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喻洪麟  陈燕  史飞 《压电与声光》2002,24(6):492-493
对光栅阵列超微粒乳剂涂布中的涂层厚度控制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圆光栅阵列超微粒乳剂涂布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具有一定入射角的波束经球面镜聚焦后焦点区域场的分布进行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毫米波光栅谱仪(25~100GHz)中大球面镜聚焦系统明显限制了频谱分辨率.增大光栅对波束的衍射角是减小和消除这一限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制备超微粒的物理方法一般采用热蒸发法。我们用溅射法进行了Ag超微粒的制备。经XRD分析,存在Ag和简立方Ag_2O两种物相。为了研究此种方法制备的Ag超微粒在生成空间的分布状态以及Ag与Ag_2O两相的共存形式,采取了在空间不同角度上直接取样进行TEM分析。通过衍衬象和选区电子衍射分析了微粒粒径、形态及结晶物相随收集角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5.
1 前言  将功能材料的尺寸微化 ,使之具有宏观大小 (物体 )所不能发挥的物理性能和功能的微粒叫作超微粒。以发光功能为例 ,非常难发光的 族元素 ( Si,Ge)因为是间接跃迁型半导体 ,所以如果粒径在几纳米以下 ,室温下也会显示强可见光。制作功能性陶瓷时 ,如将粒径几十纳米的超微粒置于高度的反应控制条件下 ,也能制出低阻抗性等非常好的非化学计量结构的化合物。但由于超微粒表面暴露原子的比率大 (粒径 5 nm时为 40 % ) ,故对杂质的混入和晶体缺陷的产生非常敏感 ,向高功能元件发展有困难。因为激光加工是典型的利用局部激励光束聚光…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表面等离子体透射增强现象在提高分辨率上的应用,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方法光刻的分辨率可以达到32nm。首先用FDTD法模拟了一维周期光栅结构的电场场强的分布,光栅模版具有三角形的脊,整个模版覆盖了一层Ag,然后讨论了三角形底角角度变化对透射率和分辨率的影响。当角度在57°~64°之间变化时,得出三角形脊部有透射增强现象产生,最大透射振幅是入射光的4.2倍,分辨率为(30±5)nm。因为凹槽部分透射光强度很小,因此具有很好的分辨率。通过对比周期和非周期边界条件模拟,三角形脊的形状是产生透射增强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膜中CdS超微粒的制备及光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化学合成法在全氟羧酸阳离子交换膜中制备出了性能稳定,具有晶体结构的纳米尺寸的半导体CdS超微粒.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CdS超微粒在吸收和荧光光谱中均显示出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随制备条件的不同,其吸收起始波长可从近500nm蓝移至400nm左右,荧光最大发射峰位也蓝移了100nm(700→600nm).单光子计数测得在膜中CdS超微粒子的荧光寿命(约1μs)明显长于胶体溶液中的CdS超微粒子寿命.  相似文献   

8.
从离散—离散的成像系统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图像复原与超分辨率重构的基本适用条件及提高图像分辨率的上限,从图像处理的角度给出了基本适用条件的量化指标,最后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噪声影响进了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9.
10.
刘成林  顾建华 《半导体杂志》1997,22(4):12-16,31
用离子替代法制备了ZnO/ZnS复合超微粒,并且用LB膜技术进行有序组装。结果显示:ZnO/ZnS复合超微粒具有独特的性质;ZnO/ZnS超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层状结构以及不同于胶体的光谱特征;在适当的表面压下,ZnO/ZnS复合超微粒被组装成纳米线。  相似文献   

11.
刘磊  吴威  张冰  李志增  宋平 《红外》2020,41(5):35-39
为了使光谱分析仪(Optical Spectrum Analyzer, OSA)能精确测量窄谱宽光信号,要求光栅转动一圈分辨200万个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直流无刷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BLDCM)和光电编码器的高分辨率光栅定位系统。实现了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PID)的高精度闭环调速控制技术,以驱动BLDCM带动光栅的转动。同时,高精度光电编码器快速检测并反馈光栅的角位置,细分电路对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作进一步细分。将输出信号的分辨率从16000点/圈提升至2048000点/圈,极大地提升了光栅定位系统的整体分辨率。通过实验测试了光栅扫描速度、波长重复性和波长准确度等性能指标,验证了光栅定位的精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Costas编码信号是一种对速度敏感的信号形式,在多目标的情况下,速度补偿不精确时,其较高的旁瓣会淹没较小的目标。论文针对Costas编码信号的这种特点,结合稀疏成份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种高分辨的2维成像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回波在距离-速度是2维稀疏的这一先验信息构造词典,引入波形熵作为信号稀疏性的度量函数,通过对推广的正则化FOCUSS算法进行改进,并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状态预测,迭代寻找最优原子,实现了动态的距离和速度的高分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对算法的容噪性和时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首先推导出平面波入射到无限长柱体上时二维散射场的分布 ,给出了探测样品为柱状体时的相互作用方程 ,继而将其应用到两个并列柱体样品及简单光栅 (由四个柱体样品并列 )的分辨率计算中。结果表明 ,在二维场分布中同样存在最佳分辨 ,近场与远场的相抵仍然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高并行交替式高速数字化系统分辨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本钊  林茂六 《电子学报》2001,29(9):1153-1156
本文是关于幅度非均匀取样信号理论及其应用的第二篇论文.本文首先分析了文献[1]中的偏置误差对输入信号频谱的影响,说明了提高幅度分辨率的基本原理,然后推导出了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时附加信号的频谱表达式,提出了两种提高该系统的幅度分辨率的方法.最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给出了系统的有效位数和输入信号频率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5.
用滤波器提高共焦系统纵向分辨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采用有限大小探测器的其焦显微系统,利用两区相位型滤波器提高系统的纵向分辨率。在实验上,采用1透射式液晶空间比例制器实脱了对共焦显微系统照明光场位相的动态调制,测量了探测针孔直径分别为5μm、10μm和15μm时,共焦显微系统纵向分辨率随滤波器参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说明,在探测器为有限大小的情况下,利用该滤波器可以使共焦显微系统的纵向分辨率提高17.8%。另外,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滤波器的性能受到探测针孔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高ISAR分辨率的两种外推方法性能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ISAR成像原理出发,分析了散射点越距离单元走动(MTRC)对ISAR分辨率的影响,通过高分辨DFT数据矩阵求逆和AR模型进行方位谱数据外推;对不同的信噪比条件下,两种方法外推前后ISAR像的距离和方位分辨率及相关性作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方位谱外推的方法可在提高方位向分辨率的同时,有效地克服MTRC对距离向分辨率的降质,从而提高ISAR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于超宽带稀疏阵列,均匀无冗余阵列具有低栅瓣水平和高方位向分辨率。阵列配置的目的是设计双程阵列,使其单程等效阵列是均匀无冗余的。文中主要配置顺序扫描阵列,证明了若阵元总数大于4,没有均匀无冗余阵列的配置方法。然后给出了一种非均匀阵列配置方法,分析了其方位向分辨率和栅瓣水平。理论与仿真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比与其阵元总数相同的端发多收阵列的栅瓣低。最后,根据所需要的方位向分辨率和栅瓣水平配置了一种实际顺序扫描阵列。  相似文献   

18.
杨海光  田忠 《现代雷达》2006,28(9):11-14
在双站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中,分辨率是一个关键的参考因素。当发射站和接收站分别位于不同高度但飞行轨迹地面投影平行的两条航迹中时,建立了一种机载双站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空间几何数学建模。同时对双站聚束式SAR的方位分辨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讨论了不同初始条件对双站聚束模式SAR系统分辨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双站聚束式SAR分辨率不仅与雷达工作波长、雷达转视角有关,而且与发射机以及接收机相对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一种可行的成像算法,提高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分辨率,建立了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一种简化模型,即线性分布阵列,分析了提高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分辨率的原理,并讨论了在不同方位谱的情况下,借用通信系统中的扩频思想,通过多普勒频谱合成(增大等效合成孔径)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及结论,证实该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聚束照射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福祥  袁建平 《现代雷达》1998,20(6):6-10,16
推导了雷达载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载体初始位置,速度以及合成孔径时间表示的聚束照射SAR等效合成孔径长度的解析式,给出了以雷达工作波长,合成孔径起始及终止时刻速度矢量与天线相位中心到目标瞄准线之间夹角表示的聚束照射SAR方位分辨率的理论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