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型机与应用》2017,(16):96-98
针对血压连续测量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人体心电信号和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将数据通过WiFi传输到计算机终端,采用差分阈值-窗口法提取特征点,计算脉搏波传导时间,拟合出人体血压值。通过采集一定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本系统能够达到连续测量血压的目的,可为医护人员掌握病人身体状况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体血压无创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与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PPG)的血压测量算法。通过脉搏波传递时间(Plusewave Transit Time,PTT)计算出收缩压;将弹性腔模型与脉搏波特征K值模型相结合,计算人体舒张压。实验中,对采集到的心电信号和指尖脉搏信号进行数字滤波,采用自适应特征提取方法对信号波形进行准确地分析计算,实现血压的无创连续监测,且计算结果与标准仪器测量结果相比平均误差小于5 mmHg。  相似文献   

3.
目前血压测量在临床上采用袖带充放气的方法,不能连续测量.研究了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连续血压监测方法,解决了心电R波顶点和脉搏波特征点识别问题,通过心电R波顶点和脉搏波特征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出脉搏波传导时间,用直线拟合的方法建立脉搏波传导时间和血压之间的个性化模型,开发了基于脉搏波连续测量血压的仪器.对13名18 ~40岁的健康人进行测试表明,该方法与水银血压计的测量结果的误差在(5±8) mmHg以内.  相似文献   

4.
基于示波法的电子血压计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血压计克服了水银血压计操作专业性强、不易携带等缺点,呈现出家用化的趋势。针对传统单片机设计方案电路设计复杂、测量精度不高、稳定性不好等缺点,给出了一种采用LM3S1138芯片作为主控制器、自带信号运放和信号调理功能的压力传感器MPXV5050GP作为信号采集器,基于示波法测量血压的血压计设计方案。实验表明,该血压计测量速度快,稳定性高,测试结果基本与水银血压计一致,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技术对医疗保健、临床监护、临床研究有重要意义.首次提出利用人体脉搏波的相位差来测量血压的新方法.介绍了桡动脉相位差和指端相位差与血压的关系,设计了实验测量不同血压条件下的人体多点脉搏波相位差,结果表明:多点脉搏波相位差与血压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且便携性与稳定性要优于传统的基于脉搏波传输时间(PTT)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6.
李响  陈军 《福建电脑》2007,(10):194-195
针对目前机动车振动报警传感器灵敏度不可自动调整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利用单片机自动调整报警阈值的振动报警传感器.该设计中采用ADXL202加速度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单片机通过分析检测的数据自动调整报警阈值,并决定是否发出报警信号.采用该设计的机动车防盗报警器能有效的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7.
脉搏测量是医疗护理基本监测工作之一,传统脉搏传感器多采用的是比如指脉、耳脉等方式,但具有难以有效维护、数据不精确等弊端;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指脉测量仪,运用红外对管传感器以及光电转换,感知手指的微弱波动实现信号接收;该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核心,通过心率传感器来输出方波,当单片机收到相应脉冲波,数码管即可进行计数向接收端发送信号,达到脉搏测量仪计数和监控功能;调式与实际验证,该设计的脉搏测量仪与听诊器比,绝对误差为1.1,相对误差为0.9%,通过相关的调试使用,该脉搏测量仪成功实现了设计时的相应功能,具有潜在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目前在国内外高血压诊断中难以实现连续血压监测的问题,在现有光电容积脉搏波测量血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波长的光电容积脉搏波监测血压的方法.首先,基于不同波长的光穿透能力不同的理论,以红外、蓝、黄、绿四种波长光LED阵列结合光电接收管构成采集前端,收集人体皮下不同层的脉搏原始信号,经过微处理器采样后在上位机保存和处理;然后,使用数字滤波的方式和一阶微分的方法对信号作去噪处理和比较得到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的光电容积信号之间的传导时间差信息,由脉搏波与血压的关系得到多波长光电信号传导时间差与血压的关系;最后,设计实验得到30例被测者的多波长脉搏波信号,将从信号中得到的传导时间差结合心率与标准电子血压计测量计算的平均血压值结果做拟合得到R值为-0.83303的拟合曲线.对30例样本的舒张压及收缩压进行了预测,其中收缩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R值为0.9322,舒张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R值为0.8468.实验结果表明,由多波长光电容积法信号之间得到的传导时间差信息与血压有相关关系,可以用多波长光电容积信号的传导时间差作为传统光电容积法脉搏传导时间的替代,但由于样本特征的局限性仍然在个体的差异性诸如肤色等特征研究上存在不足.与主流的无袖带血压测量方式相比,基于多波长光电容积法测量血压连续性好、便携性高,在可穿戴生理参数测量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血氧饱和度和脉率的检测在人们常规检查中有着重要意义,医院体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血氧饱和度、脉率参数检测系统。通过分析指端脉搏波数据得出多项生理参数,利用单片机对蓝牙模块的控制,实现与Android移动设备通信,完成生理参数的接收、显示,并进一步通过3G/4G网络,完成与百度云端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克服了传统有线设备移动不便的缺点,给病人检测带来便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实现远程监测,为家庭监护、远程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上85%以上的电子血压计均采用振荡法进行血压测量,振荡法血压测量的关键步骤就是从原始的采集信号中提取出纯净振荡脉搏波用于血压计算.本文将采用自己研制的基于上气式的血压数据采集装置进行数据采集,针对采集过程中由于电机振荡、呼吸以及身体移动和电子元器件温度变化等因素所引起的高频噪声和基线漂移,提出了滑动均值滤波和数学形态学结合的去噪方法.经过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去除了振荡脉搏波中的高频噪声和基漂信号;通过信号频谱分析表明,明显降低了信号高频段的幅值,信噪比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提高了血压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应用A型超声波测距手段的血压连续测量系统.系统中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颈动脉,利用颈动脉前后壁反射回的超声波测距得到颈动脉直径连续波形.基于动脉直径与血压的关系建立血压计算模型,从而实现血压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测量的血压值与标准的测量方法相比,收缩压标准差最大值为4. 72 mmHg,舒张压标准差最大值为3. 17 mmHg,符合AAMI标准差不大于8 mmHg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法估测动脉血压(ABP)时,需要进行人工特征设计和筛选以提取出与动脉血压相关性高的特征参数,具有局限性.对此,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单路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的连续动脉血压测量算法.对PPG信号依次进行去噪平滑、单周期分割和插值处理后,将其输入到CNN中进行特征提取,以建立其与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13.
基于C8051F020无创血压测量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压和脉率是人体的重要生理参数,准确地测量人体血压和脉率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以C8051F020为核心的无创血压测量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说明了设计方法;血压信号通过前端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后,经过单片机采集后运算得到血压值和脉率值,最后系统通过LCD动态实时显示测量的结果,同时给出了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处理的方法,保证了无创血压测量的安全性;经过实验表明,使用方便灵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动态血压的测量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患者的血压值,准确、实效帮助医生诊断高血压。设计的动态血压监测系统以MSP430F5529为微控制器(MCU),通过即时时钟(RTC)DSl388定时控制DRV8830启动泵阀,实现定时监测血压。该系统实现了定时测量、原始数据存储、LCD实时显示等的功能。系统可通过MCU内置的USB接口上传原始数据到PC,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本文设计的动态血压监测系统体积小、功耗低,可长时间定时监测血压,对高血压和临近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方法。用RC振荡器将电容式传感元件的变化调制为时变频率信号,用SSP1492芯片测量该频率变化量,并送入C8051F021单片机,用高阶多项式完成频率变化到压力变化的解算,实现了高精度压力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用于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优于0.02%FS。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电子血压计不具备压力检定和校准功能的缺点,研制具有校准功能的电子血压计,通过改进血压计的气路结构实现压力的检定和自校准。测量实验中,静压的最大示值误差为2.1 mmHg,血压为120/80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重复性分别为3.00 mmHg和1.716 mmHg,血压为110/75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重复性分别为3.8 mmHg和1.716 mmHg;校准实验中,校准后的静压最大示值误差为0.7 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差为1 mmHg和-1 mmHg、标准差为2 mmHg和1.47 mmHg。结果表明:样机满足JJG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规程》的要求,校准后的样机可重新准确测量静压和血压并且准确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血压是人体的生理指标,连续测量患者每个心动周期的动脉血压数据,是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时诊断的重要依据。现有的无袖带连续血压测量方法,大多基于脉搏波和心电图两路信号获取特征并进行预测建模,无法涵盖影响血压的多种因素,模型存在一定误差。该文对55位志愿者进行实验,在传统脉搏波和心电信号的基础上,引入心阻抗图等体征信息,探索影响血压测量精度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参数特征融合的随机森林模型的性能优于基于单个特征的线性模型,其对于收缩压和舒张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56 mmHg、1.91 mmHg。该实验证明了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无袖带血压预测模型可提高血压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在射孔过程中射孔器腔内会产生二次压力脉冲,一次压力脉冲是一种对于腔内压力测试系统的抗冲击设计、频响设计以及传感器的选择的重要参数,二次脉冲是石油企业工程分析的重要参数。为了在高温、高压、高冲击环境中测得一次脉冲,为射孔器腔内压力测试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延长射孔器枪内压力测试系统的使用寿命和降低高昂的成本实现信号的完整采集,保证动态测试精度,本文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给出了系统频响展宽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测试信号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具有DeviceNet现场总线通信功能的智能差压传感器的设计,探讨了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校正方法。通过内嵌的总线控制器(SJA1000)、报文收发器(82C251)和P89C668单片机等,该传感器可直接作为一个DeviceNet从节点工作;对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进行了建模,以软件手段实现高精度的非线性自校正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智能差压传感器不但具有DeviceNet现场总线输出功能,且经过多项式或神经网络建模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分别可达0.04%FS和0.02%FS。这为高精度传感器的制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