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适应铜冶炼炉渣的性质变化,紫金铜业选矿厂近几年不断优化选矿工艺条件,对选矿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改造,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生产废水全部循环使用,实现了生产废水的零排放,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3.
铜冶炼转炉渣选矿工艺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铜业工程》2013,(1):25-27
根据某铜冶炼转炉渣的性质特点,从炉渣试验研究和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宜的炉渣渣选工艺,经过大冶渣选厂生产实践证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炉渣的综合利用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铜冶炼炉渣选矿贫化技术水平和流程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有茂 《白银科技》1993,(2):13-20,47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铜炉渣选矿及提取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铜炉渣成分、分选方法和国内外一些铜炉渣选矿实例;简述了从铜炉渣中直接提取有价金属的其他方法。对未来铜炉渣选矿及提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铜冶炼炉渣选矿贫化流程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铜冶炼炉渣选矿贫化的流程特点,从技术经济、综合利用、节能及环境保护方面考虑,主张我国铜冶炼炉渣的贫化应坚定地走选矿之路。  相似文献   

7.
8.
9.
总结了目前国内铜冶炼炉渣选矿厂的自动化水平,重点介绍了渣包喷淋无线控制系统,炉渣破碎及输送控制系统,半自磨给料控制系统,旋流器给料压力控制系统,浮选液位、充气量控制系统等一些应用成熟的典型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分析了铜冶炼炉渣选矿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转炉渣选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贵溪台炼厂一期转炉渣选矿生产现状,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转炉渣性质的变化,探讨了尾矿含铜高的原因,在现工艺流程基础地浮选药剂试验,提出了工艺流程及设备的履行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诺兰达炉渣选矿工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雁冰 《有色矿冶》2000,16(4):15-21
较详细地讨论了影响诺兰达炉渣选矿垢主要工艺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主要包括:优化炉渣缓冷制度,改善渣的可靠性,改二段碎矿为三段碎矿,实行“多碎少磨”,节能降耗;提高I段磨矿细度;合理分配两段磨矿细度,变一段粗选得精矿为从而 粗选得精矿,实现“早收多收”,严格控制浮选作业时间和矿浆沈庆,提高选矿指标;采用适当技术,强化搏收粗中粒级铜矿物;适量的Na2S调浆,改善铜矿物的浮游特性。最后,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堆存的铜冶炼炉渣在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且炉渣中所含的铜金属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为了提高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冶炼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对某厂不同渣型的炉渣进行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并确定了工艺方案和选矿流程。  相似文献   

13.
铜火法冶炼炉渣选矿后回炉再炼,是炉渣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提高了全厂铜回收率;炉渣缓冷作为炉渣选矿前的重要工序,其工艺技术方案对缓冷效果和选矿指标影响很大。目前各铜冶炼渣缓冷场采用的技术方案各有利弊,就多种渣缓冷场的渣包排布、设备配置及新技术应用实践进行探讨,为铜冶炼炉渣缓冷场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展望了渣缓冷工艺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1 200 kt/a铜渣选矿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设备配置,详细阐述了本工程的生产工艺及铜金属回收,实现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将渣料中有价金属回收,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铜矿石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冶炼之后,会有大量的冶炼炉渣产生。炉渣中主要含有铜、铅、金、银等有价和贵金属元素,如果这些炉渣不进行综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冶炼炉渣的综合处理及利用方法主要有:降低冶炼渣中的铜含量、降低炉渣产出量,可以利用浮选法、电炉贫化法、磁选法、重选法等对冶炼炉渣进行处理。在炉渣进行综合利用时,主要面临着炉渣冷却、炉渣破磨、选矿等工艺方面的问题。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炉渣的综合利用有了快速的发展,对于铜冶炼废渣的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详细论述了广西金川1 200 kt/a铜冶炼炉渣选矿工程中对破碎筛分工艺、浮选工艺、药剂制度、磨矿工艺等各项工艺条件和操作条件的探索过程,以及针对存在问题的改造优化措施。经过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和科研攻关,现已形成了适应于铜冶炼炉渣矿物的选别工艺,并通过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多药剂联合作用、快选早收、强化一段磨选、低浓度精选等措施,使铜炉渣选别指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铜冶炼炉渣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冶炼渣具有硬度大、密度大、夹杂冰铜块的特点,综合回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为回收炉渣中铜、铁资源,主流选矿工艺为半自磨+球磨+浮选+磁选,可获得合格的铜精矿和多种用途的铁精矿产品。其指标的高低与炉渣冷却方式、碎磨方式、选矿工艺等密切相关,我国尾渣品位已经降至0.35%以下,比国外尾渣品位降低0.0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冶诺兰达炉渣选矿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影响炉渣选矿指标的主要工艺因素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炉渣处理的一些工艺措施做了改进,提出了用粗颗粒充气式浅槽浮选和炉渣冷却等工艺。结果表明:铜、铁、金、银得到进一步回收,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整合资源,对某铜冶炼厂澳斯麦特沉降电炉渣和高品位转炉渣进行了混选探索,通过工艺方案对比和全流程闭路试验探索了选铜优化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的尾砂铜含量为0.249%,铜回收率为91.71%,为实现两渣混选工程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矿物自动分析仪(AMICS)等方法完成了某公司侧吹炉铜冶炼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的铜主要以冰铜和金属铜形式存在,可回收性高,有12.18%铜物相集合体的连生体小于0.01mm,且与铁橄榄石、磁铁矿等贫连生,易损失跑尾;原矿中的铁仅有47.80%为可回收的磁铁矿,另有50.06%以不可回收的硅酸铁形式存在,且磁铁矿本身含杂较多,还有5.18%磁铁矿连生体小于0.01mm,铁精矿品质提升较为困难。本文完成了铜、铁金属有价成分嵌布粒度分布调查,铜物相集合体、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分别为69.32%和50.79%。为炉渣选矿回收选铜、选铁技术优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