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密封结构上分析了2种国产型双进双出磨煤机煤粉泄漏及油系统污染的原因并给出了防治的方法,提出了改造动静结合面密封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因素简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影响漏风的因素,提出了采用双密封、新结构静密封,安装漏风自动控制系统等降低漏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300MW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改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上海科盛公司固定密封VDF(双密封)技术,根据预热器热态变形和多道密封减少漏风机理,对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进行了改造:将转子24分仓改为48分仓,改造三向密封、固定扇形板和弧形板,更换换热元件。改造后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邓超  史鹏飞  程新群  黄兵 《电池》2004,34(1):16-18
报道了新型双极性MH/Ni电池的研制.分析了双极性电池结构,进一步研究了电池的密封原理.通过改进电池结构,调整正负极容量配比,优选密封工艺等措施,解决了双极性MH/Ni电池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双极性MH/Ni电池电化学性能好,具有高倍率充放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300MW双油环密封氢冷发电机密封油系统独立运行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0 0MW双油环密封氢冷发电机在大修中密封油系统独立运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现场实施方案和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某厂一起消除汽轮机油系统挂闸油管漏油点故障时发生的氢爆炸事故,认为为消除缺陷,采取停止空侧密封油系统,只维持氢侧密封油系统运行的方式,使双环流密封系统变成单环流密封系统,降低了密封性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以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分析某厂一起消除汽轮机油系统挂闸油管漏油点故障时发生的氢爆炸事故,认为为消除缺陷,采取停止空侧密封油系统,只维持氢侧密封油系统运行的方式,使双环流密封系统变成单环流密封系统,降低了密封性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以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分析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辅助设备DGS830型碎渣机渣辊前、后轴承严重磨损的原因.提出了将前轴承座端盖单密封与轴颈接触改为端盖双密封与轴套接触,后轴承座由原先的端盖密封与轴颈接触改为端盖密封与轴套接触,盲轴与端盖之间的动密封变成了加装防护罩与端盖的静密封的改造方案,解决了渣辊轴承频繁损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严重的现象,介绍了为降低漏风所采取的增设双密封结构、采用新型静密封和传热元件、更换导向轴承及旁路密封片、增设空气密封装置、调整径向密封间隙等项技术改造措施,以及施工时所做的主要检查和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并提出了这次改造所取得的经验。各项措施实施后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针对蒙达公司1025t/h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偏大的问题,采取取消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将三向密封改造成固定式密封、轴向密封由单密封改为双密封、加宽一次风至烟气侧及二次风至烟气侧的扇形板等技术改造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漏风率,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1025t/h锅炉空气预热器改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首阳山电三1025t/h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超过20%的主要原因。通过取消间隙自动调整装置、三向密封改造成固定式密封、轴向密封由单密封改为双密封、加宽一次风至烟气侧及二次风至烟气侧的扇形板等技术措施,漏风下降到10.53%,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进水阀的启闭多采用液压操作机构,主要型式有蓄能罐式、锁定型自动保压重锤式(以下简称重锤式)等。蝶阀上游侧设连接短管与压力钢管焊接,进水阀的下游侧设置伸缩节,伸缩节与下游短管法兰连接,下游短管与水轮机蜗壳延伸段焊接。蝶阀阀体密封可采用单密封或双密封形式,分别可采用金属硬密封、橡胶密封。为节省空间和平衡扭矩,也可采用双重锤对称布置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降低漏风的原理及单密封改造为双密封措施,分析了空气预热器漏风与运行工况之间的关系.空气预热器的单道密封改为双道密封,使漏风率大幅下降,锅炉送、吸风机裕量得到提高,燃烧工况的改善,使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大幅提高.分析与实测表明,锅炉送风系统运行工况的合理调整,降低送风系统运行阻力,减少空预器漏风,可有效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华绥中电厂800 MW机组锅炉空气预热器(空预器)漏风率高迭30%的现状,进行了密封结构的改造.对单密封、双密封和柔性接触式密封3种方案分析比较后,认为柔性接触式密封可弥补转子的变形缺陷,对转子驱动系统和转子结构受力影响很小,且改造工作量小,检修工艺简单,效果好.改造实施后,空预器的漏风率降至10%以下,明显提高了锅炉效率,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和吹灰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成 《电力建设》2006,27(10):61-0
河北西柏坡发电厂300 MW火电机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存在漏风和堵灰缺陷。其原因是转子的热变形、密封片两侧压差较大、风压较高造成转子两端漏风。分析原因后,进行了空气预热器双密封结构的改造和密封间隙的调整,以及采用燃气脉冲吹灰技术,降低了空气预热器漏风量以及空气预热器积灰和低温腐蚀。  相似文献   

16.
刘建国 《电力建设》2005,26(3):17-0
石门电厂2×300MW机组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大、且漏风越来越严重,需改造密封系统、降低漏风率。 在理论上分析了空气预热器的热态变形规律后,采用了双密封削弱空气侧与烟气侧漏风压差、扇形板和轴向弧形板与 转子间隙采取自密封、密封片做成“V”形、减小转子中心筒和其他有关部位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的改造方案。对2台 机组空气预热器密封改造后,漏风从20%下降到7%~9%。  相似文献   

17.
张春生 《热电技术》2006,(4):15-17,44
从空预器的漏风机理出发,针对每一项参数所能带来的漏风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在分析了其直接漏风因素及现行密封形式的优缺点中,提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单密封"向"双密封"形式改进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研究。最后通过对发电厂实际改进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表明,此项措施是改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大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双密封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密封技术是降低回转式预热器漏风率的有效措施 ,本文介绍其原理和结构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某电厂采用目前较先进的VDF技术,重新设计计算了空气预热器部分密封间隙,对锅炉空气预热器进行了不可调、双密封改造。同时介绍了施工技术方案和本项目的特点。经过改造后漏风大幅度下降,提高了锅炉效率和机组带负荷能力,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是大中型电站锅炉上广泛采用的尾部换热设备 ,漏风率高是该类设备的致命缺点 ,所以在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技术中 ,防止或降低漏风即密封技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推导空气预热器漏风的一般性计算公式 ,分析影响漏风的因素 ,提出了采用双密封技术 ,新结构静密封 ,安装漏风自动控制系统等降低漏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