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为了能给电力用户提供类似电话清单的用电清单,帮助用户调整和规划家电的使用实现节能,提出一种运用相似度比较,可用于家用智能电表的负荷识别方法。该方法取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稳态和暂态功率特性作为特征量,通过比较测量数据与数据库模板的相似度来确定用电负荷的类别、工作状态,然后匹配开关事件得到相应的耗电量。该方法不需要事先经过样本数据训练或学习过程,就能识别出家庭中典型的阻性和非阻性电器,进而分解出家庭中主要电器的用电情况。通过对实验家庭用电情况的实测数据分析和与其他方法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5.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企业开展电力规划、计划、营销、交易、调度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而需要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目前各种单一负荷预测方法难以在所有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适用范围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最优加权法的组合预测方法进行处理,该方法通过对单一预测方法的有机组合,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从而实现比单一预测方法更高的预测精度。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市级供电企业所属地区为例,借助Matlab仿真软件,分别运用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基于这两种方法的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法,对该地区2011~2012年连续两年7月、12月月度最大负荷进行了分析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推荐的组合预测法具有比单一预测方法更好的预测精度,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电力企业负荷预测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熊小舟;柏杨;周兰智豪 《江西电力》2024,(4):5-10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其爆发式增长给配网稳定及可靠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文中通过结合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以及多层感知机(multi-mayer perceptron,MLP)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TCN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组合模型TCNLSTM-MLP。其中TCN能够捕捉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LSTM能获取上下文信息,MLP通过学习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提升预测结果;利用电网实际的公用充电站以及居民家庭充电桩两个数据集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性能良好,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评价指标均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为解决配电网供电分区负荷特性因用电结构与用户用电习惯差异呈现多样性,导致泛化的预测模型难以提供满意计算精度,以及新投运配变由于缺乏历史数据积累,无法为机器学习提供大量训练样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级负荷聚类和解耦机制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进行基于变电站用电量以及台区用户用电特性差异的多级负荷特性聚类.随后,对不同聚类配变构建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负荷标幺曲线和基准值分开预测的解耦机制应对新投运配变的小样本问题.最后,综合分类预测结果得到日负荷预测曲线.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实现负荷预测的精细化,并减小新投运配变的预测误差影响,改善了综合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随机生产模拟新方法,该方法根据负荷分布密度函数曲线的峰谷特性将其表达为若干个Gram-Charlier展开式的凸组合,发电系统的停运容量分布也以Gram-Charlier展开式描述,由此推导出机组的期望发电量、系统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在IEEE-RTS和我国河南系统中的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要比累积量法准确得多,同时保留了累积量法运算速度快的优点,更适用于我国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采用多种方法组合进行预测,对30个种类的用户全年8760个小时的用电量做全年最后一天的日负荷预测.本文根据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再拆分的特点先将数据聚成5类,根据5类用户曲线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适用于各曲线的方法进行预测.本文在k-means聚类的基础上又采取了三种方法进行预测.预测出结果的MAPE...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统计综合法建模中的一种新的负荷调查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对所有变电站的负荷普查及对典型变电站的详细调查。首先描述了负荷调查的主要工作流程,详细阐述了基于负荷特性的分类指标和负荷节点分类原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负荷特性普查表,并确定调查数据的来源及调查对象。然后对普查中取得的负荷特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调查统计结果对220kV变电站(负荷节点)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兼顾考虑地域性和变电站负荷构成的各类型负荷典型变电站的选取原则,按此原则为每类负荷类型选取了典型变电站,并为这些典型负荷节点设计了详细调查表格。该方法在较小的调查复杂度基础上实现了较高的准确性,并已经在华北、华中、西北、东北电网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