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择壳聚糖(CTS)对含羧基的噻唑橙(TO—COOH)进行修饰,制得壳聚糖一噻唑橙荧光染料(TO—COOH—CTS)复合物.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底物用量的调节,确定了合成高接枝率TO—COOH—CTS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叶酸对壳聚糖一噻唑橙复合物进行靶向修饰,制备了壳聚糖一噻唑橙一叶酸化合物(TO—COOH—CTS—Folate),并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光谱对复合物中的TO—COOH进行了定量分析.荧光光谱及细胞标记实验表明,接枝后的TO—COOH—CTS与噻唑橙相比荧光发射波长无明显变化,但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在壳聚糖2位—NH2上引入部分疏水性烷基,在6位-oH和2位-NH,上引入亲水性羟乙基,制得N-月桂基-O,N-羟乙基壳聚糖(LGC)两亲性衍生物,分别用FTIR、HNMR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此壳聚糖衍生物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胶柬,以芘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其自聚集行为,结果表明制得的自聚体具有较小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67×10-2mg/mL),并用此壳聚糖胶束对疏水性染料噻唑橙(TO)进行了包覆,发现包覆后染料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树枝状荧光探针是将荧光染料引入树枝状化合物(dendrimer)端基的一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光谱特性.笔者以2,2-二甲氧基乙胺为核,采用发散合成法合成了一端含活性氨基的扇形树枝状化合物,并将羧基噻唑橙染料(TO—COOH)引入树枝状化合物的端基,制备出树枝状荧光分子.初步研究了其荧光特性,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天然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在壳聚糖氨基上引入辛基作为疏水基,在羟基上引入琥珀酸酐作为亲水基,形成具有两亲性的壳聚糖.通过红外、紫外和差热法对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成功引入壳聚糖.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产物,胁界胶束质量浓(CMC)为0.072mg/mL.双亲修饰的壳聚糖可在水中形成胶柬且具有pH敏感性.紫外透光率和粒径联合评价其pH响应范围为4.55.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试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ABQ)和7-(噻唑-2-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TBQ)的荧光性能,测定了它们的荧光量子效率。对进一步利用荧光法进行样品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试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ABQ)和7-(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TBQ)的荧光性能,测定了它们的荧光量子效率,对进一步利用荧光法进行样品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1,10-邻菲罗啉(phen)作为修饰剂,采用溶胶沉淀法制备得到修饰纳米氧化铕甲醇溶胶。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研究了NaOH浓度对修饰氧化铕有机溶胶荧光特性的影响和修饰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用phen和TTA作为修饰剂得到的修饰氧化铕溶胶都能发出了Eu^3+的特征红色荧光,NaOH浓度对修饰纳米氧化铕甲醇溶胶的荧光强度具有很大的影响;HRTEM和选区衍射实验表面纳米粒子的核心为氧化铕微晶,其平均粒径小于10nm。由于修饰氧化铕溶胶能发出很强的红色荧光,是一种潜在的优质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为修饰剂,对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中的色氨酸的分布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色氨酸与酶的活性有关,酶被修饰后引起荧光光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稀土铕配合物在荧光防伪油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铕离子(Eu^3+)为中心,以苯甲酰丙酮(BZA)、苯甲酸(BA)、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三元配合物Eu(BZA)3Phen与Eu(BA)3Phen.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体与铕离子发生配位,合成了三元配合物.研究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发现Eu(BZA)3Phen的相对荧光强度大于Eu(BA)3Phen.将荧光强度高的Eu(BZA)3Phen作为荧光剂制备了荧光防伪油墨.荧光防伪油墨的荧光性能显示,油墨与配合物Eu(BZA)3Phen发射波长相同,均为612nm.荧光防伪油墨在可见光下无色,在紫外灯下呈现红色,可用于防伪包装印刷.  相似文献   

10.
基于Al(Ⅲ)对荧光试剂土霉素的荧光增强,建立了测定微量Al(Ⅲ)的荧光分析方法.选用pH4.40的HAc-NaAc缓冲溶液,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426.0nm和496.0nm,土霉素荧光强度与Al(Ⅲ)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Al(Ⅲ)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0×10^-6-3.00×^10^-4)mol/L,检出限为1.21×10^-7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本方法用于样品中微量Al(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3,3,′4,4′-偶氮苯四甲酸(H4L)及锰的配合物[Mn2L(H2O)10].4H2O,并用元素分析、荧光光谱、XRD粉末衍射和单晶衍射仪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H4L.2H2O通过O-H…O氢键的作用构成2D的网络结构;配合物[Mn2L(H2O)10].4H2O中心锰离子为六配位,其中溶剂分子水和配体L均参与配位,分子间通过O-H…O氢键构成了1D的Z字链结构,而1D链之间通过O-H…O和O-H…N形成2D的网络结构。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温水热技术,以硫脲为稳定剂,在90℃的水相中合成了发蓝色荧光的Mn^2+和Ce^3+共掺杂的CdS体量子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该量子点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直径约为10 nm的球形颗粒。研究了该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以及荧光光谱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Mn^2+和Ce^3+共掺杂使CdS量子点的发光强度提高10倍;该量子点具有较好的发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温法合成一个钴配合物单晶,分子式为[Co(Pyzdc)(H2O)2]n·nH2O,Pyzdc为吡嗪-2,3-二羧酸.中心离子Co(Ⅱ)采取六配位模式,与其周围来自于不同吡嗪-2,3-二羧酸的氮、氧原子及水分子形成一个八面体结构.通过配合物与DNA荧光作用光谱研究发现:配合物添加到DNA/EtBr复合物中后,能够与溴化乙锭竞争插入DNA碱基对中,发生荧光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水溶性ZnO量子点(QDS)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BSA使QDS的荧光增强并发生红移(从353 nm移至359 nm),说明量子点与蛋白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另一方面,QDS使BSA的荧光猝灭且最大发射峰发生明显蓝移(从336 nm移至326 nm),进一步说明量子点与蛋白间发生了相互作用。QDS与BSA作用后发射光谱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配位及静电相互作用。QDS与BSA的相互作用表明QDS可以用来标记BSA。初步探讨了QDS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15.
荧光法研究3种黄酮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酸度条件下(pH=7.4)3种黄酮化合物白杨素、芹菜素和桑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3种黄酮化合物均能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芹菜素)〉K(白杨素)〉K(桑色素),结合位点数近似等于1,白杨素与BSA之间以疏水作用为主,而芹菜素、桑色素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黄酮分子结构中羟基位置及个数影响其与BSA间的结合作用,C4'-OH对结合有促进作用,而C3-OH的取代则导致作用力减弱。由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3种黄酮化合物在蛋白质中的结合位置与212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分别为2.44 nm(白杨素)、3.34 nm(芹菜素)和3.31 nm(桑色素)。  相似文献   

16.
利用3,3',4,4'-偶氮苯四甲酸、邻菲啰啉与醋酸镉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d(phen)3(]H2abtc).0.5(H4abtc).CH3OH(1)(phen=邻菲啰啉,H4abtc=3,3',4,4'-偶氮苯四甲酸),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对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镉原子与三个邻菲啰啉的六个N配位构成一个扭曲的八面体结构,配体3,3',4,4'-偶氮苯四甲酸未参与配位。分子间通过氢键构成了1D的Z字链结构,而1D链之间通过O-H…O和C-H…O形成2D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文中旨在探讨一种更为灵敏、快速的方法检测炸药分子.首先制备了三硝基甲苯(TNT)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及非印迹聚合物.其次,将紫外法和荧光偏振法应用于荧光印迹聚合物对TNT结合能力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得到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特异性结合TNT分子,且紫外法检测限为0.05mg/mL.而荧光偏振法检测限为0.01mg/mL,因此该方法检测炸药分子更为灵敏、快速.  相似文献   

18.
在pH 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阿魏酸与痕量亚硝酸根反应,使得阿魏酸在激发波长358.0nm,发射波长为450.0nm条件下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其相对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亚硝酸根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10(-6)~8.00×10~(-3)mol/L,检出限为3.47×10~(-7)mol/L.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回收率在96.7%~104.5%.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在无荧光性的铈(Ⅳ)体系中加入抗坏血酸后生成有特征荧光的铈(Ⅲ)离子,体系中再加入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后,新体系的荧光性得到更大强度的增敏.据此建立了一种间接测定痕量铈(Ⅳ)离子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铈(Ⅳ)离子浓度在1×10^-6mol/L~1×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2×10^-6mol/L.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