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地表允许崩落的矿山,适时进行由空场法向崩落法的过渡是地下矿山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江苏镇江韦岗铁矿的采矿方法改造的可行性研究,论述了采矿方法改造的必要性;可行的采矿方法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采矿方法改造的过渡方式,覆盖层的形成以及可望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用上覆岩层崩落法回采挠褶区段房间矿柱的新工艺在热兹卡兹甘矿山进行工业试验的结果,并从理论上对此工艺进行了分析。应用此工艺,1991-1992年的开采经济效益增加了1000多万卢布。 相似文献
3.
空场法转崩落法过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东下告铁矿工程实际,在早期利用空场法开采后存在的矿石回收及安全技术问题,通过多方案对比,选择确定采用崩落法进行后期开采,但其方法过渡存在有各种工艺及技术的转换与控制,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措施,并已经在矿山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解决了矿山安全及矿石回收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5.
对于由崩落法开采向充填法开采转变的矿山,受崩落法开采的采动影响,其工程地质条件会变得相对复杂,围岩完整性及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开采技术条件相对复杂。为确保矿山下步生产作业的安全,必须要在崩落法采场与充填法采场之间留设隔离矿柱。本文结合矿山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创新地采用了以考虑采空区顶板垮塌冲击动载荷的弹性小薄板理论为代表的多种理论分析方法确定了崩落法转充填法采场之间水平隔离矿柱的尺寸,采用结合矿山围岩移动参数和Bieniawski矿柱强度理论的方式计算了崩落法转充填法采场之间隔离间柱的尺寸,与此同时,采用Phase2二维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隔离间柱的尺寸合理性进行了验证,最终实现了矿山崩落法转充填法的顺利转型,在保证矿山下步安全回采的基础上,提高了矿石回收率,为矿山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应用覆岩大量崩落二次开采方法回采矿柱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热兹卡兹甘矿床应用大量崩落上覆岩层的二次开采方法回采已采盘区的残留矿柱的实践经验及其具体工艺方案,并且为该矿床今后推广应用这种二次开采方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康家湾矿矿柱开采技术条件 ,将煤矿使用成熟的单体液压支柱护顶技术引入金属矿矿柱回采 ,结合单层崩落法 ,提出了单体液压支柱护顶长壁式崩落法矿柱回采新方案。该方案工艺简单 ,支护成本低 ,对矿柱开采适应性强 ,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用上覆岩层崩落法回采挠褶区段房间矿柱的新工艺在热兹卡兹甘矿山进行工业试验的结果,并从理论上对此工艺进行了分析。应用此工艺,1991~1992年的开采经济效益增加了1000多万卢布。 相似文献
9.
根据康家湾金属矿矿柱开采技术条件,将煤矿使用成熟的单体液压支柱护顶技术引入金属矿长壁式崩落法采场的矿柱回采。回采方案工艺简单,适应性能强,支护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合理确定隔离矿柱厚度对保证过渡采场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隔离矿柱力学模型,分析隔离矿柱破坏特征,建立了隔离矿柱的系统总势能关系式;基于突变理论,推导出隔离矿柱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根据尖点突变模型失稳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建立了隔离矿柱安全厚度的计算模型。将此计算模型应用于研究鄂东某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充填法隔离矿柱厚度,理论计算的隔离矿柱厚度取值范围为15.49~19.36m。在数值模拟验证和工程试验生产中,取隔离矿柱厚度为17.50m时,隔离矿柱处于稳定状态。理论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突变理论可解释隔离矿柱失稳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隔离矿柱安全厚度计算模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露天转地下崩落法采矿时露天坑覆盖层渗流量的大小关系到井下回采放矿的安全。通过分析矿区降雨强度、露天坑汇水面积以及覆盖层本身的结构特性,研究这些因素与露天坑覆盖层渗流量的关系,对减小井下水量,确保采矿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14.
以杏山铁矿为研究背景,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基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覆盖层结构优化理论与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回填自然分级理论,确定了杏山铁矿能满足防损失贫化、防冲击地压、阻滞水作用、减少漏风防寒保暖,可形成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条件等安全功能的覆盖层厚度为45 m,形成方法为高台阶一次翻卸,并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与技术保障措施。取得以下主要结论:①杏山铁矿覆盖层分整体下移层和流动层2层铺设,流动层回填废石粒度不小于20 mm,100 mm以上的粒度含量不小于40%,厚度不小于20 m。②整体下移层回填废石小于5 mm与大于5 mm的粗颗粒比例为3∶7,厚度不小于25 m。杏山铁矿实施覆盖层后的井下漏风率、矿石贫化率、井下泥石流和渗漏时间等指标评价数据良好,对类似矿山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段空场崩落采矿法顶板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子山铅锌矿ⅪV1主矿体上下盘围岩均不稳固,试验应用改进的分段空场崩落采矿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对其护顶矿层和隔离矿柱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比较4种方案的应力、安全率和塑性区分布,优选了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矿房回采时,护顶层厚度对顶板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顶板稳定性随护顶层厚度增加而提高;采场跨度对顶板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随采场跨度增加而降低。选取适当的护顶层厚度和控制采场跨度可有效保证空场稳定性,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实际采矿设计和岩层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覆岩合理厚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覆岩作用认识不足的实际,通过试验探讨覆岩厚度与采矿工艺、损失贫化、防洪排水、矿井通风等的关系。研究表明:覆岩厚度对放出体形态影响较大,矿石回收率随覆岩厚度增加呈现出抛物线型上升规律,覆岩各层渗透系数存在差异,其滞水防风层随回采进行其相对位置下移。最后在对采场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上述结果对首云铁矿覆岩厚度进行优化,得到其合理厚度。 相似文献
17.
析地下转露天开采适用的资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露天开采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地下转露天开采适用的资源条件。与地下开采相比,露天开采具有资源回收率高,生产能力大,成本低,作业安全,环境好等优势。资源回采率要求、安全条件要求、经济效益要求和资源复采是实施地下转露天开采的原因;其中产量规模扩大、露天开采成本降低、矿石价格提高和边界品位下降带来的剥采比降低是促使地下转露天开采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而采用露天方式对已经开采过的资源进行复采可充分回收地下开采剩余的资源价值,主要包括矿柱回收、充填物回采和破坏资源的露天开发3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在过渡时期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而过渡期关键的问题是采矿方法及安全问题的研究。在总结了当前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后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