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北三西东南块萨葡高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认识,从影剩余油饱和度的控制因素分析入手,阐明了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状况是剩余油分布的五大控制因素,进而认识到河流成因储层沉积微相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对研究区成因储层剩余油的认识和挖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河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来,研究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规律,并对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进行挖潜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方向。针对双河油田高含水后期的主要特点,从夹层的成因和形成机理入手,通过双河油田438块厚油层层内细分对比研究,总结出438块各单层夹层分布规律,分析厚层内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及规律,提出如何寻找剩余油,进而如何挖掘剩余油,达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挖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河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来,研究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规律,并对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进行挖潜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方向.针对双河油田高含水后期的主要特点,从夹层的成因和形成机理入手,通过双河油田438块厚油层层内细分对比研究,总结出438块各单层夹层分布规律,分析厚层内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及规律,提出如何寻找剩余油,进而如何挖掘剩余油,达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成果对油田高含水后期强水淹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挖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沉积微相是控制储层物性好坏的根本因素,不同成因类型的储层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因而直接影响了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特征。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因而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储层沉积成因的分析并结合油田的开发动态资料对整个油藏的4个油组共22个小层沉积微相及剩余油储量进行分析统计,找出剩余油富集的层位及有利相带,尤其是高剩余油储量丰度所处的位置,为油田的开发挖潜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是根据水淹级别的划分,来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从而服务于油藏开发、满足于现场和挖掘油藏剩余油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揭示了厚油层内部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得出嵌入型单成因砂体上倾尖灭区、垂向侵蚀切叠型不连通的单成因砂体等部位是剩余油富集区,另外当厚油层存在注采对应关系时,油井钻遇的厚油层内部不稳定夹层之上也是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助设计研制的微观可视化规则模型,利用微观驱替装置对水驱过程中剩余油形态及流动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并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定量考察水驱驱油效果,研究配位数对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对采收率的影响规律,并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微观剩余油规律数值模拟配位数为4的水驱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分布形态为柱状剩余油和膜状剩余油两种形态,配位数越大,驱替效果越好,剩余油所占孔隙比例越小,且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剩余油分布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基于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单元以及相对应的挖潜技术对策。低渗透油藏砂体是地质上具有成因联系、开发上相对独立的砂体单元,既是地质上的成困单元,也是与剩余油分布有关的渗流单元,既反映了砂体的沉积成圈,也决定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注水开发特征。  相似文献   

9.
厚油层层内夹层是制约着厚油层开采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夹层的存在,使渗流(油水运动)发生变化,那么搞清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对剩余油的挖潜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为例,进行了厚油层夹层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搞清了主力厚油层夹层成因类型,建立了识别标准,落实夹层分布特征,建立夹层的空间分布模型,运用油藏工程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技术综合研究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富集特征及富集规律,提出合理的剩余油挖潜方式,并为以后同类型油藏的开采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剩余油的发展情况,研究剩余油的目的、内容及必要性。并且以葡北三断块为例对其石油地质储量进行核算,其结果与上次的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原来的含油面积是针对整个断块而言的,在本次计算中采用分单元圈定含油面积。之后应用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主要包括不同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类型低效无效循环体分布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不同井网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规律;四类井分布状况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根据砂体类型、韵律类型、不同沉积微相及所处位置,选择解剖井区,进行剩余油分类研究。最后在剩余油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每种类型的剩余油分别提出挖潜方法,提高井网的利用率,改善储层的动用状况。  相似文献   

11.
境外油气资源利用潜力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当代石油石化》2011,19(4):9-13,24,49
在研究全球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全球剩余和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全球能源需求及结构变化趋势等的基础上,对影响中国油气供应安全的国际油气市场、油价和油气进口通道、中国石油公司利用境外油气资源优劣势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利用境外油气资源的合作潜力,提出了保证境外油气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国秀 《现代化工》2006,26(8):55-56
针对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90万t/a焦炉易地改造工程中煤气净化车间剩余氨水、富液带油严重,造成蒸氨脱酸板式换热器频繁堵塞的现象,采用气浮除油技术和微孔陶瓷过滤技术对剩余氨水、富液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系统中压蒸汽消耗量减少2.0 t/h,剩余氨水脱油率达到80.0%以上;过滤器后含油质量浓度降至10 mg/L以下,除油率稳定在80.0%以上,过滤器后悬浮物质量浓度稳定在2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出现了阶段性过剩,预计这一情况将持续到2003年左右。由此使亚太地区主要油品的供需格局发生了如下变化:主要油品总量的供需缺口缩小,汽油由净进口转向净出口,中间馏分油走向自足(但石脑油、燃料油仍有较大缺口),主要油品的贸易流向出现了新变化,这一情况也使亚太地区的炼油毛利下降,明显低于欧美同行,部分国家炼厂开工率下降。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亚太地区炼油能力过剩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临盘油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开发调整的困难度,本文阐述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治理技术的应用,如精细地质研究技术、剩余油研究技术以及改善水驱油效果的注采调整技术等。精细地质研究技术深化了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剩余油研究技术深化认识不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明确了注采调整方向;针对不同类型油藏具有的不同潜力,创新注采调整思路,不断优化注采井网,改善了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荣胜堡洼陷是大民屯凹陷最大的负向构造,勘探程度低、勘探难度大。石油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洼陷烃源岩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剩余资源丰富;储集岩包括变质岩、碎屑岩,储集类型多样;油气输导条件控制油气运移指向,确定低潜山和岩性油气藏两大勘探方向,洼陷勘探潜力巨大。区域供油断层与优势岩性相配置控制洼陷周边低潜山油气富集;坡洼过渡带沙河街组岩性油气藏发育,应用岩性预测关键技术和方法,落实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田由于黑帝庙浅气层发育,且埋深浅,浅气上窜速度快,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井喷、井涌、气侵、固井后套管外冒等复杂情况,尤其是井喷事故危害极大。以葡萄花油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地质情况的详细调查,通过开展精细地质研究,进行动、静态地质分析,详细研究了葡萄花油田浅气层分布规律。确定了控制葡萄花油田浅气层分布的三大要素,分析了导致浅层气井喷五种原因,研究总结出了七种葡萄花油田预防浅层气井喷方法。实践证明预测浅气层技术和采取的防喷技术行之有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确保钻井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李凯 《当代化工》2006,35(5):339-343,370
介绍了对抚顺石化公司腈纶化工厂后纺车间空调系统拟定改造方案,对拟定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分析结论和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麻疯树毛油、餐饮废油和食用玉米油为原料通过液体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对产品精制过程中涉及的分离甘油、去除过量甲醇和除皂等传统技术进行了评价、改善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离心法分离粗甲脂和甘油,所需时间比传统的重力沉降法大大缩短,从 6 h 缩短至 40 min,且分离效果与之相同,达到 88.0%,可以替代之;去除过量甲醇过程放在产品精制的第一步更有利于提高甲醇的回收率和减少工业应用时的设备投资;采用先加入质量分数 0.2% 的冰醋酸再用 60℃ 温水的水洗法,较好地解决了水洗过程中的油水乳化难题,使水洗次数、时间、耗水量大为减少,效率提高。对于餐饮废油,要获得高纯度生物柴油产品(甲脂含量大于或等于 96.5%),除了经过上述除杂步骤,还需通过精馏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通过对营子街地区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及储层物性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油气成藏特点,总结了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认为,该区主要有岩性及构造岩性两种油气藏类型。综合研究指出,营子街断层下降盘是寻找岩性及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20.
The removal of metals from edible oil by a membrane extraction procedu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dible oils may contain traces of metals. In oil refining procedures these metals have to be removed to guarantee oxidatively stable product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hollow fiber membrane extraction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metals from an oil. Several extraction liquids were tested, of which an ammonia solution gives the best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m=11.7). From mass transfer calculation it follows that the resistance to mass transfer in the extraction phase in the fiber wall can be neglected compared to the resistances in the oil phase inside the fibers and the extraction phase outside the fibers. A cost evaluation shows that such a membrane extraction can be profitable in conventional refining if more than 1.5% bleaching earth has to be added in surplus to remove met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