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包括交联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有机硅-丙烯酸酯压敏胶、增粘树脂-丙烯酸酯压敏胶、纳米粒子丙烯酸酯压敏胶等,指出了水性压敏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改性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尉晓丽  傅和青 《化工进展》2012,31(1):176-184
综述了改性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交联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有机硅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增黏树脂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纳米粒子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和反应型乳化剂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等。提出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应用前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高固含量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②多重改性的高性能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③双组分水性丙烯酸酯类压敏胶。  相似文献   

3.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方少明  冯先平 《粘接》1996,17(3):13-15
介绍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工艺及影响性能的一些因素,并制得了性能优良的乳液乳液型丙烯酸酯酯压敏胶。  相似文献   

4.
陆彬  陈建  陶云峰  徐燕芬 《弹性体》2009,19(2):35-37
采用乳液聚合制备了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讨论了软单体的用量、硬单体用量、交联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和乳化剂的配比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丙烯酸的改性效果比丙烯酸羟乙酯好,当m(EHA)∶m(VAc)=82∶10时,压敏胶的综合性能最佳。交联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剥离强度,当其质量分数为0.3%时,剥离强度达到357.33 N/m。  相似文献   

5.
以聚醚多元醇和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以自制的DJW-330(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为WPU(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化学改性剂,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性能良好的改性WPUA(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结果表明:当R=n(-NCO)/n(-OH)=0.95、w(DJW-330)=1.4%时,改性WPUA乳液的稳定性较好,其粒径分布变宽,耐热性略高于未改性WPU乳液;由于DJW-330与WPU分子间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故此时改性WPUA压敏胶的初粘力(14#号球)、持粘力(100 min)和180°剥离强度(5.38 N/cm)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酸酯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丙烯酸酯、交联单体、pH值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为4:6、乳化剂用量为1.5g/L、乳液压敏胶性能在半年内无变化;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乙酯质量之比为94:6时,压敏胶的初粘性为15^#,持粘性为48h;交联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为2%时,压敏胶的初粘性为15^#,持粘性大于48h;乳液压敏胶的pH值为3~6时,压敏胶的初粘性大于15^#,持粘性大于48h。  相似文献   

7.
四元共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醋酸乙烯(VAc)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通过预乳化法合成乳液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工艺过程。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组成2-EHA 62%,BA15%,VAc 15%.AA8%.复合乳化剂2%~4%,引发剂过硫酸铵0.6%.75~80℃,反应4h。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为反应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按质量比2:1组成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对乳液型压敏胶进行了粒度分布、初粘性、180°剥离强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3±2℃、反应时间为6h、复合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0.8%、单体质量比BA:MMA:St:HEA:AA为80:5:10:2:3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小、初粘性好、剥离强度高的乳液型压敏胶。  相似文献   

9.
以2-EHA和BA为软单体,MMA为硬单体,HEMA为交联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压敏胶乳液,用于保护膜。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得到软、硬单体质量之比为63∶27,HEMA 4.0 g,乳化剂SDS与OP-10 2.5/1复合,用量2.0 g,引发剂KPS用量0.6 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约4 h,所制得的乳液型压敏胶具有较好的剥离强度和胶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选用反应性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方法,合成出了综合性能良好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单体组成、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压敏胶初黏力、180°剥离强度、180°剥离强度增幅及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EHA/BA为8/2~6/4,MMA/VAc为6/4~4/6,MAA为3份,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用量的0.75%和0.5%时,压敏胶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PVC型材表面保护膜的制造。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友好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型PSA(压敏胶)的合成原理和黏附特性。综述了乳液型、热熔型和无溶剂型等几种丙烯酸酯类PSA的性质、作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乳液型丙烯酸酯PSA(压敏胶)耐水性差、高温稳定性欠佳等缺点,综述了改性乳液型丙烯酸酯PSA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热稳定性、高固含量、耐水性和环保型(生物质)等乳液型丙烯酸酯PSA的常用改性方法。最后对乳液型丙烯酸酯PSA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自交联聚合工艺合成具有较好粘结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分析测试 ,对影响压敏胶性能的一些因素 ,如单体比例、改性单体和交联剂的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改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耐水性、耐高温性差及涂布干燥等缺陷,综述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增黏树脂改性、有机硅树脂改性、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交联剂改性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酯乳液医用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福兴 《粘接》2010,(1):63-66
综述了乳液型丙烯酸酯类医用压敏胶的性能特点以及各种改性方式的研究进展。通过加入增粘树脂、有机硅改性,采用反应性乳化剂、核/壳乳液聚合或接枝改性等方法提高其粘接强度,改善耐水性、耐温性及涂布性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PUA)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乳液型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单体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溶剂型丙烯酸酯低聚物改性水性聚氨酯,指出了各改性方法的优缺点;概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酯树脂为基体、表面处理过的铜粉为导电填料,制备了导电丙烯酸酯PSA(压敏胶)。测定了铜粉的元素组成,研究了不同含量、不同粒径的铜粉对导电PSA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不同粒径的铜粉)≈50%(相对于PSA质量而言)时,导电PSA的体积电阻率迅速下降,即达到了"渗流阈值";铜粉粒径越小,导电PSA的"渗流阈值"越低;随着铜粉粒径的不断减小,导电PSA的剪切强度增大,但T型剥离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文杰  傅和青  黄洪  陈焕钦 《粘接》2007,28(4):36-39
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制备方法,综述了水性聚氨酯改性研究进展,分析了提高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耐温性、耐水性、初粘性、润湿性及干燥速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PU-PSA(聚氨酯压敏胶)的性能及施用方面,介绍了改性、溶剂型、无溶剂型和水性PUPSA的制备与应用,重点综述了几种PU-PSA的改性方法 ,探讨了各种原料及制备方法对PU-PSA制品性能的影响。最后对PU-PSA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