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混流式水轮机顶盖刚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拓扑结构,几何形状,板厚尺寸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影响混流式水轮机顶盖刚度的主要因素,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对于设计一个先进合理的水轮机顶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混流式水轮机顶盖径向刚度是影响其工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径向刚度太弱会造成机组强烈振动。文章以某混流式水轮机为例,对其径向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顶盖结构进行了优化,改善了水轮机顶盖的径向刚度。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官地水电站水轮机顶盖排水系统组成,以及顶盖平压排水金属软管在机组投运不久后出现的漏水问题,经过对顶盖平压排水金属软管的改造优化,保证了水轮机稳定运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用辉绿岩铸石做水轮机抗磨板试验研究项目,1988年9月8日通过由水利部和全国水轮机抗泥沙磨蚀试验研究中心和有关高等院校10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在河北省丰宁县七道河水电站通过省级鉴定.七道河电站地处潮河上游,因潮河含砂量很大,水轮机运行不到2万小时,25毫米厚的铸铁顶盖就被泥沙磨穿透水.转轮间隙磨损扩大到5~6毫米,现使机组效率下降20%.1976年用辉绿岩铸石衬护的顶盖,现以运行12年、磨损不到1.5毫米.1985年省水利厅决定扩大试验范围,用辉绿岩铸石做水轮机转轮间隙部位固定迷宫环试验.试验于1985年5月完成并投入运行,现以历经四个汛期,累计运行2.2万小时,铸石抗磨板的磨损量仅为铸钢转轮磨损量的1/4~1/5,抗磨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5.
水轮机顶盖引取机组冷却水的技术改造中,在水轮机转轮上冠加焊泵叶,可以使顶盖内水压重新分布,在顶盖边缘的取水口得到较高的供水压力,而在顶盖中部区域造成负压区,使顶盖下平均水压减小,解决一些电站顶盖压力与取水压力不能同时兼顾的矛盾,这样做不影响水轮机的容积效率,而机组温度下降很多,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应用ANSYS有限元优化分析技术对水轮机顶盖进行结构优化的方法,并且在满足结构刚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寻找到顶盖设计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顶盖连接螺栓是水泵水轮机最重要的螺栓连接之一,若是发生疲劳断裂可能会导致水淹厂房的严重事故。本文以某水泵水轮机双法兰顶盖-顶盖螺栓-座环多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算法将转轮上冠间隙腔内压力映射到顶盖过流面上,定量分析了顶盖轴向水推力和预紧力对联接螺栓强度特性的影响。发现由于双法兰刚度不均导致螺柱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顶盖圆周方向刚度不均导致96个螺柱承受的总拉力、工作载荷、螺柱的夹紧力和相对刚度沿圆周方向周期性变化,且其变化幅度较大。随着顶盖轴向水推力的增大,各个螺柱的相对刚度基本不变;随着预紧力的增加,各个螺柱的相对刚度减小,且预紧力越大,相对刚度减小的幅度越慢。研究成果可为蓄能机组顶盖螺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董立占 《防爆电机》2010,45(1):14-16
从板厚配置、拓扑结构、几何尺寸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混流式水轮机顶盖的轴向刚度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对于有效控制混流式水轮机顶盖的轴向变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水电站水轮机泥沙磨损的问题,笔者根据国内外科研人员在水轮机抗泥沙磨损技术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水轮机泥沙磨损的因素,提出了在水轮机抗泥沙磨蚀的设计制造,以及表面防护技术方面采取的措施,即水轮机选型、水力设计、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以及焊条堆焊技术、环氧金刚砂涂层技术、聚氨酯涂层技术和高速燃氧碳化钨涂层技术。实践表明,水轮机泥沙磨损同泥沙的含量、泥沙颗粒属性、水轮机材料、水流的速度及流态等因素有关。水轮机设计时应选用较低的比转速和水流速度,并根据水轮机机型及水头范围选择相应的防护涂层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轮机在恶劣环境下长期运行导致其流道密封结构性能降低这一常见问题,在分析水轮机流道密封结构及其故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对水轮机顶盖积水-排水特性的实时运行状态监测来辨识水轮机密封部件的健康状态、诊断水轮机密封结构损坏程度,同时采用实时状态数据分析和统计分析对顶盖排水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寿命评估。文中详细介绍了此方法在葛洲坝电厂最优维护信息系统3F机组状态监测与诊断子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拓展了水轮机故障诊断分析的思路,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