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区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五大层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及建筑人居环境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昆明市斗南城中村为例,运用人居环境学科系统,分析其发展起源、背景及特殊性,探讨如何建设宜居的四生空间,如何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居住状态。为建设“新生活+乡音”“新产业发展+乡貌”的花卉小镇奠定基础,实现城中村的多元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董勇 《重庆建筑》2010,9(2):11-13
宜居社区是宜居重庆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提出了宜居社区建设需要遵循和谐性、地域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原则,应围绕物质条件、文化条件、管理和服务水平三个方面来开展的建设思路。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重庆市宜居社区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充分发挥社区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有效推动"宜居重庆"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加快公租房建设。但是在推进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公租房的建设要确保质量、安全、环保,注重公租房的"人居环境"建设。本文就天津大寺新家园公租房住区的规划、建筑、景观、文化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研究公租房居住区的人居环境方面的建设情况,希望建设一个和谐、绿色、宜居的人性化社区。  相似文献   

4.
天下     
福建:全面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近日,福建省政府召开全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视频会议,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动员部署福建省城乡建设工作。据悉,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点线面"攻坚工作,2012年3月启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近两年来全省实施"点线面"项目达1100多个,整治588个城市社区和村庄,整治800多公里公路铁路沿线景观通道。  相似文献   

5.
余柏椿 《规划师》2007,23(3):12-14
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在"巨型化"和"宜居化"平行发展时期."巨型化"不等同于"宜居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巨型城市"在交通、建筑密度、人口密度、治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出了城市的不宜居.应提倡建设宜居小城市,将"宜居小城市"纳入我国城镇发展战略和城镇建设目标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10月24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及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等四个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及功能提升关键技术"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项目执行周期总计3.5年,预计2020年12月底完成。项目以"安全、宜居、适老、低能耗、功能提升"为改造目标,预期形成既有居住建筑宜居改造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突破和产  相似文献   

7.
初探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云南昭通师专建筑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昭通师专建筑群设计为例,尝试将文化的转换在建筑学的语境中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研究,宏观层次是建筑的外部空间,中观层次是建筑单体的组合方法,微观层次是在单体建筑中的形式与色彩体现。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1日~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在第17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现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了"城乡舒适宜居环境建设技术成果展"。舒适宜居环境建设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利于促进绿色生活生产空间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本次技术成果展以"舒适、宜居、绿色、生态"为主题,分设舒适家居和宜居住区两个展区,通过对"十二五"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宜居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升社区健康水平,是建设宜居社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宜居社区内涵的理解,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空间环境、社区治理、社区安全、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五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一套健康视角下城市宜居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达到社区物质环境和人群身心双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将"可持续城市和社区"作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同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各地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又提出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求。为积极开展宜居城市建设,上海把"共享社区计划"作为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之一,提出通过"构建15分钟社区宜居生活圈",营  相似文献   

11.
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保障城市在巨灾、大灾、中灾情况下的城市防灾功能和居民生命安全为前提,重点研究了城市防灾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限制性条件,合理规划城市防灾安全空间架构和布局,规划防灾基础设施和城区防灾建设要求。本文最后在对徐州市地震环境和规划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防灾减灾功能性角度探讨了徐州市抗震防灾空间的布局。  相似文献   

12.
罗小虹 《华中建筑》2014,(8):127-131
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城市中心区建设由空中连廊、地下通道、地面街道以及室内公共通道连接而成的立体步行交通系统,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不佳、步行环境差等问题,能够营造人性化的、适宜人居的城市空间,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对于活化城市中心区,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增强城市对于高端人群的承载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等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已经具备一定建设城市立体步行系统的条件,未来可以通过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步行系统的方式逐步改善城市中心区发展面貌和发展质量,从而提升整体的城市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邹亦凡 《山西建筑》2010,36(27):22-23
通过对跳跃式和接触式两种新城市中心区的区位分析,讨论了两种不同区位新城市中心区与老城的关系,探讨了新城市中心区生成的空间区位条件,以期指导新建城区的中心区规划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龙岩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及改善交通环境,基于龙岩中心城区交通现状及各方面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龙岩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成因,为找到相应的治理及改善措施提供依据。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及道路路网建设不完善;道路不通畅、通行能力低;宣传不到位、交通意识差等是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鉴于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治理措施:加强交通组织及管理、培养交通意识;完善路网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加大人行过街设施及停车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区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皓严 《规划师》2000,16(2):112-115
“社区中心”在中国城市规划界一直存在概念上的诸多解释,作者通过对其产生根源进行追溯,从而获得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概念,并且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住区中社区中心所面临的困境,进一步对社区中心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城市规划学科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住区的营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上海的崛起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租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租界规划建设所奠定的城市中心和城市结构,无疑促进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其影响直至今天仍未消失。本文从规划的角度对上海租界的城市建设进行思考,以期从中寻求对现今的城市规划和未来的开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现代高层办公发展迅速,尤其在创作领域建筑师在高层办公建筑关键发展时期,如何通过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实现高层办公建筑的创新发展是目前建筑师的时代使命。因此,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可以发现,蕴藏其中的创新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角度的设计创新、建筑空间设计创新和建筑技术创新三大方面。该文探讨了高层办公建筑的创新发展。并以广州电网生产调度中心建筑投标方案为例,从城市空间角度、建筑空间角度、建筑技术利用角度等三个方面,逐步分析、展开论述了高层的创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蒋丽 《山西建筑》2011,37(11):234-235
以昆明地铁某车站项目为例,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地铁项目的索赔创效方法,针对该工程实际情况,从工程量入手,进行了变更索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索赔的具体措施,以指导施工企业有效索赔,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9.
孙施文 《城市规划》2006,30(8):66-74
以陆家嘴地区的建设为例具体分析了城市中心公共空间建设的特殊性,揭示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以及城市中心地区城市规划手段的运用中所存在的误区,希望能对该地区和城市中心地区的相关建设提供一个思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重庆为非常典型的山地城市,其路网形式以自由式路网结构为主,而渝中半岛是更为显明的山地城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重庆都市区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仍然跟不上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难以解决大量交通量对城市路网带来的强大冲击,都市区道路交通系统面临城市发展的巨大压力。渝中半岛作为重庆的中心,占据了经济商业的重要地位,道路交通是其重要地位的保障,只有较为完善、人性化的道路交通,才是其重要地位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