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明确氮磷对胡麻茎叶中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陇亚杂1号为材料,设计不施肥、施磷、施氮和氮磷配施4个处理。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灌溉地陇亚杂1号整个生育期茎、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一致,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片中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高峰值出现在现蕾期,茎中出现在盛花期;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茎中呈降-升-降趋势;可溶性糖累积量,茎中先升后降,呈倒V型,最高值出现在绿熟期,叶中可溶性糖累积量也呈倒V型,最高值出现在盛花期。胡麻茎叶中叶绿素a、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累积量都随氮磷增加而增加;氮磷配施与不施肥(CK)相比胡麻产量构成因子中单株蒴果数、每果籽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分别提高了27.97%、16.13%、18.52%和49.07%。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油菜角果皮光合衰退的机理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本文以中双9号、中油杂11号和华油杂14号油菜品种为材料,测定花后角果光合及其生理特征,探讨角果光合衰退与生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角果皮光合速率随叶片衰老而逐渐降低,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在叶片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逐渐上升。不同品种间角果衰老过程中光合高值持续期不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以及MDA含量等与角果光合速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二次抛物线型相关关系,而与RuBPCase活性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3.
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及富硒花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量元素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对部分花生品种进行了硒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远杂9102、豫花黑一号和远杂0005硒含量较高,并在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DB6124.01-2010)中坚果硒含量(0.01-1.00mg/kg)的范围之内,属于富硒花生。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砂姜黑土和砂壤土两种类型土壤对旱地花生植株的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两类土壤上花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抗衰老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面积系数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出苗后60~75d。砂姜黑土花生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面积系数高于砂壤土,而抗衰老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砂壤土。砂姜黑土花生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峰值持续时间明显高于砂壤土。砂姜黑土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及单株结果数等主要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砂壤土(p〈0.05),总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分别高30%和42.9%。  相似文献   

5.
海棠叶片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营养成分,但是大部分被浪费和丢弃。为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海棠叶片,该研究以8种海棠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主要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海棠叶片不但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而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品种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叶片营养成分方面,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组“世标1号”、“冬红”和西府海棠比含量最低组垂丝海棠、“绚丽”和“红丽”的含量高57.50%;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世标1号”比含量最低的“绚丽”高84.34%;氨基酸的含量为57.13~88.78 mg/g。在矿质元素含量方面,海棠叶片常量元素中Ca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Fe含量最高。在抗氧化活性方面,8种海棠叶片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分别为37.46~58.27 mg/g和70.66~133.49 mg/g,其中“冬红”的含量最高;8种海棠叶片去除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效果均较好,“冬红”和垂丝海棠叶片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能力较强,分别为92.79%和91.75%。对8个海棠品种叶片的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8种...  相似文献   

6.
以中双9号、中油杂11号和华油杂14号油菜为材料,测定花后短柄叶光合速率及生理指标,探讨短柄叶光合衰退与叶绿素含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短柄叶光合速率随叶片衰老而逐渐降低,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在叶片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含量逐渐上升。油菜叶片光合衰退与RuBPCase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光合速率的下降可能与油菜叶片衰老过程中N含量、叶绿素降解及蛋白质合成受抑制相关;SOD和CAT水平逐渐降低及MDA含量升高也表明,叶片衰老过程中氧自由基胁迫抑制光合作用。叶片光合作用与油菜单株产量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短柄叶光合速率,特别是短柄叶衰退的中后期光合速率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和贮藏时期对甘薯可溶性糖分组成及其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食用型甘薯烟薯25号和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按不同贮藏时期取样,分别进行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处理,采用超声振荡提取-离子色谱-脉冲积分安培法对样品中10种可溶性糖组分进行提取和同时测定。结果 冷冻干燥处理,烟薯25号和普薯32号甘薯中均检出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少量麦芽糖、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其可溶性糖组分总量分别为151.3 g/kg和112.9 g/kg;热风干燥处理,除以上糖组分外,还检出了棉子糖和水苏糖;两个品种甘薯可溶性糖组分总量分别为203.3 g/kg和151.8 g/kg;除蔗糖外,烟薯25号甘薯各糖组分含量及其总量均显著高于冷冻干燥处理。随贮藏时间延长,两个品种甘薯中可溶性糖组分总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烟薯25号在贮藏45 d后达到最高,普薯32号则在贮藏15 d后达到最高;烟薯25号甘薯中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可溶性糖组分总量在各贮藏期均显著高于普薯32号,而蔗糖则在整个贮藏期间均低于普薯32号。结论 贮藏过程可使甘薯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贮藏15~45 d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冷冻干燥比热风干燥更好的保持了甘薯样品可溶性糖分组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贵妃玫瑰葡萄品种为试材,在转色期后喷施2遍甲壳素,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成熟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含酸量。结果表明,喷施甲壳素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对含酸量影响不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烤烟叶片成熟期间碳氮代谢主要物质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莒县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烤烟叶片适宜成熟度与碳氮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总氮含量主要受叶绿素、烟碱和可溶性蛋白之外的含氮化合物的影响;淀粉含量表现为施氮135kg/hm2处理显著高于90kg/hm2处理;叶绿素含量与总氮含量显著相关,其影响主要是直接影响;随着烟叶成熟,叶绿素逐渐降解,总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烟碱的积累诱导了总氮含量的下降;还原糖向淀粉合成方向的转化是单向的,总糖向还原糖的转化方向也是单向的,但总糖与淀粉的间接贡献表明,这两个过程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根据以上结果认为:烤烟叶片适宜成熟度是碳氮代谢主要物质流的特定状态,而碳氮代谢主要物质流的调控是培育适宜成熟度的重要生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贵州烟区烤烟K326株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烟区烤烟K326株型特征,设置植烟密度和留叶数2个试验因素,研究了不同栽培技术对K326株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数14片的烟株栽后75~90 d表现为筒型-筒型,叶面积最大叶片出现在顶部,生育期165 d左右,烟叶产值量、均价较低,下等烟比例偏高,上部叶烟碱含量较高,糖含量较低,糖碱比偏低,化学成分欠协调,烟叶感官质量最差;留叶数20片的烟株栽后75~90 d表现为高台型-筒型,生育期155 d左右,烟叶产值量、均价及橘色烟比例均较高,等级结构合理,上部叶烟碱含量适中,糖含量较高,糖碱比较高,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感官质量较好;留叶数24片的烟株栽后75~90 d表现为高台型-高台型,生育期155 d左右,烟叶产值量、均价及橘色烟比例均较高,上部叶烟碱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感官质量最好。3个移栽密度中55 cm×100 cm的处理烟株叶绿素相对含量高,光合指标较优,叶面积指数较大,冠层下可见空隙比例较小,平均叶片倾斜角较小,光能利用率高,且产值量、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高,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合理,烟叶感官质量较好。贵州烟区K326品种打顶后的理想株型为高台型-筒型,植烟密度18 195株/公顷、留叶20片能得到较好的烤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素敏  杨巍  魏鑫  刘成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22):319-327
以‘蓝金’、‘瑞卡’、‘N5’等12个辽南露地栽培蓝莓品种果实为试材,通过果实外观、营养品质及加工性能指标的观测与分析,筛选加工适宜品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以蓝色为主,呈不同程度扁球形,表面附着果粉,单果重0.95~2.63 g;含水量>80%,果越大,含水量越高,果型越扁,果实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草酸、奎尼酸、苹果酸、莽草酸和柠檬酸,果糖与葡萄糖含量相当,柠檬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有机酸(P<0.05),属于已糖积累型、柠檬酸优势型果品。供试品种果实中均含有钾、镁、钙、铁、锰、锌和铜元素,含量依次递减,钾含量最高(5786 mg?kg?1),极显著高于其它元素(P<0.01),‘达柔’果实中钾含量(7400 mg?kg?1)最高。不同品种果实不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差异极大(变异系数达60.42%),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差异很小(变异系数仅3.88%),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及果汁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明显提升,添加果胶酶处理能够提高果汁产率和质量。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越高,果汁中可溶性糖含量越高(相关系数为0.96和0.98);果实中柠檬酸和奎尼酸含量越高,果汁中可滴定酸含量越高(相关系数为0.81和0.71)。‘日出’、‘蓝金’和‘北卫’3个品种可溶性糖(>90 mg?g?1)、有机酸含量(>10 mg?g?1)和出汁率(>74.6%)均较高,是较好的加工品种。综上,‘日出’、‘蓝金’和‘北卫’3个品种果实营养丰富、出汁率高,是加工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2.
依安县甜菜小垄密植高产高糖群体结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研究结果表明:甜菜产量和含糖率与密度呈曲线相关,相关指数分别γi=0.93和1.=0.91。甜菜产量和含糖率均以7.0万株/hm^2密度最高,相应为54.2t/hm^2和19.83%。甜菜高产高糖群体的主要生理参数为:7月中旬叶面积指数应达3.5以上,最大值以5.2左右为宜,总光合势以3550km^2/hm^2·d为宜,生育期平均净光合生产率应达到8.1g/m^2·d左右,经济产量光能利用率应达到0.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and Aims: To analyse the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berry sugar content in grapevine varieties, a method that combined measurements of total soluble solids (TSS) from berries sampled at a fixed stage after veraison with data on the yield and the leaf area was tested. Methods and Results: Over three seasons, differences in TSS at harvest for Riesling and Gewurztraminer grapes wer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veraison dates and in the fruit‐to‐leaf ratios. TSS, yield and leaf area were also evaluated for 120 genotypes, which were progeny from a cross between Riesling and Gewurztraminer. Thermal timescales (degree‐days) proved relevant for describing sugar accumulation in the parent varieties, and when berries were sampled at a fixed heat sum after veraison in the progeny, the genotypic variability of sugar content was considerab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ments on the same date 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uit‐to‐leaf ratio and the sugar content was also detected in the progeny. Conclusions: The evolution of TSS during berry ripening can be described using thermal timescales. Additionally, information on the yield and the leaf area needs to be integrated to analyse the behaviour of genotypes.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A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genotypic effect on fruit sugar accumulation after elimin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veraison dates and crop load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长柄芥蔬菜采后可食部分品质特性,筛选优异品种.方法 对集中种植于成都平原生态条件下的5个长柄芥品种进行采后叶片和叶柄8项品质指标(单株重、株高、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纤维素、游离氨基酸)的测试分析.结果 除单株重、株高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3项指标外,供试品种间有11个测试指标变异系数大于10%...  相似文献   

15.
位杰  蒋媛  林彩霞 《食品科学》2018,39(11):69-7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和杂交的13 个品种(系)果实的主要品质性状 (单果质量、果肉硬度、果形指数、心果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石细胞含量、 VC含量、糖酸比、汁液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简化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和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的评价指 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果实石细胞含量和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果实汁 液含量变异系数较小,部分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简单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88.964 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概括这些性状的总体信息量;依据不同品种(系)的主成分得分,筛选出的5 个代 表性的品种(系)分别为84-1-1、84-1-15、新梨9号、新梨8号、84-4-72。经聚类分析,可将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和 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评价指标简化为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石细胞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汁液含量5 个主 要指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可以简化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和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的评价指 标,有助于库尔勒香梨优良果实性状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溉量对设施红地球葡萄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行节水灌溉和提高红地球葡萄的质量和产量,在高寒干旱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各生长期设置了不同灌溉量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漫灌方式(对照)相比,果实成熟时各处理中的叶片生理指标和果实品质表现不同,其中处理4的叶绿素含量、单粒重、穗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长了20.63%、16.61%、16.62%~,48.92%;脯氨酸、丙二醛含量、SOD、POD、CAT活性相对最低,与对照相比降低了42.11%、36.09%、21.11%、49.76%和39.44%.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加工专用的辣椒品种,以新疆主栽的12个干椒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品种间品质指标差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2份辣椒资源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和加工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间各项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裕红113号的单果重(6.166 g)最大,长线1号的果形指数(14.322)最大,可溶性还原糖含量(354.311 mg/g)最高,大叶朝天椒的可食率(96.973%)最高。通过比较色差、粗脂肪、辣椒素等16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发现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高达76.104%。12份辣椒的平均隶属度相差0.203,表明品种间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369%,得到品质较优的品种有红素三号、长线1号、红安6号、聚源5号、红龙23号。经R型聚类筛选出辣椒品质的核心指标为单果重、辣椒红素、脂肪、维生素C含量、a*,经Q型聚类将12种辣椒聚为4类。经综合分析发现:线椒适宜做发酵辣椒酱、辣椒丝和油辣椒的原料;朝天椒适宜提取辣椒碱,也可作为制粉、辣椒油等调味料的原料;板椒适宜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红素三号是12份辣椒中品质最优、最适宜制干的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