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调整钛、铝、铌三种元素的含量,制备了分别具有单相、双相和三相组织的三种钛-铝-铌合金;对合金从室温到1373 K的压缩和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用XRD和SEM等手段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单相合金Ti-47.5Al-5Nb在室温下的压缩屈服强度为450 MPa,一直保持到1 200 K;双相合金Ti-42.8Al-14.2Nb和三相合金Ti-40Al-20Nb在室温下的压缩屈服强度分别为1 150 MPa和950 MPa,随着温度的上升,屈服强度略有下降,从1 000 K以后,屈服强度下降的幅度增大;在1 200 K,双相和三相合金的屈服强度仍然保持在600MPa左右;在1 200 K以上三种合金的屈服强度都急剧下降;双相合金在高温下具备很高的塑性和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2.
400MPa级超细晶粒钢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单轴拉伸、低温系列冲击和宽冷弯试验,对ANS400超细晶粒钢的力学性能及其组织性能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NS400超细晶粒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在3~5μm,且组织中有一定量的贝氏体,屈服强度可达430MPa以上,抗拉强度可达530MPa以上,具有优良的塑性和低温韧性。组织中贝氏体的存在使材料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加工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挤压和轧制对两相共存镁锂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到一种可以显著提高镁锂合金强度的工艺,根据镁-锂二元合金相图及铝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设计了一种α(Mg)、β(Li)两相共存的镁锂合金(Mg-6Li-3Al),并进行了挤压和轧制;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不同状态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挤压后在300℃轧制具有比较理想的组织,晶粒动态再结晶进行得比较完全,大小相对均匀,第二相颗粒有规律地分布在晶界处;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了280MPa,伸长率也达到了13%,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4.
高强中锰TRIP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中锰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利用全新的热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其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稳定性,并对该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锰TRIP钢退火后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均在39%以上,且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绝大部分转变为马氏体,提高了钢的塑性和强度;在630℃退火可使该钢的抗拉强度大于1 000 MPa,伸长率大于30%,强塑积大于30GPa.%,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51.4%。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连轧机组和控轧控冷工艺轧制出780MPa级高强钢;并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等对其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细晶铁素体和分布在铁素体晶界处的碳化物;试验钢的屈服强度为730MPa,抗拉强度达到790MPa,应变硬化指数和塑性应变比分别为0.12和0.85,达到了很好的强韧性匹配;细化的铁素体晶粒及尺寸细小的(Nb,Ti)(C,N)析出物有效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向锻造及时效处理技术加工变形铝合金,使铝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组织显著细化且超细的第二相微粒弥散分布,抗拉强度和硬度大幅度增加且塑性良好,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96.3 MPa和11.08%.锻件强度的大幅度提高,是由于组织显著细化且超细的第二相微粒弥散分布;经多次累积应变和时效处理改善晶界状态,同时,时效处理也减少锻造应力,使锻件的塑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应变时效对双相钢和低合金高强钢屈服强度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预应变之后,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06MPa,低合金高强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28MPa;预应变之后再经历烘烤,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49MPa,而低合金高强钢的屈服强度只提高了66MPa;预应变或烘烤硬化之后,两种钢的应变硬化率均降低,但双相钢仍然具有很强的应变硬化能力,其应变硬化率接近于低合金高强钢未预应变条件下的;铁素体马氏体组织赋予了双相钢比低合金高强钢更强的应变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时效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波  崔春翔  李殿国 《机械强度》2007,29(6):1013-1016
对经过标准热处理Inconel751合金,在700℃和850℃进行长时间的时效处理,测试常温和高温下合金的力学性能,对组织和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700℃时效时,合金的硬度、冲击和室温/高温拉伸强度较为稳定,合金的塑性在整个时效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在850℃时效初期,合金硬度和室温/高温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塑性有所升高,500 h~1 000 h基本保持稳定;在整个时效过程中室温冲击吸收功迅速增加,表现出较强的塑性.在730℃/430 MPa条件下持久寿命呈明显下降趋势.对各性能测试断口观察发现,700℃时效合金主要以沿晶断裂方式为主,经850℃时效后的试样断口分布有一定的韧窝.  相似文献   

9.
对铸态Mg-6Gd-3Y-1Zn-0.5Zr合金在510℃进行不同保温时间的均匀化退火处理,之后再在450℃下进行1~5道次的轧制,研究了均匀化退火时间和轧制道次对合金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退火12h的合金相比,退火40h合金中片层状LPSO相的数量明显增多,这导致其强度和塑性较低;随着轧制道次增加,合金中的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大,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逐渐提高;合金在510℃退火40h后再经5道次轧制后具有最佳的拉伸性能,屈服强度为271 MPa,抗拉强度为340 MPa,伸长率为9.0%。  相似文献   

10.
钢件淬火组织形态对其强度、韧性和塑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钢制工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塑性变形、断裂和磨损与其强度、韧性、塑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可以运用改变钢的化学组成和热处理工艺等方法来控制淬火组织形态和改善强度、韧性、塑性,从而可望提高钢件的失效抗力和延长使用寿命。但是,人们对钢组织形态的研究往往是在过热状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
分析Logix齿轮的接触强度 ,并利用有限元法对渐开线齿轮和Logix齿轮的弯曲强度作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向上载荷的施加问题,设计龙门架加载系统,该加载系统主要包括龙门架立柱和加载横梁两部分。根据试验实际应用情况,对该系统中的各主要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龙门架加载系统满足承载需求,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成分设计,成功开发一种以低碳钢为基础添加合金元素钛,屈服强度达到700 MPa以上的高强度钢。研究结果表明,该钢的强化相为细小而交错分布的贝氏体及钛碳化物的沉淀析出相。当贝氏体的体积分数大于70%时,钢材的屈服强度将高于700 MPa,同时强屈比大于1.07,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由于基体中的贝氏体都为细小而交错的贝氏体束,改善钢材塑性,使钢材的断后伸长率为19%左右。同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在细小的贝氏体基体上存在相对较多的细小的TiC的析出及少量未溶解的大块的TiC,细小的析出起到沉淀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LogiX齿轮齿形是由许多微段渐开线组成的一种异型功能齿廓,比常规标准渐开线齿轮具有诸多的优越性。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计算,表明了LogiX齿轮的弯曲强度明显优于常规标准渐开线齿轮。同时,通过实际的啮合传动噪声测试实验,证明了Logix齿轮传动的噪声等啮合性能指标也优于常规渐开线齿轮。丰富新型齿廓理论,对今后推广应用新型LogiX齿轮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薛景川  沈真  郑旻仲  焦坤芳 《机械强度》2004,26(Z1):271-274
在理解现行国军标和适航条例的基础上 ,给出保证结构完整性的安全性指标体系 ,并且说明指标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测井仪耐压圆筒在外压作用下处于三向应力状态,按不同的失效准则和强度条件有不同的设计公式。文中运用最大剪应力理论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推导出了测井仪器耐压圆筒在弹性极限范围内的最小壁厚和强度校核公式,并分析比较在不同强度理论下的结果,为快速计算耐压圆筒壁厚及强度校核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对滚法测定膜基界面的疲劳强度(σc以作为评定膜基动态结合强度的判据。实验表明σc只对膜基结合状态敏感。与划痕法比较,Lc还与基体硬度等非界面因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个非线性强度退化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疲劳过程本质上是材料静强度不断退化的过程的观点出发,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的,连续性强度退化模型,该模型的参数可由S-N曲线来确定。将模型应用于两级及多级载荷下剩余寿命估算,并用16Mn钢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可以较准确地估算两级及多级载荷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为机械产品的强度设计和结构设计而建立的数据库和强度评价方法及其程序系统。将机械强度与振动数据库分为四类,列出了已建立的数据表的中文表名,将强度评价方法分为:静强度评价、静刚度评价、疲劳强度评价、疲劳寿命估算、断裂强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动扶梯的金属桁架有限元分析,提出结构优化设计中关于等强度和抗扭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