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8月,杭州市成立了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并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统一收购、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等手段,实现了政府对土地供应一级市场的垄断,对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统一纳入了招标、拍卖方式出让的轨道。有关专家曾对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体系与模式进行过介绍,但对杭州模式运行的情况则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本文将结合杭州市近年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情况,对杭州市的土地收购储备工作进行经验分析,研究总结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实践中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杭州土地收购储备的发…  相似文献   

2.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国家在土地市场上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从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产生背景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现实与理念根源。然后就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实践当中所存在的各种显性与隐性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法律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以高水平经营城市”,刘淇同志在第十二届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城市经营要深入研究新思路、新机制和新办法,为今后北京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自改革开放以来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度、治理大气环境、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开发、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以及在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等城市经营方面,  相似文献   

4.
黄小彪 《上海住宅》2005,(4):102-103
所谓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或由政府委托机构依照法律程序.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运用市场机制对通过收购、置换、回收、征用等方式集中起来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储备.然后按照经营的原则将土地出让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我国1996年在借鉴香港土地储备经验基础上,首先在上海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随后杭州于1997年8月成立了杭州土地储备中心,由于效果突出.后来在全国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资产证券化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土地收购储备的发展。本文认为土地资产证券化是土地收购储备融资的有效手段,提出了两种资产证券化模式,并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土地收购储备的发展.本文认为土地资产证券化是土地收购储备融资的有效手段,提出了两种资产证券化模式,并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的经营 主要是通过建立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出让制度,对城市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招标拍卖,盘活土地资产,确保国有土地资源的收益,推进城市的建设和为企业发展服务。 一是对城市房地产进行市场化运营。1999年底,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超过400家,从业人员超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云亚 《规划师》2006,22(6):61-64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应为:在法律层面明确区分"为了城市建设储备土地"的征用和"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征用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目的的土地征用;必须强化国家(或城市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一级土地市场的政府垄断;以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应得利益和使城市政府具有支付能力为目标,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方法的征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经营模式的优化分析与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土地经营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角度 ,对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我国城市政府土地经营理念的产生源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这种理念不断得以增强。但是在现有的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模式下 ,城市政府面临着用地规模无限扩张、总量失控、土地收益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之后 ,文章提出了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土地市场化度等优化对策 ,以此提高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
程远清 《山西建筑》2007,33(20):276-278
在明确了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及整治成本由土地取得费、土地整治开发费、管理费、贷款利息、规划设计费等费用构成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各种费用的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各种费用的控制途径和措施,对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及整治成本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