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雷达吸波材料吸波原理,归纳总结了近几年雷达吸波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涂覆型、贴片型和结构型三种类型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研究概况及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吸波聚合物基体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涂覆型吸波材料(吸波剂)的吸波性能评价方式入手,从材料的设计原理分析,分别对现有的几种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且分析了其吸波机理,在此基础上为新型吸波材料的设计指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吸波材料是实现雷达隐身的关键材料,其研究对军用和民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传统吸波材料存在吸收频带窄、吸收强度弱及密度大等问题,"薄、宽、轻、强"的新型吸波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炭系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手性吸波材料及超材料等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吸波材料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纤维型雷达隐身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纤维在涂覆型吸波材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中的应用及发展,结果发现,采用异型截面纤维、螺旋形纤维以及不同纤维混杂是得到“薄、轻、宽、强”吸波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3):542-546
超材料因其完美吸收特性成为吸波材料研究的热点,但其吸收频段窄成为限制其应用的瓶颈技术。介绍了超材料完美吸波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重点综述了超材料实现宽频吸波的途径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各种宽频吸波超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最后对超材料吸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16,(3):542-546
超材料因其完美吸收特性成为吸波材料研究的热点,但其吸收频段窄成为限制其应用的瓶颈技术。介绍了超材料完美吸波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重点综述了超材料实现宽频吸波的途径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各种宽频吸波超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最后对超材料吸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谢圣武  白骏烈  张斌 《橡胶工业》2020,67(7):0551-0558
概述柔性橡胶吸波材料吸波基本原理,重点介绍铁氧体系橡胶吸波材料、金属铁微粉系橡胶吸波材料、碳系橡胶吸波材料以及多层橡胶吸波材料的研究状况。目前橡胶吸波材料的探索大多局限于实验室研究,橡胶吸波材料还未能成熟地进行工业化生产和应用,需要进一步探讨高温、低温、振动冲击等环境因素以及硫化体系和混炼工艺对橡胶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开发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橡胶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9):1741-1746
综述了碳系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手性吸波材料、席夫碱类吸波材料等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吸波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系吸波材料结合了炭材料和纳米材料的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质量轻等优点,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和较低的密度,使得其成为一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型吸波材料;手性吸波材料具有手性参数可调、吸波频带宽等优点,通过调整手性参数,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微波吸收;席夫碱类吸波材料可通过设计合成长链共轭结构的席夫碱及其金属络合物、引进手性螺旋结构等来提高席夫碱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由于吸波材料的性能是影响雷达隐身的关键因素,而传统的吸波材料存在吸收频带窄、吸收强度弱及密度大等问题,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应用成为当前功能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吸波材料结构、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15,(9):1741-1746
综述了碳系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手性吸波材料、席夫碱类吸波材料等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吸波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系吸波材料结合了炭材料和纳米材料的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质量轻等优点,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和较低的密度,使得其成为一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型吸波材料;手性吸波材料具有手性参数可调、吸波频带宽等优点,通过调整手性参数,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微波吸收;席夫碱类吸波材料可通过设计合成长链共轭结构的席夫碱及其金属络合物、引进手性螺旋结构等来提高席夫碱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由于吸波材料的性能是影响雷达隐身的关键因素,而传统的吸波材料存在吸收频带窄、吸收强度弱及密度大等问题,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应用成为当前功能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田楠 《广州化工》2013,41(9):27-28,31
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和吸波特性。阐述了近年来应用研究较多的新型无机吸波剂如:碳系、铁系以及手性吸收剂的结构特性以及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聚合物与无机吸波剂复合,制备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提出了现有微波吸收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涂覆型吸波材料中基体材料的研究状况,较详细地介绍了橡胶、塑料两类基体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其中橡胶主要有硅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塑料主要介绍了聚氨酯泡沫塑料、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吸波材料与基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新型船舶涂料的种类。综述了船舶用防污涂料、船体防锈涂料和舰用特种功能涂料包括吸波涂料、纳米隐身涂料和其它新型涂料(防滑涂层、潜艇特征信号控制涂层、新型光触媒涂料、新型室温可逆变色涂料、新型热防护涂料、热障涂层和溶胶-凝胶涂层等)的性能和研究状况。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雷达吸波涂层薄、轻、宽、强的要求,以2 mm短切碳纤维为吸收剂,水性聚氨酯为基体树脂,制备了碳纤维吸波涂层,将芳纶纸蜂窝与碳纤维吸波涂层进行匹配,并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涂层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单层碳纤维吸波涂层在厚度较薄时吸波性能较差,添加匹配层后性能有所改善。将不同碳纤维含量的吸波涂层与芳纶纸蜂窝进行匹配,制备了多层匹配碳纤维吸波涂层,涂层的吸收强度和有效吸收带宽均得到明显提升,通过调整碳纤维涂层和芳纶纸蜂窝的匹配方式,复合涂层在4.1~13.6 GHz频率范围内均能实现有效吸收。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不同包覆材料对硼颗粒的包覆机理,从5个方面总结了硼颗粒包覆材料的选取原则,包括:去除硼颗粒表面氧化膜、提高燃烧温度、降低硼的点火温度、提高表面相容性、催化硼颗粒的氧化反应。总结了沉淀法、表面反应包覆法、高分子吸附聚合法、气相包覆法和机械球磨法等多种硼颗粒包覆工艺的研究状况,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工艺的作用机理和实际应用效果。介绍了现代硼颗粒表面包覆效果测试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评述了目前硼颗粒包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水性聚氨酯为基,碳纤维为填料,制备了碳纤维复合吸波涂层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碳纤维复合吸波涂层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吸波涂层材料为碳纤维和水性聚氨酯的物理结合,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和厚度的增大,碳纤维复合吸波涂层材料的反射率峰值均向低频移动,当碳纤维含量为0.8%,涂层厚度为1.2 mm时,碳纤维复合吸波涂层的反射率峰值达到-6.01 dB,小于-5 dB的带宽为4.2 GHz,涂层面密度为1.02kg/m~2。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已有喷墨材料的吸墨性能,用SiO2@Al13核壳结构材料作为颜料制备吸墨材料;利用黏度杯、色差仪等进行测试,从涂料黏度、涂布量、涂布打印效果及色差四个方面,讨论了颜料用量对吸墨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颜料用量对吸墨材料性能影响显著,颜料的增加,利于材料吸墨,但不宜过高。颜料比例为75%时,材料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7.
陈国红  周芳灵  赵丽平  段红珍 《化工进展》2015,34(11):3965-3969
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吸收频段宽、吸收率高、匹配厚度薄等优点,但由于存在密度大、频带较窄、高温特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吸波材料“薄、轻、宽”的特性,限制了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及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结合近几年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的发展现状,概述了改善铁氧体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方法,进而展望了吸波材料的发展前景。总结得出对铁氧体吸波材料进行纳米化、复合化、掺杂及改变形貌,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出性能优良的吸波材料并将其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是未来制备高性能吸波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评述了纳米吸波材料的特性及吸波原理,介绍了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纳米金属吸波材料、纳米陶瓷吸波材料、纳米导电高分子吸波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指出了纳米复合吸波材料是未来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C/ZnO composites with increased electromagnetic (EM) wave absorbing featu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a simple one-pot hydrothermal process and subsequent high temperature carbonization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argon. The results depict tha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of C/ZnO composites synthesized with the optimal molar ratio of zinc acetate to glucose is ?50.43?dB at 15.77?GHz. The 1.16-mm-thick coating shows a wide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 (3.52?GHz) of EM wave (RL≤?10?dB). The thin coating thickness of the C/ZnO composites is desirable for decreasing the absorber weight in EM wave absorption. And there are no other reagents used throughout the synthesis process except for the green glucose and zinc acetate. Thus, C/ZnO composites would be highly promising lightweight EM 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