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防腐涂层管道接头的连接与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聚合物内衬等在石油管道内防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现场施焊时的高温作用,会使焊缝两侧附近的防护涂层烧焦或脱落,从而失去对管道的保护作用。针对这一情况,综述了国内外对内防腐涂层管道的主要连接方式和管口连接处的保护措施,如:自动补口机法、机械连接法、内衬保护套(管)焊接法、记忆合金套法、不锈钢接头法、无内补口技术等,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套管接头在水平井下入过程中承受大量旋转-弯曲疲劳循环载荷,这种循环载荷会导致套管接头螺纹根部产生高应力,导致疲劳损伤和潜在的结构失效,从而对后续油井作业中的管柱接头密封和结构能力产生影响,因此需开展套管特殊螺纹抗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研究。基于API 5C5:2017及API TR 5SF标准,通过对某型特殊螺纹套管进行共振弯曲疲劳试验,评价该特殊螺纹接头在疲劳振动载荷下的密封性。结果显示,试验中加载频率越接近试样固有频率,振动越激烈,弯曲应力幅值越大;1#试样在内压60 MPa、弯曲度>20°/30 m的加载条件下,累计加载循环次数54 192次后,试样完好,螺纹接头及管体未出现渗漏及破坏;2#试样在内压0.5 MPa、弯曲度>20°/30 m的加载条件下,累计加载循环次数107 535次后,试样完好,螺纹接头及管体未出现渗漏及破坏。研究表明,该规格特殊螺纹接头在疲劳振动载荷下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该试验为共振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和相应试验设备在特殊螺纹套管疲劳振动试验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口径内涂层管道机械压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油田集输管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内涂层管道连接补口问题─—接头防腐层连续性问题,成功地开发了内涂层管道机械压接技术,既保证接头与钢管等强,又保证内防腐涂层的连续性,不需为补口和无损检测,不存在焊接接头的隐患。接头质量稳定可靠,每分钟可完成一道接口,比焊接法快3~5倍,施工成本降低20%以上。本文介绍了压接技术原理、接头参数和形式的确定、压接接头性能试验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5.
目前油田集输管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管道运行较长时间后其内壁会发生较严重的腐蚀,焊接处焊缝会出现各类缺陷。为了解决钢管内部腐蚀和管道焊接所带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内衬钢管接头,并通过静水压试验测试其接头的密封性能。选取3组新型Φ73 mm×5.51 mm J55钢管螺纹接头和镀镍接箍,进行静水压试验。试验结果为:三组试样未发生泄漏,螺纹未发生变形最高压力57.8 MPa。经过静水压试验,所设计接头的密封性符合API Spec 5CT-2018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采用高压管道速接头进行管道连接不仅能保证防腐层的完整性,而且连较好解决了管道内防腐补口问题,具有现场施工简便的特点,适用于管径不大于114mm的管道,使用压力25MPa,试验压力50MPa。 相似文献
8.
王敏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8,25(6):58-59
采用高压管道速接头进行管道连接代替焊接,能保证防腐蚀层的完整性,解决了管道内防腐蚀补口问题,且现场施工简便。该速接头适用于管径不大于φ114mm的管道,使用压力25MPa,试验压力50MPa。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论述了时间因素使管道金属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理由,并就管道金属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等与管道使用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确定石油,天然气及其它输气管网的设计及使用年限规定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钢质管道的非焊连接方式。指出传统管道焊接连接时,内表面接头处防腐质量难以保证,有必要开发其他的管道连接方式。介绍了Zap-Lok~接头、Haelok接头、适应内衬HDPE管集成了电熔连接内衬层的机械压接接头。Zap-Lok~接头曾有保持管道内表面防腐层完好应用的大量业绩;电熔连接内衬层的机械压接接头,专门为内衬HDPE管的钢管设计,且通过了加拿大油气管道系统CSA Z662-11标准的验证试验。此两种连接方式能有效解决油田集输管道内腐蚀问题,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隔水管接头O形密封圈密封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洋石油开采中隔水管接头密封失效会增加大量的钻井成本,钻井液泄漏会污染海洋环境等问题,开展了隔水管接头O形密封圈密封性能的研究,确定了O形密封圈密封失效模式和失效判据。以隔水管O形密封圈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其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密封圈在不同工作压力、不同压缩率和不同密封端面角度下的密封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压缩率一定时,最大应力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且应力峰区位置逐渐向O形圈被挤入的位置移动;工作压力、压缩率及密封配合端面角度对O形圈最大接触应力有一定的影响,正常使用范围内,能够保证O形圈的正常密封性能;一定在压缩率范围内,剪应力随着压缩率的增加而增大明显。分析结果可以为隔水管接头O形密封圈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组织结构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控轧控冷工艺研究,在化学成分相同的超低碳微合金管线钢中获得了不同组成比的针状铁素体(AF)复相组织,探讨了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降低终轧温度导致有效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冷却速度和模拟卷取温度的变化对有效晶粒尺寸影响不大;②降低终轧温度,提高冷速,会促进AF复相组织中粒状贝氏体铁素体(GF)、贝氏体铁素体(BF)等低温组织含量的增加,提高模拟卷取温度增强的析出强化效果不如降低终轧温度导致的AF低温组织含量提高和晶粒细化对强度提高的贡献大;③随着终轧温度的下降,大角度晶界含量先提高后降低,在相变点以上40℃附近达到最高值,大角度晶界含量越高,低温韧性越好;④当管线钢获得较高BF和GF含量、低的准多边形铁素体(QF)含量组成的细小AF组织时,综合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SL-Ⅱ型钢质管道内涂层补口机的结构、技术性能及其在埕岛天然气集输管线内补口施工中的应用。该补口机具有摄像观察功能、高效除锈功能和焊口内涂层补口功能。用于管道内防腐补口,施工质量稳定可靠,与其它管道内防腐补口方式相比,该工艺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施工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长庆油田靖咸输油管道局部频繁迁建所带来的愈发突出的新建管道安全碰口问题与废弃局部管道妥善处置问题,提出了长输管道改迁连头"五位一体处置"工艺。通过带压封堵、密闭收油、投球清管、氮气封存及连头投运五项工艺技术的组合应用,进行了新建局部管道投产与废弃迁建管道处置一体化实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带压封堵"保证了碰口处能量有效隔离,动火作业安全性大大提高;"密闭收油"实现了作业管段内留存原油的全密闭回收,达到了环保要求;"投球清管"对迁建废弃管道内残留物进行了有效清理;"氮气封存"对迁建废弃管道内可燃气体进行了有效置换;"连头投运"实现了新建局部管道的高效投产。该应用成果为新建管道的安全连头、废弃管道安全环保隐患的消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新建局部管道投产工程提供了新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