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合成丁酸氯维地平的4个杂质。方法以2, 3-二氯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双乙烯酮、3-羟基丙腈、丁酸氯甲酯为起始原料,经酯化、缩合、环合得到4-(2, 3-二氯苯基)-1, 4-二氢-2, 6-二甲基-3, 5-吡啶二羧酸乙酯氰乙基酯(A);A在丙酮中经氢氧化钠选择性水解得到4-(2, 3-二氯苯基)-1, 4-二氢-2, 6-二甲基-3, 5-吡啶二羧酸单乙酯(B);B在乙腈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与丁酸氯甲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4-(2, 3-二氯苯基)-1, 4-二氢-2, 6-二甲基-3, 5-吡啶二羧酸乙酯丁酰氧基甲酯(C)。C氧化得到杂质4-(2, 3-二氯苯基)-2, 6-二甲基-3, 5-吡啶二羧酸乙酯丁酰氧基甲酯(D)。结果 4个目标物经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确证其化学结构。结论合成的4个杂质可作为丁酸氯维地平质量控制对照品。本工艺操作可行,原料易得。  相似文献   

2.
酰基吡咯的合成和加香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Robert和Ermiti的方法合成了5种酰基吡咯:2-乙酰基吡咯,N-甲基-2-乙酰基吡咯,N-乙基-2-乙酰基吡咯,2-甲酰基吡咯和N-甲基-2-甲酰基吡咯,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数据证实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将以上5种吡咯衍生物加入卷烟中,能较好地增加烟草香味,改善卷烟的吸食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烟草提取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叶残渣再利用难题。方法:以雪茄烟叶残渣制备的水提物为原料,研究了氨基酸用量、反应时间对Maillard反应产物化学组成及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Maillard反应产物中的18种成分与卷烟感官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1)以感官为依据,基于雪茄烟草水提物Maillard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水提物10.00 g、天冬氨酸0.74 g、谷氨酸0.08 g、葡萄糖0.50 g,温度110℃,反应时间3.0 h。(2)与水提物相比,Maillard反应产物中5-羟甲基糠醛、羟基丙酮、糠醛、5-甲基糠醛、2-乙酰基吡咯、2,5-二甲酰基呋喃等的含量显著增加。(3) 18种化合物中,2-乙酰基呋喃与细柔显著相关,3-羟基-2-丁酮、3-乙酰基吡啶与奶香显著和极显著相关,2-呋喃基羟基甲基酮、5-羟甲基糠醛和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与花香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6-乙基-5,6-二氢-2H-吡喃-2-酮与杂气、刺激、苦味、干草香指标均显著负相关。结论:烟草水提物经Maillard反应处理后,香气特征成分含量增加,在卷烟中应用能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了2.2.5-三甲基-3-(3-甲基-2-丁烯基)四氢呋喃(4a)和2.2-二甲基-5-乙基-3-(3-甲基-2-戊烯基)四氢呋喃(4b)。化合物4a、4b具有幽雅的花香木香香韵,其卷烟加香试验表明:它们具有增加烟气浓度、使烟气团和细腻、改善口感的作用,是一类较为理想的烟用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基于虫草素中的氨基稳定性问题,对其氨基修饰,并与磁性材料杂化。丙烯酰氯为酰化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对虫草素进行衍生化反应,采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进行表征,合成新化合物N-丙烯酰虫草素,其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模板反应得到N-[1-氧代丙烷-3-(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氨基]虫草素,进而与氨基磁性材料(Fe3O4-NH2)发生aza-Michael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磁滞回线、茚三酮比色法证明杂化成Fe3O4-NH2@N-丙烯酰虫草素。N-丙烯酰虫草素,既有抗菌性,又能与无机材料杂化,是一种潜在的活性中间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种硫代葡萄糖苷标准品质谱裂解规律,发现硫代葡萄糖苷的β-D-硫代葡糖、磺酸肟及来源于氨基酸侧链R上的键都能够断裂发生重排现象从而形成碎片离子。在质谱裂解规律的基础上对3种不同品种的花椰菜叶中硫代葡萄糖苷进行结构鉴定。鉴定结果表明,3种花椰菜叶中含有8种硫代葡萄糖苷,包括3-(甲基亚磺酰基)丙基硫代葡萄糖苷(1)、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代葡萄糖苷(2)、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3)、4-羟基苄基硫代葡萄糖苷(4)、1-羟基-吲哚-3-亚甲基硫代葡萄糖苷(5)、3-吲哚甲基硫代葡萄糖苷(6)、1-含氧甲基吲哚-3-亚甲基硫代葡萄糖苷(7)、6-(甲基磺酰)己基硫代葡萄糖苷(8)。其中,宝塔花椰菜叶中含有4种硫代葡萄糖苷(1,2,4,5),青花菜叶中含有6种硫代葡萄糖苷(2,3,5,6,7,8),紫色花椰菜叶中含有7种硫代葡萄糖苷(1,2,4,5,6,7)。  相似文献   

7.
以异香兰素为原料,经Wittig反应、常温常压催化氢化、二异丁基氢化铝还原制得中间体3-(3-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醛。S-叔丁基-L-半胱氨酸甲酯与N-叔丁氧羰基-L-天冬氨酸-4-叔丁酯经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以及1-羟基苯并三唑水合物缩合制得二肽化合物N-(N-叔丁氧羰基-4-叔丁酯-L-α-天冬氨酰)-S-叔丁基-L-半胱氨酸-1-甲酯,并在氯化氢-二氧六环溶液中脱保护制得二肽化合物N-(L-α-天冬氨酰)-S-叔丁基-L-半胱氨酸-1-甲酯;然后将中间体3-(3-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醛与N-(L-α-天冬氨酰)-S-叔丁基-L-半胱氨酸-1-甲酯通过亚胺化钯碳氢气常压催化氢化得到目标化合物N-[N-[3-(3-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基]-L-α-天冬氨酰基]-S-叔丁基-L-半胱氨酸-1-甲酯。经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核磁共振仪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目标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六甲基二硅氧烷和γ-氨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五水化合物为催化剂制得氨丙基三硅氧烷.氨丙基三硅氧烷与丁二酸酐反应得到4-(三硅氧烷-2-丙氨基)-4-氧代丁酸,较佳工艺条件为:n(氨丙基三硅氧烷)∶n(丁二酸酐)=1.0∶1.1,冰浴条件下反应2 h,室温条件下反应2 h.4-(三硅氧烷-2-丙氨基)-4-氧代丁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4-(三硅氧烷-2-丙氨基)-4-氧代丁酸钠.经1H-NMR和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其表面性能.结果表明:目标产物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99×10-3mol/L,γcmc为29.4 m N/m,对织物具有较好的柔软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卷烟主流烟气中重要碱性香气成分对彰显卷烟风格特征的作用和贡献程度,采用烟用香料作用阈值感官评价方法,评定了25种吡嗪和吡啶类重要碱性香气成分(25种碱性成分)的作用阈值,并以GC/MS法测定其在烟气中的释放量,获得活性阈值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25种碱性成分的作用阈值介于1.00×10~(-13)~2.74×10~(-5)μg/支之间,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3-乙基吡啶和2-乙烯基吡啶的作用阈值较小,甲基吡嗪和2-乙酰基吡啶的作用阈值较大,作用阈值最高相差8个数量级。2主流烟气粒相物中25种碱性成分的总质量分数为11.130μg/支;其中,3-乙烯基吡啶和3-甲基吡啶的质量分数最高(2.784和2.476μg/支),分别占总量的25.0%和22.2%;2,3-二甲基吡嗪等6种成分的质量分数较低,其和仅占总量的4.0%。325种碱性成分的活性阈值范围介于1.20×10~4~2.34×10~(12)之间,总活性阈值为6.51×10~(12);3-乙基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和2-乙烯基吡啶的活性阈值高达3.05×10~(11)~2.34×10~(12),其和占总活性阈值的99.9%。3-乙基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和2-乙烯基吡啶在彰显卷烟烘焙香香韵时作为关键成分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蜂胶与杨树芽提取物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多极质谱联用法,分析了陕西、河南、湖北、河北、辽宁、浙江、山东、甘肃和贵州等地的30个蜂胶样品以及2个不同产地杨树芽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30个蜂胶样品与杨树芽乙醇提取物的成分十分相似,生松素、珂因和高良姜素是存在于蜂胶和杨树芽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另外,中国蜂胶和杨树芽提取物中含有咖啡酸苯乙酯、咖啡酸苯甲酯、苯甲基-p-香豆酸、2-甲基-2-丁烯基-阿魏酸、3-丙酰基-短叶生松素、2-甲基-2-丁烯基-p-香豆酸、肉桂酰咖啡酸、反式-阿魏酸和顺式-阿魏酸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比较不同卷烟的气相成分的差异,以及减害降焦过程中卷烟气相成分的变化情况,本文建立了气袋-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相全成分的方法。此方法采用Tedler气袋收集20支卷烟的主流烟气,并用针筒式注射泵定量转移一定体积烟气入Carbotrap300吸附采样管,利用热脱附技术-气/质联用仪(ATD-GC/MS)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方法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1)由于针筒式注射泵的取样时间、速率及体积高度可控,大大改进了重复性,气相全成分中,大部分被测物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在5%以下,重复性显著优于文献报道;(2)此方法可较完全地捕集卷烟主流烟气气相成分;(3)可定性鉴定出卷烟烟气中的67种成分;(4)采用氘代内标法,准确定量分析了13种气相成分;(5)13种定量成分的回收率在80%~12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对不同卷烟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如下:(1)2R4F的测试结果和文献报道值相符;(2)混合型卷烟的气相成分中,含N的气体成分比烤烟型的相对高些;(3)对卷烟滤嘴添加了活性炭材料前后的卷烟分析,可发现,添加了活性炭材料后,大部分气相成分呈不同程度地下降。综合比较认为此方法方便可靠,可应用于日常分析以及对减害材料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选择性吸附卷烟烟气中氰化氢的滤嘴添加剂,对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MCM-41进行了碱性基团和过渡金属离子双功能化修饰,表征了功能化材料的孔结构、孔径分布、孔体积、比表面积以及元素组成等,考察了材料制备条件对吸附氰化氢性能的影响,评价了材料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①采用N-(β-氨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EPDMS)和过渡金属离子修饰后的MCM-41材料,仍保持了二维六方孔道结构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②EPDMS用量为4 mL/(g MCM-41)、金属离子为Zn2+时,所制备的MCM-41双功能化材料Zn2+/c-EPDMS/MCM-41的氰化氢吸附性能最好;③将上述条件下制备的Zn2+/c-EPDMS/MCM-41以二元复合滤棒的形式、20 mg/支的添加量应用于卷烟后,主流烟气HCN选择性降低31.2%,卷烟危害性指数(H)下降0.4。所制备的MCM-41双功能化材料Zn2+/c-EPDMS/MCM-41具有良好的氰化氢选择性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Emiss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 (PM) and a broad suite of target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in total, main-stream (MS) and side-stream (SS) smoke emissions are measured for six types of commercial cigarettes. The suitability of 2,5-dimethyl furan (DMF) as a tracer for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ETS) is investigated using laboratory results and a field study of 47 residences. Over 30 VOCs were characterized in cigarette smoke, including several that have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regular tar", "low tar", menthol, and nonmenthol cigarettes showed only minor differences in PM and VOC emissions. When total emissions are considered, PM emissions averaged 18 +/- 2 mg cigarette(-1) and VOC emissions averaged 3644 +/- 160 mg cigarette(-1). DMF appears to satisfy all requirements for a tracer, namely, uniqueness, detectability, similar emission factors across tobacco products (211 +/- 16 microg cigarette(-1)), consistent proportions to other ETS compounds, and behavior similar to other ETS components in relevant environments. On the basis of field study results, DMF more reliably indicated smoking status than occupant-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nd cigarette smoking was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fractions of benzene (50%), styrene (49%), and other VOCs in the smoker's homes.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后合成方法将胺基嫁接到载体上制备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材料,通过考察载体、胺基试剂和胺基试剂的用量对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后合成材料的较佳条件,即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以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胺基化试剂,两者的比例是:1 g三氧化二铝:5 mmol APTES。卷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材料制备的二元复合滤棒卷制试验卷烟,与对照卷烟相比,试验卷烟的烟碱和焦油释放量基本不变,甲醛释放量降低55.2%、乙醛释放量降低25.0%、丙醛释放量降低20.7%、巴豆醛释放量降低17.8%,评吸结果表明,两种卷烟总体风格特点和感官质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卷烟及烟气中薄荷醇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茴香脑为内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定量测定卷烟烟丝和烟气中薄荷醇的方法,并采用该法测定了6种薄荷型卷烟嘴棒、烟丝、烟气粒相物和烟蒂中的薄荷醇含量。结果表明:①该法检测限为3.54~7.96ng/支,回收率在98.8%~101.8%之间,RSD<4%;②该法的测定结果与比色法没有明显差异;③剑桥滤片可以完全截留主流烟气中的薄荷醇;④用进入主流烟气中的薄荷醇量表征薄荷型卷烟的凉度大小,能更准确地反映薄荷型卷烟的感官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烟丝含水率对主流烟气CO等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采用3种饱和盐溶液制备了不同烟丝含水率的卷烟,分别收集3组卷烟的烟气总粒相物、测定主流烟气中CO等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并对卷烟的物理参数和固相燃烧温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①烟丝含水率对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影响不尽相同,随着烟丝含水率的升高,卷烟主流烟气中氨(NH3)、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苯酚的释放量呈降低趋势,CO,苯并[a]芘(B[a]P)释放量呈升高趋势,氢氰酸(HCN)及巴豆醛的变化不明显;②烟丝含水率对卷烟的固相燃烧温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卷烟的燃烧速率(燃烧过程),进而影响了烟气成分的形成、转移和释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考察了萃取条件、弗罗里硅土净化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建立了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并采用该方法和国标法测定了肯塔基参考卷烟3R4F和国内参比烤烟以及国内50个牌号卷烟样品烟气中的苯并[a]芘。结果表明:①用环己烷超声萃取40 min效果较好;②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AH作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2.0 mL/min,30 min内苯并[a]芘色谱峰可以和杂质峰有效分开;③该法的平均回收率在98.13%~101.36%之间,RSD在1.29%~4.32%之间;④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较为一致,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该方法适合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周妍  吴秉宇  费婷  王亮  吴达  刘百战 《烟草科技》2022,55(11):67-74
为研究吸烟者的唾液成分,改进并优化了闭环回路气提系统,使用咀嚼刺激法以棉球收集吸烟者唾液,建立了吸烟者唾液成分的闭环回路气提-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卷烟吸烟者的唾液成分。结果表明:(1)相较于主流烟气,唾液中不同种类化合物的组成以及比例变化明显,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环戊酮类、吡嗪类和内酯类化合物以及三乙酸甘油酯,唾液中环戊酮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与烟碱的比值提升了10~30倍,内酯类化合物和三乙酸甘油酯的色谱峰面积与烟碱的比值降低了95%以上;(2)不同类型卷烟吸烟者唾液的主要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差异明显,差异较大的成分为吡啶类、吡嗪类、环戊烯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英式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吸烟者唾液中吡啶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高于中式烤烟型,中式烤烟型卷烟吸烟者唾液中环戊烯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则高于英式烤烟和混合型卷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加客观、科学地判定卷烟香型,建立卷烟香型定量判定模式,为香型风格特征叶组配方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作用,采用优化的同时蒸馏萃取(SDE)法萃取卷烟烟丝中的挥发性与半挥发性物质,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萃取物中筛选出关键致香成分,建立卷烟香型定量判定模型。并对8 个卷烟样品的“卷烟香型定量判定模型”法判定结果与“香味轮廓法”评吸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0 种关键致香成分,对卷烟香型的影响大小顺序为①法尼基丙酮 >②棕榈酸 >③ 4-环戊烯1,3-二酮 >④苯甲酸苄酯(安息香酸苄酯) >⑤肉豆蔻酸(十四酸) >⑥二氢猕猴桃内酯 >⑦苯甲醇(苄醇) >⑧棕榈酸甲酯 >⑨糠醛 >⑩巨豆三烯酮。它们与卷烟香型指数Y定量的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所建模型可信度较高。两种方法对8 个卷烟样品香型的判定结果较一致,重合率达8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