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链淀粉含量玉米微晶淀粉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以蜡质玉米淀粉、玉米淀粉及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在酸醇介质中制备不同水解率微晶淀粉,测定不同微晶淀粉水解性能并研究其颗粒形貌、结晶结构、溶解度及消化性。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内部结构致密性依次减弱,支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较易被试剂进攻;经酸醇处理后,三种微晶淀粉均保留原来晶型,颗粒形态没明显变化,没破碎和膨胀出现,但颗粒表面变粗糙;随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相似条件(水解率和温度)淀粉溶解度逐渐降低;in-vitro消化体系中三种淀粉及其微晶淀粉消化速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2.
酸醇水解制备玉米淀粉微晶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酸醇介质中制备淀粉微晶。实验测定了淀粉微晶的水解率,并进行了淀粉颗粒形貌、偏光十字、溶解度及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表明:在盐酸量1.72%、温度70℃、乙醇浓度65%、淀粉浓度25%和反应6h时制得较理想的淀粉微晶。随着酸醇水解程度的增加,淀粉颗粒形貌逐渐呈片晶状,最终为碎片;颗粒无定形区先水解,内部比较紧密的无定形区域和缺陷结晶结构接着被水解,进而导致颗粒破裂;颗粒部分偏光十字消失,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一致;晶体形态仍为A型;同一水解率的淀粉,其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4种不同链/支比含量的玉米淀粉为原料,酸解处理不同时间,以酸解玉米淀粉的形貌特性、冻融稳定性、膨胀度、溶解度、晶体性质为指标衡量不同酸解时间对玉米淀粉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玉米淀粉酸水解程度的顺序为:蜡质玉米普通玉米淀粉G50G80。酸解后,同品种的4种玉米淀粉的析水率随着酸解天数的增加而增加;溶解度增加,膨胀度降低。酸解并未改变淀粉的晶型,随着酸解时间的延长,蜡质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的相对结晶度先增大后保持不变,G50和G80的相对结晶度随着酸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表明酸解对低直链淀粉(蜡质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的结构、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无水有机醇介质中盐酸对蜡质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异丙醇及正丁醇作溶剂,用盐酸对蜡质玉米淀粉进行改性。研究了蜡质玉米淀粉在有机醇溶液中酸改性前后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经酸处理的蜡质玉米淀粉随有机醇介质(从甲醇到正丁醇)碳原子数量的增加,颗粒表面逐步出现小孔直到产生裂纹,冻融稳定性依次减弱,溶解度逐渐增大,膨胀度逐渐降低;淀粉的晶型基本没有变化,但对应衍射峰强度减弱。以上结果表明酸在不同有机醇介质中对淀粉的作用程度不同,从甲醇到丁醇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5.
以蜡质大米淀粉为原料,经过β-淀粉酶处理得到不同水解程度的糊精,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设定的条件下,控制β-淀粉酶用量为65 U/g不变,处理时间为20 h时淀粉水解率达到最大为56.7%;扫描电镜测试显示,蜡质大米淀粉为多角形的小颗粒,经糊化-酶解后的样品颗粒形貌被破坏,随着水解程度的增加,碎片数量越多;经过β-淀粉酶的水解,淀粉-碘吸附曲线的最高吸收峰位置偏移,样品与碘的吸附能力均低于原淀粉,且随着水解程度增加吸附能力下降;随着水解程度的增加糊精的大分子部分逐渐减少,小分子部分增加;在同一温度下酶解后淀粉样品的溶解度高于原淀粉,膨胀度则相反,随着水解程度和温度的增加溶解度和膨胀度呈增加趋势;酶解后淀粉样品的透明度明显高于原淀粉,但随水解程度的增加透明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差示量热扫描仪及体外消化法,对微细化大米淀粉的凝聚态结构、颗粒大小、晶体特性、热特性和消化特性、淀粉水解率、水解动力学常数和血糖指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干法球磨微细化处理对大米淀粉的凝聚态结构和消化性影响显著。经球磨的微细化大米淀粉颗粒分布均匀,粒度减小;有序的微晶区结构被破坏,但亚微晶区结构增加;焓变曲线吸热峰消失,淀粉在常温下开始糊化;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降低,可消化淀粉含量增加,微细化处理12h可提高血糖指数,但延长球磨时间,淀粉水解率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湿热处理玉米淀粉的溶胀和水解性质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三种不同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高链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经湿热处理前后的溶胀及酸、酶水解性质进行研究,探索湿热处理对淀粉微观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较原淀粉减小;湿热处理淀粉在酸、酶作用初期水解率比原淀粉大,后期由于经湿热处理后淀粉链之间的重新结合,形成了新的双螺旋结构,结合更为紧密,酸、酶难于作用,水解率较原淀粉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碱法和羟丙基醚化法结合,研究不同碱添加量、环氧丙烷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下淀粉的冷水溶解度和羟丙基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碱添加量的增加,淀粉颗粒的溶解度先上升后降低,羟丙基含量随碱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环氧丙烷添加量的增加,溶解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羟丙基含量随环氧丙烷添加量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溶解度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羟丙基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温度的增加,溶解度先升高再降低,羟丙基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略有下降。对制得的不同溶解度下颗粒冷水可溶淀粉糊的透明度研究发现,随着淀粉溶解度的增大,淀粉糊透明度显著提高。扫描电镜观察冷水可溶淀粉的颗粒形态保持完整,但表面出现凹陷。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冷水可溶淀粉颗粒的晶型从高直链淀粉的"B"型结晶变为"V"型,且尖峰衍射峰消失,全部变为弥散特征峰。  相似文献   

9.
韧化处理对不同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双奎  王华  赵佳  徐卯年 《食品科学》2012,33(17):78-81
以不同直/支链比例的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为材料,在40、50、60℃进行韧化处理,研究韧化处理对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韧化处理的两种玉米淀粉颗粒形貌有较小变化。韧化处理后,两种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有韧化处理过的玉米淀粉黏度低于原淀粉,起糊温度高于原淀粉;韧化处理后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热焓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氧化蜡质玉米淀粉颗粒形态、偏光性质、透明度、凝沉性等性质,并与其原淀粉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氧化条件下,氧化蜡质玉米淀粉羧基含量要比氧化普通玉米淀粉低;其颗粒外观形状与蜡质玉米淀粉相似,偏光十字清晰,氧化作用发生在无定型区;氧化蜡质玉米淀粉颗粒表面更为粗糙,微孔洞量增加,氧化反应在淀粉颗粒表面和内部进行,颗粒表面发生降解;比其原淀粉显示更高透明度,而凝沉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酶法水解为芭蕉芋淀粉进行改性,提高芭蕉芋淀粉的应用价值,扩大于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方法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水解制备酶解淀粉,结合热失重(TGA)技术考察α-淀粉酶水解对芭蕉芋淀粉热稳定性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与原淀粉相比,酶解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吸水度和吸油度增大;透光率和冻融稳定性降低;TGA结果表明,α-淀粉酶水解不改变芭蕉芋淀粉的组成成分,且酶解芭蕉芋淀粉的分解温度较高,表明其热稳定性增加。结论通过α-淀粉酶酶解法可制备满足工业需要的改良芭蕉芋淀粉。  相似文献   

12.
李晓玺  陈玲  李琳  李冰 《食品科学》2006,27(6):64-69
利用体外消化模型对不同交联度的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的消化速度和抗消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被唾液α-淀粉酶消化的速度随交联度的增大而降低。高交联降低淀粉颗粒和淀粉糊的消化速度,低交联增大淀粉颗粒的消化速度但对淀粉糊的消化速度影响程度较小。同时用Megazyme全淀粉分析盒分析了三氯氧磷交联反应对木薯淀粉抗消化性能的影响。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被酶水解的程度随交联程度的增大而降低,且所含的抗消化淀粉的总量也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大而减少。高交联特别是使淀粉达到非晶化时淀粉的抗消化性能越强。但是在交联度小于1.71×10-2的范围内,凝沉的交联淀粉消化程度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当交联度继续增大时消化程度则降低。通过控制淀粉的交联程度可以调节淀粉与酶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反应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13.
酸解时间对大米淀粉结构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淀粉(0%的优糯3号、10.90%的稻花灿、21.03%的聚两优、28.46%的华优香占)为原料,酸解处理不同时间,以酸解大米淀粉的酸解率、颗粒形貌、结晶性质、溶解度的变化为指标衡量不同酸解时间对大米淀粉结构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淀粉具有不同的耐酸性,酸解时间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大米淀粉的结构和性质有着不同的影响。大米淀粉酸解率与直链淀粉含量成反比,优糯3号为50%而华优香占仅为30%;所有淀粉颗粒在酸解后均产生一定程度的破碎,偏光十字变形直至消失,酸解相同时间,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淀粉破碎率低;酸解未改变淀粉的晶型,仍为A晶型;随着酸解时间的延长相对结晶度增加;淀粉的溶解度随着酸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制备挤压荞麦面条,研究不同添加量(10%、20%、25%、30%)的高直链玉米淀粉(m/m,基于全粉)对挤压荞麦面条结构、蒸煮品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直链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挤压面条直径减小,糊化度降低。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添加高直链玉米淀粉后,面条除了V型结晶峰外还存在未完全糊化的直链淀粉的典型B型峰。热力学性质结果也表明直链淀粉发生部分糊化。添加高直链玉米淀粉后,面条色泽变浅变亮,最佳蒸煮时间缩短,蒸煮损失率由9.90%增加到12.43%。当高直链玉米淀粉添加量为25%时,面条开始出现断条。面条硬度由2 105.709 g显著增加至3 680.401 g,弹性由0.961降低至0.866。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高直链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致密的面条结构逐渐出现裂纹,且面条截面有较多未完全糊化的淀粉颗粒。淀粉体外消化实验表明,随着高直链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淀粉水解率逐渐下降,预计血糖指数减小,抗性淀粉含量增加。当高直链玉米淀粉添加量为30%时,挤压荞麦面条的预计血糖指数从74.28降至66.31,抗性淀粉含量从34.43%增加至47.8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小麦淀粉在有机醇溶液中酸变性前后的物化性质。采用无水甲辞、无水乙醇、异丙醇及正丁醇为溶剂,用盐酸对小麦淀粉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经酸处理的小麦淀粉与原淀粉相比,随有机醇介质(从甲醇到正丁醇)碳原子数量的增加,颗粒表面出现的形变逐渐明显、冻溶稳定性依次减弱、透光率依次增强,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逐渐增加,膨胀度逐渐降低,但改性后淀粉的黏度很小,几乎检测不出。说明酸在不同有机醇介质中对淀粉的作用程度不同,从甲醇到丁醇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6.
Tapioca starch was partially hydrolyzed by 6% (w/v) hydrochloric aci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various lengths of time. Annealing and freeze‐thaw stability of the acid‐modified starches were studi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In the annealing study, as the hydrolysis time increased,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on narrowing and shifting the endothermic peak to a higher temperature was decreased. The endothermic transition of annealed 48‐h acid‐modified tapioca starch showed a narrow peak and a broad shoulder, corresponding to the melting of the amylopectin double helices (crystalline regions) and the retrograded partially hydrolyzed amylose, respectively. This effect of annealing on the sharpening of the endotherm was less pronounced on acid‐modified tapioca starches annealed for 192 h and 768 h,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nealing leads to more homogeneous crystallites and this effect is enhanced when the material contains more amorphous and homogeneous domains. In the case of the freeze‐thaw stability study, the melting endotherm of recrystallized amylopectin became larger with increasing hydrolysis time. The first detectable endotherm of native tapioca retrograded gel was observed after five cycles, while all acid‐modified retrograded gels showed the melting endotherm after only one cycle. Increasing hydrolysis time ma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short chain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molecules, which are able to form double helices,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enthalpy and a higher retrogradation rate of the gel.  相似文献   

17.
采用醇酸水解大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发现:在相同条件下,正丁醇-盐酸水解的木薯淀粉溶解性最大,且在水解3 d后无显著增加。因此,从颗粒结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等方面系统地研究醇酸降解木薯淀粉制备糊精过程。经正丁醇-盐酸水解后,木薯淀粉颗粒破坏程度严重,且随水解时间的增加,大部分木薯淀粉颗粒均失去了原有的颗粒形状;经正丁醇-盐酸水解7 d后,木薯淀粉的粒径下降了42.0%。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正丁醇-盐酸水解木薯淀粉在2θ为20°处出现了衍射峰,证明淀粉在正丁醇-盐酸水解过程中形成了直链淀粉-正丁醇络合物。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和淀粉-碘全波长扫描分析表明:木薯淀粉经过正丁醇-盐酸水解后分子量在4 h内急剧下降,水解4 h后下降趋势减缓,水解3 d后分子量无显著变化并趋于稳定。上述结果表明,采用正丁醇-盐酸水解木薯淀粉3 d为制备糊精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利用中强电场强化α-淀粉酶催化的玉米淀粉水解。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考察电场强度、频率、缓冲液浓度、酶液比等因素对淀粉酶解效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酶解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质。结果表明,电场强度、缓冲液浓度和酶液比显著影响淀粉酶解效率,但电场频率的影响不明显。当电场强度低于5 V/cm时,淀粉的酶解程度较小,酶解产物保持淀粉原有的颗粒和结晶结构,淀粉热稳定性略有降低;但随着电场强度的进一步增加,淀粉水解程度加剧,淀粉颗粒发生破裂、结晶峰逐渐消失、相对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先增加后降低、热稳定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