性还是微观非均质性,都十分严重,并分析了形成非均质性的原因及其调整措施,这将有力地指导今后明-西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17.
18.
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方法在礁灰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南海流花11-1油田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在对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的方法中引入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概念,克服了以往研究工作中只应用单一因素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不足.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反映储层的实际情况,进而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快速、直观地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在综合分析了油藏动、静态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对该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剩余油潜力区,并在潜力区部署了侧钻井位.实际生产情况与非均质研究结果一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该方法对类似油田储层非均质及剩余油分布和预测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都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朝阳沟油田低渗透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系数,并对朝阳沟油田低渗透储层进行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根据累积概率曲线,将评价结果分为三类,评价结果符合朝阳沟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储层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解决了储层单因素评价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评价结果相互交叉、不唯一的问题,为朝阳沟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调整等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孔介质中存在多相流体时,其相对渗透率会受到润湿性、岩石结构、流体饱和顺序等因素影响。岩心室内试验得到的单个样品相对渗透率变化规律仅表征了某种孔隙结构下的渗流规律,而储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对渗流的影响很难用一块岩样试验结果表达清楚。表征油藏中多个含油小层、以及同一小层不同沉积相带孔隙结构储层油水渗流规律需要综合各样品的试验结果,不同样品在综合过程中所占比重也需要合理分配。利用室内相渗试验、岩心化验分析结果,提出油藏综合相渗曲线渗透率拟合目标值等于油藏的平均渗透率,样品在综合曲线中的权重系数根据孔隙结构分布规律或渗透率分布规律确定,并给出了拟合油藏综合相渗曲线具体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