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酱油是我国具有独特风味的民族特产调味品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我国的酱油生产一直沿用古老的固体制曲法,该法工艺流程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卫生条件重,影响食品卫生和工人身体健康。为了改进旧的生产方式,以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无锡太湖酱类厂和无锡轻工业学院协作自1977年开始进行了酱油生产工艺改革的研究工作。本研究采用了利用酶制剂代替旧法固体制曲的工艺路线。进行了专适酱油生产用酶制剂的研究和酶制剂酿制酱油的试验。经过  相似文献   

2.
将酱油用曲菌培养于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重量比1/5—4/5)配成的培养基中,制成的曲,在0—15℃保持10—40小时,在保持期中,添加3%以上食盐液(3倍量),进行抽提后,分出液体,再加蛋白酶,淀粉酶及半纤维酶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成粉剂,即成酱油用酶制剂。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学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生物工程形成了。它是生物工程学中工程性更强的一部分。今后工业微生物学成就以及与微生物工业相近的工业领域的成就,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工程的成果。如果能具有装有计算机在内的有一套信息传送装置的现代化发酵罐,而且在微生物群体发育、生物量的数量与组成、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指标、细胞能量供给(ATP)、蛋白  相似文献   

4.
据日本野田产业科学研究所报导:使用米曲霉的液体培养物或其滤液与米曲酶固体培养物相接触,抽出固体培养物的酶。再将此抽出液制成粉未,以供酿造酱油之用。使用酶制剂酿造酱油(日本)与旧法酿造酱油(对照)的分析结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我国酱油生产工艺长期以来沿用古老的固体制曲法。该法操作繁重,技术性强,略有疏忽极易酸败或烧曲,成曲质量难以稳定。尤其是在出曲拌曲过程中,曲霉孢子飞扬弥漫,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此,在无锡市太湖酱品厂和无锡轻工业学院应用酱油曲酶制剂和酶法酿造酱油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无锡生产的酶制剂进行了几批次小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酶法酿制酱油工艺是可行的,酶法酱油理化指标和全氮利用平均可与全曲工艺酱油比美,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不同酶制剂对酱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酱油出油率随果胶酶、中性蛋白酶、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木聚糖酶的加入会降低酱油的出油率,随β-葡聚糖酶的加入,酱油出油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酿造酱油的二次沉淀,进行了木瓜蛋白酶在消除酿造酱油二次沉淀的实验,并对处理后的酱油的吸光度和氨基酸态氮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佳加入量为每200mL酱油中加入浓度为0.1%的酶制剂0.3~0.4mL,最佳静止时间为2d。  相似文献   

9.
酿造酱油专用酶制剂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酱油酿造过程中添加酱油专用酶制剂,补充和强化酶系,以促进淀粉和蛋白质的分解率,从而提高风味和产品得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制剂代替固体曲酿制酱油是一项新技术。本文对米曲霉961菌株产生的酶制剂蛋白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详细探讨了酱油用米曲霉酶制剂蛋白酶的酶反应速度的规律以及各种影响因子,并采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求得了961酶制剂蛋白酶的米氏常数为3.77×10~(-3)。  相似文献   

11.
酶法酿制海带保健酱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带浸提液浓缩了海带的全部精华 ,是制备高档富含碘的酱油的理想辅料 ,本试验在传统的酱油生产过程中添加了一定量的海带浸提液 ,制备出了味鲜、香醇、稳定性好的富碘酱油。  相似文献   

12.
本法是关于酱油酿造时,在以杀菌为目的的前提下,把脱脂大豆轻蒸20~30分钟,或把已加入150%重量水的脱脂大豆轻蒸,或把不经加热处理的,但已加入4~5倍量水的脱脂大豆浸渍于水或温水中,然后再加入细菌中性蛋白酶,保温55℃,PH为6.5~7.2中性左右,经过一定的时间,可把蛋白质分解为胨或肽。其次再把上述分解的脱脂大豆加热至100℃,30分钟,然后再降至适温,立即把分解物分出粕和液汁。以上即本法所谓的第一次分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酶法制造虾味酱油的方法,此酱油的营养价值和产品感官评定结果都要优于普通酱油。是一种新型天然调味品,也开辟了虾头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绍兴地区酱油生产多数采用传统工艺,其代表产品为母子酱油。此类酱油香气足,口味好,体态浓,因受传统工艺限制,产量不大。近年来,酱油作为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呈持续增长,因此低盐固态发酵酱油获得较大发展。由于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应用单一菌种,制曲时间短,酶系不足,发酵不够完善,使酱油产品风味较差,原料利用率较低。为了提高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生产水平,提高酿造酱油全氮利用率,改进酱油风味,在酿造酱油生产中应用了“酿造酱油专用酶制剂”,取得较好的效果。1原辅料及生产试验方法1.1主要原料酿造酱油专用酶制剂:上海…  相似文献   

15.
酶制剂在酱油酿造中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该文概述酶制剂在酱油酿造中应用效果 ,应用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酶法酿造酱油新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混合料蒸煮后,冷却直接加入新型复合酶(主要含中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和纤维素酶),免制曲工艺,混匀入池酶解发酵。新工艺与原低盐固态发酵相比,大大降低了酱油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采用混合料蒸煮后,冷却直接加入新型复合酶(主要含中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和纤维素酶),免制曲工艺,混匀入池酶解发酵。该新工艺与原低盐固态发酵相比,大大降低了酱油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正> 酱油酿造是多种微生物分泌的酶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用,最后形成酱油的色香味成分,酱油酿造过程的一项主要工序制曲工序,目的是使米曲霉在原料上生长繁殖,以便在发酵时,利用它所分泌的多种酶,其中最重要的有蛋白酶和淀粉酶。单独使用酶制剂酿造酱油,国外仅是报道,尚未达到工业生产规模。近年来,我国在此领域内做了大量的工作,酱油酶制剂与酶法酱油的试验正在扩大试验。  相似文献   

19.
全大豆酿造酱油经过压榨工序抽取酱油时,可回收部分大豆油脂,但由于油脂氧化和酸败形成的大量游离脂肪酸(FFAs),导致回收油脂的酸价高达64.68(KOH) mg/g,降低了回收油脂的利用价值。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酿造酱油回收油脂的酶法脱酸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酶法脱酸条件为: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50 ℃,甘油添加量6.6%,脂肪酶添加量为3%。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酿造酱油回收油脂的脱酸率高达93.75%,油脂的酸价可降低至2.86(KOH) mg/g,低于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中食用植物油关于酸价的最高指标要求(≤3 mg/g)。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该脱酸反应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Novezym 435具有良好的脱酸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专利申请书1.发明名称: 2.发明者住址:日本千叶县野田市野田525—11姓名:中台忠信(外2名) 3.专利申请人邮箱号:278所址:日本千叶县野田市野田399号姓名:财团法人野田产业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