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刚刚走入后配额时代的2005年,中国服装产业的前景更加充满着令人兴奋的希望,同时也预示着中国服装企业将在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展开激烈竞争。那么,中国服装产业将何去何从?中国服装产业将怎样面对更新的挑战?杉杉集团已“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打响了中国服装业向世界迈进的第一步。为什么杉杉走“多品牌、国际化”道路?如何实践孕育“多品牌、国际化”战略?“多品牌、国际化”实践思路在那里?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3年春天,CHIC首次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亮相。此后,十几年来,CHIC的规模始终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服装第一展”.“世界第三大服装展”,不久前还成为国际展览联盟(UFI)的成员。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展会淘汰更新的速度极快.而CHIC却以“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在新世纪唱响了变革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外服装品牌纷纷抢占国内市场,国内品牌也出现竞争之势,使一大批不同规模、产品品质较差、管理落后的服装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本文分析了“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各种相关因素,并试图通过对优秀服装企业的案例分析,总结出不同规模的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归根结底,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就是要打造“四个名牌”:一是打造虎门服装企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二是通过高质量举行每年一届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打造“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名牌;三是通过虎门服装企业的品牌和交易会的品牌构筑“虎门服装”这一品牌,并使之成为国内外驰名的品牌四是通过打造虎门服装产业的品牌,推动虎门服装产业的大力发展并带动其它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虎门”这张亮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杭州,是我国服装产业刀菜最快的特定城市之一。它的特色不仅在区别于浙江温州、宁波“男装”产业的“女装”,更在于它围绕女装形成的综合配套的城市产业体系,从纺织到城市周边的原辅料市场,从外贸加工型企业到新兴的女装品牌,从女装产业园区规划到以时尚女装为特色的城市商业中心的建设,从不断涌现的设计管理人才到市委、商会和服装协会对服装产业的尽心扶持,以如此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来发展城市的优势服装产业,这在其它城市的发展模式中是罕见的。 所以“中国女装看杭州”不单纯是一个“城市名片”,更是杭州发展城市优势品牌产业的战略规划,应该说,杭州女装的成功首先是这种健全的产业主体框架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北京服装纺织》2007,(1):54-55
北京新世纪服装商贸城位于北京大红门服装商圈.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针织毛衫、运动休闲装专业市场。新世纪服装商贸城在业内率先提出了“品牌经营、专业管理、个性服务”的经营理念.这里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和经验丰富的经销商,已成为新时期最具影响和发展实力的“品牌代理中心”,在新的一年里,北京新世纪服装商贸城将以更大的热情加快企业发展.为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时装之都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新世纪商贸城欢迎您的光临!  相似文献   

7.
由于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能,服装企业提高自身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比以前更迫切了。中国年产服装百亿件,是不折不扣的“服装大国”,但却不是“服装强国”。而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今天已转变为服装企业对市场响应速度、服装产品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有些企业虽然盘子很大,但是实际运作起来效率很低,最终的收益情况其实并不理想,因此必须学会以效率带动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于5月10~11日在苏州共同主办了“2012全国服装及纺织面料质量控制论坛”。本次论坛以“提升产业链质量控制,加强服装企业质量管理”为主题,重点分析服装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与市场要求,健全企业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体系,推动服装企业品牌建设。来自“劲霸男装”、“361”’、“拉夏贝尔”、“朗姿”、“马克华菲”、“派克兰帝”、“江南布衣”、“梁子”、“山东鲁泰”、“江苏阳光”、“浙江汇丽印染”和“福建众和印染”等共计近60家服装面料企业、检验机构的10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市场管理中心主任李斌主持。  相似文献   

9.
立足创新,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构建高等服装教育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面对"入世"新形势,我国高等服装教育亟待深化改革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纺织服装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服装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更要面临经济全球化进程下的国际市场竞争。目前,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理念落后、服装设计滞后、生产技术陈旧、品牌观念缺乏、市场意识淡薄、商务手段单一等问题日益凸现,致使我国服装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得不到应有的附加值。因此,缺乏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的新型服装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中国服装业发展的瓶颈。为我国服装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服装教育目前存在教育体系不能满足服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问题。在教育层次、专业设置方向、教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变化,21世纪中国服装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创建强势品牌。以下是十三位中国服装业界的领军人物,联系自身实际谈了对品牌经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赵恺  高秋香 《轻工科技》2011,(9):174-17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服装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同时,国外品牌也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的服装品牌市场进入了一个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化和多元化并存的新时期。如何在这种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展并且不断壮大。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品牌意识,建立起完善的品牌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服装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同时,国外品牌也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的服装品牌市场进入了一个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化和多元化并存的新时期。如何在这种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展并且不断壮大,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品牌意识,建立起完善的品牌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3.
《纺织指导》2007,(12):74-75
随着世界服装产业中心向亚洲转移,中国市场成为国际著名品牌的必争之地。国际高级成衣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宽的产品线,抢夺北京、上海、香港等消费水平较高城市的中高端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北京服装纺织》2006,(2):92-9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服装企业业务计划更加复杂;订单管理、生产管理越来越繁琐;经营决策所要求的调研、分析和计算难度更大。变化频繁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对服装企业的决策、生产和营销等都提出了如何针对市场实现“快速反应”的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是服装企业实现“快速反应”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卓 《中国制笔》2009,(2):30-33
品牌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品牌经济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5亿万美元,达到25,616亿万美元,其中出口为14,285亿万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在出口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出口企业的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中国迈向外贸强国之路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没有品牌的产品是无法进入世界主流市场的.创立品牌,培育名牌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我国要从贸易大国成长为贸易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出口企业的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中纺标检验认证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深圳市纺织工程学会承办的全国服装及纺织面料质量控制论坛在深圳举行。围绕"提升产业链质量控制,加强服装企业质量管理"的主题,论坛重点分析了服装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与市场要求,健全企业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体系,以推动服装企业的品牌建设。作为主办方之一,中纺标检验认证中心每年都要...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皮革》2009,(9):40-42
虽然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寒流”尚未退去,但由中国皮革协会主办的2009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和中国国际箱包、裘革服装及服饰展,为皮革行业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商贸“暖潮”。展会主办方中国皮革协会邀请到了更多的高质量国内外买家,特别是重点邀请了东南亚、东欧市场的VIP买家,和国内商场、大型超市的采购商,以及品牌加盟商等,为陷入困境的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极佳的贸易机会。  相似文献   

18.
苏苏  常芳 《新食品》2007,(16):69-69
曾有经济学专家在分析中国企业发展规律后指出:市场经济高度运转的今天,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顾自身实力盲目做大,规模几乎成了一些企业的终极目标,对档次的追求退到了次要位置,因此在国际上落下“只是世界工厂,鲜见自主品牌”的笑柄。而融和荣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却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中,亮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底牌——“保持现有规模,做好品牌建设,苦练内功,力求极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装论坛是中国服装协会致力于行业发展,提升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中国服装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反映行业前沿经营成果和动向的最佳平台,更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每年都会向服装行业奉献一场智慧盛宴。今届以“品牌经营”为主题的论坛,邀请到了国际营销咨询精英发表演讲,强调把宏观的意识和观念,与行业发展、品牌经营相结合,将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思想、知识、经验服务传达给中国的服装企业和服装企业家。  相似文献   

20.
郑敏 《中国纤检》2010,(1):40-41
对于我国服装企业而言,品牌已成为中国服装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找到驱动品牌资产的来源.对自身需要加强和突出的地方进行重点建设.提升品牌资产已成为服装企业应对国际竞争、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