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类维生  姚枚 《机械强度》1997,19(1):54-56
对16Mn钢CharpyV型缺口试样进行了系列温度的示波冲击试验。揭示了出断裂载荷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反“S”型特性,且在断裂载荷谷值点对应的温度T^VC处发生断 韧脆转变行为。研究表明温度T^VC受控于材料的解理特征应力SCO。  相似文献   

2.
反应堆压力容器(RPV)钢的力学性能评价是核电厂延寿评价的主要内容,其中辐照损伤引起的韧脆转变温度上升是影响运行安全和寿命的主要因素.RPV钢的韧脆转变评价通过抽取监督试样进行,但监督试样的短缺迫使材料工作者采用小试样和试样重组等技术研究韧性评价问题.对近年来国内外RPV钢的韧性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几种无损检测技...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韧脆转变低温区的延伸区宽度变化及韧性陡升的原因,对C-Mn钢预裂纹试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三点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并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对所有的断口进行仔细观察。结果发现在韧脆转变温度区SZW(stretch zone width)存在一临界值;韧脆转变低温区韧性陡升与SZW有关;韧脆转变低温度区COD(crack-tipopening displacement)值与SZW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16Mn钢CharpyV型缺口(CVN)试样进行了系列温度的示波冲击试验。揭示出断裂载荷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反“S”形特性,且在断裂载荷谷值点对应的温度TVC处发生断裂的韧脆转变行为。研究表明温度TVC受控于材料的解理特征应力SCO。  相似文献   

5.
在600,650,700℃下对国产15-15Ti不锈钢进行不同应力水平的蠕变试验,观察了蠕变断口形貌,研究了该钢的蠕变变形机理与断裂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15-15Ti不锈钢的蠕变曲线可以分为减速蠕变、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稳态蠕变阶段的时间占整个蠕变的90%以上;随着应力的降低,稳态蠕变阶段越来越明显,蠕变寿命延长,蠕变伸长率减小;15-15Ti不锈钢在600,650,700℃下的应力指数分别为14.3,8.2,4.9,蠕变变形机理为位错蠕变;15-15Ti不锈钢的短时蠕变断裂性质为穿晶断裂,长时蠕变断裂性质为沿晶断裂,穿晶断裂呈现韧性断裂特征,沿晶断裂呈现明显的晶界空洞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氮钢焊接技术是高氮钢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MIG)方法,选用自制高氮钢焊丝对16 mm厚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分析了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硬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氮气的加入能够影响焊缝的结晶行为,不同比例氮气保护气氛下的焊接接头,焊缝区硬度均低于母材,20%氮气的加入对改善焊缝区域显微硬度效果最为显著,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抗拉强度随着氮气比例的变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含氮奥氏体钢的穿晶脆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断口分析研究了含氮高锰奥氏体钢在超低温下的冲击断裂特性,探讨了其断裂机理。分析表明:穿晶脆断刻面是含氮高锰奥氏体钢的一种特有的断口形貌。由于合金元素和试验温度的影响,使钢的正断抗力S (OT)小于切断抗力τ k,因此产生了穿晶断裂。断裂面是{111}γ或孪晶界;当τ k和S (OT)相近时,形成了各种复杂形貌的断口。氮量过高会导致钢产生穿晶脆断。  相似文献   

8.
采用V形缺口试样,通过一系列温度的冲击试验,以冲击吸收功、脆性断面率的变化对ZG245-480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
用材料变形的热激活机制研究了16MnR钢断裂韧性在韧脆转变区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Peierls能垒双峰模型的分析计算,得出了Peierls能垒形状因子α=9时16MnR钢断裂韧性J积分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16MnR钢低温断裂韧性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韧脆转变区16MnR钢断裂韧性双峰的出现是Peierls机制的作用,该工作已在工程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采用紧凑拉伸c(T)试样测试了某台国产反应堆压力容器用508-Ⅲ锻件的主曲线参考温度死。为了方便今后在热室中进行辐照材料的断裂韧性试验,专门修改了c(T)试样的前端面设计。有限元分析和采用修改、未经修改的C(T)试样的试验结果均表明,对试样的修改不会影响断裂韧性试验。发现C(T)试样测得的瓦值与前期采用三点弯曲SE(B)试样确定的%值仅相差约1℃。为此详细探讨了ASTME1921标准第1.3和5.7条款有关试样形式对%的影响,试验结果印证了这些条款的阐述,所测得的r,n试验值接近材料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1.
刘凡  江楠  张文建  李兆锋 《压力容器》2011,28(4):7-11,34
对国产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进行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预应变量和变形速度等对材料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预应变量及不同变形速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预应变处理能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同时会降低其塑性;提高拉伸速度能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降低抗拉强度、提高屈强比且能明显降低试样的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对06Cr17Ni5N奥氏体不锈钢热轧板在轧制过程中产生表面脱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铸板坯表面处理不彻底,存在氧化皮或表面不平,在轧制时局部达不到其深宽比要求是导致脱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温度下测试了X70管线钢动态断裂韧度K1d、J1d和止裂韧度K1a以及夏氏V型缺口冲击韧度Ak,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加载速率都对断裂韧度产生影响;加载速率变化引起的韧-脆断裂转变具有热激活特征,在热激活分析基础上,在应力强度因子速率K=15 MPa·m1/2s-1条件下,得出断裂韧度、止裂韧度和冲击韧度三者的关系Ak=4.84×106T-2.8K1d(或K1a).可以用小试样Ak数据计算得到K1d和K1a.  相似文献   

14.
核电站采用辐照监督管内夏比试样的冲击韧性来评估RPV的断裂韧性值,但由于冲击试验是在动态加载条件下进行测试,结果往往有较大的分散性,依据冲击韧性拟合的韧脆转变曲线的精度会受到限制。采用标准化残差法对国产RPV冲击功的回归韧脆转变曲线上的异常值进行剔除后发现,拟合精度提高,不确定度相应降低。在实际应用中,如出现异常点,可考虑进行补充试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拉伸试验研究了工序间退火热处理温度对冷拔态0Cr21Ni6Mn9N奥氏体不锈钢管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管在600℃以上温度退火处理后,晶界上明显析出了碳化物(Cr23C6),晶粒内有退火孪晶形成,孪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试验钢管经200~550℃处理后,强度稍有提高,塑性略有下降;当热处理温度高于600℃时,强度明显下降,塑性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某企业生产的22Cr锻造法兰检验发现,不同锻件的韧性差异很大,经力学性能试验和组织分析发现,造成韧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在锻造加工过程中产生了金属间析出相,而导致金属间析出相产生的原因是锻造和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当。  相似文献   

17.
作为难加工材料,奥氏体不锈钢机械加工性能较差,为了提高其加工效率,本文采用两种来自不同厂家的铣刀,基于往复式斜坡切入铣削方式、普通直槽铣削方式和摆线铣削方式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的三种铣削方式中,摆线铣削方式能有效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金属韧性断裂的数值模拟中,韧性断裂准则阈值的选取对模拟结果的精度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对GCr15棒材试样进行单向拉伸、压缩试验,得到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及最大断面收缩率.通过有限元计算获得了三种常用韧性断裂准则的材料断裂阈值,研究结果可供进行GCr15轴承钢断裂模拟研究时应用.  相似文献   

19.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工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强度的表面强化技术——低温气体渗碳,综述了该工艺在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并对该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工艺对22Cr双相不锈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雒设计  王荣 《机械工程材料》2007,31(2):13-15,5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固溶处理、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对22Cr双相不锈钢板材显微组织、脆性析出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2Cr轧制板材在1 150℃以下固溶处理后,组织为由典型的α、γ两相组成的条状组织;经1 150℃固溶处理后,γ相已基本变成块状分布;在950~1 150℃固溶时,α、γ两相含量随固溶温度呈良好的直线关系.经1 050℃固溶处理后,在850℃进行时效处理,从α相中析出脆性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脆性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