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荧光假单胞菌SK17.001为出发菌株,转化乳糖生产乳糖酸。通过研究发酵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对乳糖转化率影响,表明荧光假单胞菌SK17.001的最适合转化条件为:培养温度30℃,pH6.5,250mL摇瓶中液体培养基装液量为30mL,摇床转速为200r/min,最佳氮源为1%蛋白胨和1%酵母膏,培养时间55h,乳糖浓度为3%时,转化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短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酵母膏是短双歧杆菌的显著影响因素, 最佳的优化培养基配比是酵母膏0.9%,胰蛋白胨0.6%,大豆蛋白胨0.6%,葡萄糖0.6%,双歧因子0.2%,生长因子10%.用经优化的增殖培养基配方测定短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pH的变化,确定该菌增殖培养的最适终止时间约为18h,此时平板菌落计数的菌数可高达1.5×1010cfu/ml.  相似文献   

3.
对筛选出的MYS68菌株进行了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菌为地衣芽孢杆菌。为了得到地衣芽孢杆菌MYS68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组分,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摇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碳源和氮源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玉米粉豆饼粉蛋白胨酵母膏。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和配比为:玉米粉0.5%,蛋白胨1.0%,豆饼粉0.3%,酵母膏0.5%,硫酸锰0.00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2%,起始pH值为7.5。此条件下发酵液的菌体浓度可达2.11×109 CFU/ml,经检测芽孢率为96%。说明地衣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菌体浓度和芽孢率。  相似文献   

4.
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培养基的增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两歧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酵母膏是短双歧杆菌的显著影响因素。最佳的优化培养基配比是:酵母膏0.9%,胰蛋白胨0.3%,大豆蛋白胨0.3%,葡萄糖2.0%,双歧因子0.8%,生长因子10%(均为质量分数)。用经优化的增殖培养基配方测定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pH值的变化,确定该菌增殖培养的最适终止时间约为18h,此时平板菌落计数的菌数可高达2.1×1010mL-1。  相似文献   

5.
以菌体量(OD600 nm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谷糠乳杆菌(Lactobacillus farraginis)84-M-Y-7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应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以湿菌质量及活菌数为评价指标,对谷糠乳杆菌84-M-Y-7的菌体收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大豆蛋白胨3%、豆粕粉1.5%、乳糖3%、维生素B20.06%,在此优化培养基配方下,谷糠乳杆菌84-M-Y-7的菌体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9倍;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8%、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 h,在此培养条件下谷糠乳杆菌84-M-Y-7的菌体密度比优化前提高了2.3倍。最佳菌体收集条件为:4 000 r/min离心15 min,在此条件下,湿菌质量为0.012 g/mL,活菌数为1.05×107 CFU/mL。  相似文献   

6.
10℃条件下,以两株源于四川泡菜的耐低温乳酸菌3m-1(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8m-9(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为研究对象,在白菜汁基础培养基中,研究添加不同氮源、碳源及缓冲剂对其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增殖因子进行优化,确定了菌株3m-1和8m-9增殖的改良白菜汁培养基配方分别为:白菜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1.0%、牛肉膏0.5%、乳糖1.0%、葡萄糖1.5%、磷酸氢二钾0.2%;白菜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1.5%、牛肉膏1.0%、乳糖0.5%、葡萄糖1.5%、磷酸氢二钾0.2%。10℃条件下,菌株3m-1和8m-9在相应改良白菜汁培养基中培养72h,活菌数分别为6.05×109cfu/mL和7.35×109cfu/mL,较白菜汁基础培养基提高了6.1倍和10.4倍,而与MRS培养基培养相比,活菌数相近,研究结果为制备低温乳酸菌发酵剂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低温发酵泡菜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HCS04-002的高活菌数培养,获得其生长的最适发酵条件,对发酵工艺和发酵培养基分别进行优化。以菌泥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培养温度、接种量和初始pH值等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发酵液活菌数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CS04-002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9 ℃、接种量3%、初始pH值为7.2;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酵母蛋白胨24 g/L、酵母浸出物30 g/L、葡萄糖19 g/L、乳糖11 g/L。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HCS04-002菌悬液活菌数达2.73×109 CFU/mL。  相似文献   

8.
优良乳酸球菌的筛选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实验室保存的几种能用于酸奶发酵的菌种进行比较,并对其中发酵效果最好的菌种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乳酸球菌Q26的发醇效果最好,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0.5 %蔗糖,1 % 酪蛋白胨, 1 %牛肉膏,0.5 %酵母膏,2.5 %碳酸钙,1 %抗坏血酸,5.5%甘薯汁,2.5%番茄汁.用此培养基培养进行增殖,Q26的最高菌数达2.36×109 个/mL,比基础培养基的2.74×108 个/mL提高约9倍.另生长因子的组成对菌种的增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麦芽复合汁增菌培养基优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麦芽汁为主要原料,以两歧双歧杆菌Bbm和长双歧杆菌Blm为实验菌株,研究了麦芽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单一营养因子对Bbm菌细胞生长量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筛选出Bbm菌麦芽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利用优选的麦芽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对Blm菌进行验证性增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膏、玉米浆可显著促进双歧杆菌Bbm的细胞增殖(p〈0.01),而磷酸氢二钾既能促进Bbm生长,又有缓冲培养基pH值的作用;利用L9(3^4)筛选出Bbm的麦芽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在10°麦芽汁中添加0.3%大豆蛋白胨,0.6%牛肉浸膏,0.5%酵母膏,0.4%玉米浆,0.2%磷酸氢二钾,在麦芽复合汁增菌培养基中,经37℃培养12h,Bbm活菌数3.84×109CFU/ml,Blm活菌数达到3.90×109CFU/ml,较对照麦芽汁培养基的活菌数分别提高了8.17倍和8.14倍,较实验室常用的改良MRS培养基的成本降低1000元/吨。  相似文献   

10.
嗜酸乳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嗜酸乳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基础培养基及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出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比是:大豆蛋白胨0.6%,胰蛋白胨0.6%,蛋白胨0.6%,牛肉浸膏1.2%,葡萄糖1%,低聚糖0.5%,乳糖0.5%,酵母浸出粉0.5%;最佳增殖因子添加量是:胡萝卜汁15%,西红柿汁15%,黄豆芽汁15%,11°啤酒5%。最后使用优化出的增菌培养基测定生长曲线,同时测定pH和滴定酸度的变化,确定增菌培养终止时间为10h,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此时菌数可达6.8×109cfu/ml。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7):109-115
为筛选优化适合嗜酸乳杆菌La NCU402高密度培养的增菌培养基,通过单因素法筛选基础优化培养基、二水平部分因子设计(two-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FFD)获得最大影响因子、最速上升法(steepest ascent,SA)试验获得最优点区域以及中心组合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适增菌培养基。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5%、蛋白胨1%、牛肉膏1.458 4%、酵母粉0.4%、柠檬酸三铵0.2%、K2HPO4·7H2O 0.2%、Mg SO4·7H2O 0.02%、Mn SO4·4H2O 0.005%、Na Ac·3H2O 0.5%、乳糖1.766 5%、番茄汁31.602 9%、吐温80 0.1%;由此培养得到的活菌浓度可达到2.883 3×109CFU/m L,是最初MRS的5.029倍。该结果可为以后的菌剂制备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醋杆菌产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璐  杨谦 《食品科学》2004,25(11):213-215
本文在已筛选出在摇瓶培养条件下高产细菌纤维素菌株--醋杆菌C2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及无机盐对该菌株产纤维素的影响,并优化了该菌株产纤维素的最佳培养基。醋杆菌C2的最适碳源为蔗糖,D-甘露糖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粉,无机盐为MgSO4•7H2O和柠檬酸三钠;经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产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7%,酵母膏0.7%,蛋白胨1.1%,MgSO4•7H2O 0.2%,柠檬酸三钠0.1%。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醋杆菌C2的纤维素产量可达9.5g/L。  相似文献   

13.
辣椒酱发酵菌肠膜明串珠菌C27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辣椒酱发酵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C27的高密度培养,以MRS肉汤培养基为基础,L. mesenteroides C27的菌体密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优化,同时采用响应面法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1 g/L,酵母浸粉22 g/L,土豆汁1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8.4 ℃、初始pH值6.2,接种量2.4%。在此优化条件下培养24 h,L. mesenteroides C27的菌体密度(OD600 nm值)达1.034,活菌数为1.30×109 CFU/mL。  相似文献   

14.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采用Plackett-Bu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K.lactisKl-16-7菌株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影响K1-16-7菌株产酶的5个重要因子依次为酵母膏、蛋白胨F403、乳糖、MgSO4和KH2PO4,对这5个因子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10.7 g/L、蛋白胨F403 9.4 g/L、乳糖12.1 g/L、MgSO4 5.6 g/L、KH2PO4 4.7 g/L,优化后β-半乳糖苷酶的产量达147.6 U/g,比优化前提高了88.7%.  相似文献   

15.
双歧杆菌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菊芋为主要原料,以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s,Bbm)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longum,Blm)为试验菌株,研究了菊芋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单一营养因子对Bbm细胞生长量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筛选出Bbm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利用优选的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对Blm进行验证性增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膏、玉米浆可显著促进Bbm的细胞增殖(P<0.01),而磷酸氢二钾既能促进Bbm生长,又有缓冲培养基pH值的作用;利用L934筛选出Bbm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最佳配比是在10 Brix菊芋汁中添加0.6%大豆蛋白胨、0.9%牛肉浸膏、0.3%酵母膏、0.4%玉米浆、0.2%磷酸氢二钾.在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中,经37℃培养12 h,Bbm活菌数6.80×109 cfu/mL,Blm活菌数6.65×109 cfu/mL,较时照菊芋汁培养基的活菌数分别提高了13.5倍和7.63倍;较实验室常用的改良MRS培养基的成本降低了2770元/t.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溶壁微球菌培养基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酵母膏,最近无机盐是MnSO4;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60 g麦芽糖,13 g蛋白胨,8 g酵母膏,1 g MnSO4,5 g NaCl,2 g NaH2 PO4·2H2O,2 g K2HPO4·3H2O,0.5 g MgSO4·7H2O,0.5 g CaCl2,1 000 mL水.从该菌株发酵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大量产酶期在12-14 h.摇瓶发酵最适初始pH值为7.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25mL,接种体积分数为5%,培养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含猪脂联素球状结构域gAd基因的重组乳酸乳球菌的高效表达,对其表达条件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重组乳球菌最佳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点(OD600)和诱导后培养温度,以及培养基中的乳糖浓度、氮源浓度、Na2HPO4浓度和MgSO4浓度对表达量的影响;之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最佳表达条件。结果显示,其最佳诱导剂nisin浓度为30ng/mL、诱导的时间点是OD600≈0.4、诱导后培养温度为25℃;最佳培养基配方是:乳糖添加量为7%、大豆蛋白胨为2.7%、酵母膏为1.3%、Na2HPO4浓度为0.25%、MgSO4浓度为0.02%。优化后,脂联素的表达量为29.4%的总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8.
李莉峰  刘晓辉 《中国酿造》2022,41(6):190-194
为了适应发酵蔬菜生产企业菌种保藏,本试验探讨乳酸菌培养基质的灭菌时间,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改良MRS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乳酸菌培养基质白菜帮颗粒灭菌时间为9 min,改良MRS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白菜帮颗粒25 g/L、蛋白胨9 g/L、牛肉膏8 g/L、葡萄糖14 g/L、柠檬酸三铵2 g/L、酵母膏5 g/L、乙酸钠2 g/L、K2HPO4 2 g/L、MgSO4·7H2O 0.58 g/L、MnSO4·4H2O 0.25 g/L。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副干酪乳杆菌的菌数为1.19×1010 CFU/mL。1~4 ℃冷藏可保藏3~4年,-16~-20 ℃冷冻可保藏4~5年。此保藏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菌种质量稳定可靠,适合蔬菜发酵企业保藏生产用乳酸菌菌种。  相似文献   

19.
保加利亚乳杆菌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芋为主要原料,以自行分离选育的高活力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DR为试验菌株,研究了在菊芋汁培养基中添加单一营养因子对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细胞生长量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筛选出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的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在菊芋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番茄汁、乳糖、蛋白胨、碳酸钙,可显著促进试验菌株的细胞生长(P<0.01);利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菊芋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最佳配比是:在菊芋汁培养基中添加7.5%番茄汁,1.5%乳糖,1%蛋白胨,0.3%碳酸钙。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经过复原脱脂乳培养基和液体MRS培养基活化后,以1%(约1×106cfu/mL)接入菊芋汁复合增菌培养基中,37℃培养16h,活菌数可达1.50×109cfu/mL,较对照菊芋汁培养基的活菌数提高23.96倍,与实验室常用的MRS培养基的活菌数相当,而其成本较实验室常用的液体MRS培养基的成本降低了2400元/t。  相似文献   

20.
瑞士乳杆菌增菌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冻干后菌体的存活率为依据,首先筛选出存活率最高的瑞士乳杆菌基础培养基为10%的脱脂乳培养基;然后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培养基成分及用量;最后确定瑞士乳杆菌的增菌培养基配方为:10%脱脂乳+0.1%乳糖+1.0%酵母膏+10%麦芽汁+1.0g/100mL柠檬酸三钠.在此优化培养基中,瑞士乳杆菌培养至10h左右,其活菌数可达8.16×109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