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硅藻土过滤阶段影响啤酒抗氧化力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DPPH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硅藻土的铁离子含量和啤酒pH值在过滤阶段对啤酒抗氧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的质量和添加量对啤酒的抗氧化能力产生明显影响,其中铁离子含量高、硅藻土添加量大、pH值低均能降低啤酒的抗氧化力,加速啤酒老化。  相似文献   

2.
食品工业科学,1999(4):6~81.在清酒缸中添加20~35mg/L异Vc,但啤酒含氧量必须十分低,异Vc才显效果。添加异Vc可减缓罐装2-乙酰乳酸氧化成双乙酰速度。2.在清酒缸中添加酶清,添加量15ml/,对延长啤酒保质期效果明显,特别是对防止啤酒冷混浊沉淀效果更好。3.将PVPP加入硅藻土添加罐中同硅藻土液混合,加入正在进行过滤的啤酒硅藻土过滤机中,添加量为35g/。4.将硅胶加入硅藻土添加缸中同硅藻土混合,加入正进行过滤的啤酒硅藻土过滤机中,添加量150g/,对延长啤酒保质期有利…  相似文献   

3.
啤酒过滤是啤酒罐装前的一道主要工序,对于改善啤酒外观、提高啤酒稳定性、延长啤酒保质期具有重要作用。以硅藻土作为助滤剂的过滤技术是目前啤酒过滤的主流技术。本论文以啤酒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为判断依据,比较不同型号硅藻土搭配使用的效果,并对影响啤酒过滤效率的硅藻土参数进行回归分析,以达到优化硅藻土过滤工艺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添加中,粗土和中土的比例显著影响对啤酒的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当粗土和中土的比例为1:1时,单机过滤量最高、压差最小、硅藻土消耗量最低,可以达到最优的过滤效率,而当粗土和中土的比例为2:1时,微检合格率最高、浊度最低,可以达到最优的过滤质量。硅藻土参数影响啤酒过滤效率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硅藻土中土渗透率对啤酒过滤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土150目筛分对啤酒过滤效率具有显著负性影响。本论文中的研究探讨论影响硅藻土过滤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后续生产中选择合适参数的硅藻土类型、调整硅藻土添加配方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对于实现啤酒过滤流程的高效、低耗、环保、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柿子单宁作为一种啤酒澄清剂,对啤酒的澄清度,色度,浊度、总多酚、蛋白质含量、TBA值及苦味质的影响程度,比较分析了添加柿子单宁的发酵液及添加硅藻土的发酵液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当单宁的添加剂量为70 mg/L时,发酵液的各项指标者合格,并且优于添加硅藻土的发酵液.同时发现添加柿子单宁明显提高啤酒的稳定性和抗老...  相似文献   

5.
珍珠岩和硅藻土在饮料糖浆助滤中的应用及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珍珠岩与硅藻土助滤剂的助滤特性、过滤原理及使用工艺要求,并进行了珍珠岩、硅藻土混合使用助滤和硅藻土助滤二种不同工艺试验,总结和讨论了的珍珠岩、硅藻土混合使用在饮料糖浆助滤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韩龙 《啤酒科技》2011,(6):26-28
文中结合DPPH和TBA两种分析方法,阐述了硅藻土消耗量、铁离子含量、单宁添加量及啤酒pH值等因素对过滤后啤酒抗氧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入啤酒中铁离子增加,pH值低等会降低啤酒DPPH自由基清除率,即降低了啤酒抗氧化力。  相似文献   

7.
<正> 工业过滤中过滤介质有硅藻土,珍珠岩、纤维素、滤棉、石棉纤维、细粒的硅胶、活性炭等。但以硅藻土用的最为广泛,约占过滤介质总使用量的75%。由于硅藻土助滤剂具有独特的物理结构,可变的粒度范围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能,故可大大提高过滤效率,改善澄清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因而更适合于多品种的饮料工业过滤。国内饮料的过滤大都采用棉饼过滤机,但在国外低效的棉饼过滤机从三十年代末期已开始逐步地被高效的硅藻土过滤设备所代替,以硅藻土助滤剂作为饮料的过滤介质,主要应用于啤酒,葡萄酒,酒精,各种“可乐”饮料、果汁、果酒、汽酒的过滤。单只啤酒过滤一项在国外消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几乎100%的啤酒均采用硅藻土过滤,我国也不例外。针对硅藻土过滤后产生环境污染、硅藻土资源日渐枯竭及其限制啤酒质量稳定性等诸多问题,国际上已经对此进行了多年的相关性研究。随着珠江啤酒集团将错流膜过滤取代硅藻土过滤技术投入生产使用,我国在啤酒酿造技术领域实现了与国际同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助熔剂的添加方式、细度、种类以及添加量对硅藻土助滤剂性能的影响。在没有合适喷雾装置的情况下,助熔剂干法加入混合效果最好,干法添加时助熔剂的细度应根据过滤过程中过滤速度、滤液澄清度的不同需求来确定。临江硅藻土、Na2CO3、NaCl、NaOH、KCl和KOH都是有效的助熔剂,但在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7%添加量的Na2CO3效果最优,可获得具有较高渗透率6.61D以及良好啤酒滤液澄清度的助滤剂。  相似文献   

10.
啤酒过滤用的硅藻土是天然硅藻矿石经锻烧、分级而成,但天然硅藻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砂石、粘土、可溶性碳酸盐和铁等杂质。因此,硅藻土中总有一定量的铁离子,由于啤酒为酸性溶液,当啤酒经过硅藻土过滤时,硅藻土中所含的铁离子便溶入啤酒中。目前,国外啤酒过滤用的硅藻土中铁离子含量已控制在16—48毫克/公斤,使用时再经特殊处理可降至1.4—5.8毫克/公斤;我国啤酒过滤用硅藻土中铁离子含量参差不齐,条件好的企业可控制在50毫克/公斤以下,条件差的企业有时  相似文献   

11.
以啤酒生产过程的废啤酒为原料生产啤酒醋酸饮料,所生产的啤酒醋酸饮料含有丰富的糖分、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醇类等物质。废啤酒煮沸和添加澄清剂后,需静置沉淀澄清,再进行醋酸发酵,提高发酵过程的非生物稳定性。正交试验确定了啤酒醋澄清的最佳工艺为:废啤酒于0.05 MPa下煮沸50 min,向发酵终止的发酵醪加入0.01%皂土,处理5 h,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得澄清透明的成品。  相似文献   

12.
珍珠岩是一种由火山爆发形成的玻璃熔岩,主要由硅酸铝组成,它的微粒经高温锻烧处理,可用作过滤的助滤剂。珍珠岩是质量很轻、颗粒松散的粉末,比硅藻土轻20%~40%。因此在过滤中使用珍珠岩可比硅藻土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啤酒过滤及稳定性处理普遍采用硅藻土进行过滤,存在质量不稳定、易引入金属离子而影响啤酒口感,废弃硅藻土对环境影响大,后续处理成本高等缺点,若硅藻土处置不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利用一种可再生型的助滤剂Crosspure(简称CP),可一步完成啤酒的过滤及非生物稳定性的处理,不仅能代替硅藻土有效去除啤酒中的固体残留物,并能保证啤酒良好的口感、香气和外观。  相似文献   

14.
王憬  邢宝立 《啤酒科技》2005,(4):39-40,42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啤酒助滤剂中,硅藻土占75%~80%。硅藻土中含有可溶性铁,过滤时进入啤酒,铁离子含量过高,对啤酒质量有不利影响。如:易引起铁蛋白混浊、引发啤酒的喷涌病、带给啤酒金属腥味等等。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检测不同品牌硅藻土的可溶性铁含量,处理后滤发酵液中铁离子含量,结合TBA实验,来评估不同品牌硅藻土对啤酒中铁离子含量及啤酒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罗非鱼肉酶解液为原料,比较微滤膜、硅藻土和珍珠岩对酶解液脱腥脱苦的效果。分别用0.22μm微滤、500#硅藻土25g/100mL和珍珠岩9g/100mL处理酶解液,比较了其对脱腥脱苦、澄清脱色、蛋白保存率与氨基酸含量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9g/100mL处理的脱除腥苦味效果与微滤相似,微滤处理的蛋白质的保存率可达94.52%,氨基酸损失19.41%,珍珠岩处理分别为90.72%与24.57%;珍珠岩处理可使苦味氨基酸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于啤酒过滤两种过滤介质珠光砂与硅藻土的不同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硅藻土和珠光砂用于啤酒过滤的各自的优点,分析了两者混合使用时,对啤酒过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硅藻土可溶性铁对啤酒中铁离子含量及啤酒质量的影响硅藻土是啤酒企业普遍采用的助滤剂,其中可溶性铁的含量对啤酒质量有很大影响,它会使啤酒的铁腥味加重,加快啤酒的浑浊,促使口味老化,诱发喷涌效应,促进双乙酰反弹,是啤酒质量和风味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啤酒科技的发展,硅藻土中BSI值高低越来越受到啤酒厂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的方法,对啤酒生产中用过的硅藻土进行再生处理,去除过滤后硅藻土中的酵母细胞和蛋白质冷凝固物等有机杂质,使硅藻土恢复助滤活性,重新用于啤酒的过滤与澄清。  相似文献   

19.
前言:硅藻土作为助滤剂为广大啤酒厂普遍使用,但是,硅藻土中的可溶性铁又是影响啤酒质量的一个不利因素。这部分可溶性铁溶入啤酒中,会使啤酒中铁离子含量增多,进而使啤酒产生铁腥味,甚至产生喷涌,影响啤酒的风味和质量。因此,对于啤酒厂来说,应该选择含铁量低的硅藻土。  相似文献   

20.
影响啤酒过滤的主要因素是酵母菌、细菌、絮凝蛋白质、α -葡聚糖。1.啤酒中的酵母菌数与引起啤酒的浊度几乎是成正比的。由于酵母菌的粒径较大 ,只要助滤剂粒度选择得当 ,仅靠表面的筛分作用就能将酵母菌几乎全除去。一般根据啤酒中酵母菌含量调整硅藻土添加量较为有效。2.经过硅藻土过滤后 ,再加一级纸板过滤以除去细菌。3.要除去蛋白质 ,则应将啤酒置于低温 ,即 -1℃下冷藏72h后立即在低温( -1℃)下过滤。4.在工艺上应采取措施降低啤酒中α -葡聚糖含量 ,可将啤酒在低温下久存 ,使α -葡聚糖沉淀 ,有助于澄清过滤浅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